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格竹”非“格物”

    红尘一骑露华香,不管卢龙道路长。

    谁信御前供玉食,不呈妃子不先尝。

    紫阳书院门前,太康和朱洵目送王守仁夫妇离去,渐行渐远成黑点。

    太康青衣负手,想着经过自己这么隐晦地提示,不知道王守仁会不会提前开始研究他的“心学”。

    太康觉得可能性不大,虽说其有圣人之姿,但如今少年意气,加上新婚燕尔,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时候。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也写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可见只有经受苦难,磨砺身心,最终思想才能极尽升华!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乃是状元之才,而王守仁本身还没有经历屡次科考而不中;也不曾经历宦海坎坷、龙场被贬;更无平逆乱、定风波的感悟。

    所以要想达到他历史上自己的鼎盛时刻,还是遥遥无际。

    就拿他“格竹”一事来说。

    王阳明确实是一个实践主义者,对于一门理论是否具有可行性,他都会身体力行地通过实践去检验这是否是真理。

    而格物一事自然就是证明了所谓的“格物致知”似乎就是个闹剧。但是,王阳明的失败,真的都是因朱熹的学术所误导的吗?

    这个锅,恐怕朱熹决不会背,因为,王阳明从一开始,就错了。

    首先,格物致知乃真正的圣人之学,非朱熹所创。

    《大学》里有“八条目”,其中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很明显,格物致知那是一切的出发点。但是王阳明的错误在于他并没有理解朱熹思想的真谛。

    而朱熹对格物的解释是:“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

    言下之意就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当中都有理存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地去“格”天下之物,明白其中之理,然后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豁然开朗,发现殊途同归、万理归一的超凡境界。

    通俗点说,就是想要通过量变来最终引起质变,从而达到脱胎换骨之效。这也倒也有几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觉,儒道佛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充满了竞争,但是他们其实一直在彼此借鉴来完善自身。

    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朱熹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程朱理学起源于北宋程颐,在朱熹手上发扬光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理一分殊”的理论体系。其实这种理论最初源于佛教的华严宗和禅宗,后被朱熹所借鉴采纳。

    所以,按照朱熹的理论,他如果本人来格竹子的话,他会从外形到形态再到脉络种种特征,然后进而可以感知其生命形态,体悟其中所蕴含的道,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基础。

    看竹子,不但是美的享受,也是一个用竹子激励自己品格的方法,发现了竹子的特点并用它砥砺自己的品格,才可以算是“格”过了竹子。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王阳明是怎么做的呢?很明显,他太冒进了!

    朱熹的想法是,格竹子得到竹子的道,这样就算达到目的了,可是,王阳明却是想从格竹子一事中一步登天,超凡入圣。而这,就与圣人之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所以说,王阳明可以说是完全曲解了朱熹的意思,他的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儒家的“格物”,倒不如说是禅宗的参禅,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一举达到“明心见性”之境,进而见性成佛。

    可是,据太康的记忆,王阳明格物乃是他第一次会试后不久,彼时的他的悟性积累等等毕竟还难以达到那样一种可以“顿悟”的地步。

    并且,禅宗思想中更讲究悟性,也就是要“用意不用力”,可是王阳明明显是“力”有余而“意”不足,这样一来,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实事求是的讲,朱熹错了吗?其实不然,只不过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统治阶级的操纵而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与局限性,正如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末也出现了种种乱象,只注重内心不注重实践、只注重个人自性的解放而导致空谈之风盛行。而这一切该归咎于王阳明吗?显然同样是不能的。

    因此,对于事物还是应该保持一份理性的认识。

    正如《周易》中所说,“唯有变才是不变之理”!

    太康喃喃自语:“格竹非格物,唯易不易!”不禁也升起了去意。

    “什么?”朱洵在一旁没有听清。

    “没什么,朱老先生,贫道在书院叨扰数月,获益良多。”太康行礼道,“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贫道也打算要告辞了!”

    “既然道长有了决定,老夫也不强留道长。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朱洵很豁达,没有寻常老人那种惜别之情。

    “但临别之际,贫道有一样东西要送予先生,还望不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