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在御书房将从系统那里得到的江山社稷图展开。
看了这幅图,不但对天下地理形势了然于胸,还能有巨大收获。
地图上,标注了金矿银矿铜矿铁矿等矿产的详细分布。
赵佶所要做的是根据开采的难易程度和便利性做出统筹安排,合理利用这些矿产。
虽然金银珍贵,但是流通并不普遍。
宋朝还是以铜钱为基础货币作为流通,铜矿就是币矿,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富有程度。
“先了解一下目前铜矿的开采情况。”
赵佶一边看图,一边思考。
工部尚书傅雱已经按照赵佶的旨意将铜矿出产的资料汇总递交过来。
大宋铜矿集中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三处,共有22个州出产铜矿,其中以韶州岑水场、巾子场,潭州永兴场等地产量最高。
岑水场产铜甚至能达到年产一千多万斤,十分惊人。
铜矿储量大,产量大,也是大宋富有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宋每年可以铸造铜币500万贯。
如果能再开采一个像韶州岑水场这样的铜矿,大宋的财富就可以轻松翻一倍。
国家财力可以轻松碾压辽金夏,对老百姓也可以降低赋税,减轻生活负担,缓和国内矛盾。
赵佶研究了一番,发现铜矿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在吐蕃青藏高原,储藏量超级大。
但是那里气候恶劣,不但开采难度大,运输业非常不方便,就这个时代来说,生产条件根本达不到。
然后是江西和云南储量也十分惊人。
但是云南主要在大理国的势力范围,鞭长莫及。
江西距离开封比较远不方便管理。
看来看去,赵佶选中了江东路池州铜陵县。
铜陵自古以来就是铜产地,而且临近江宁,运输也非常方便。
汉唐以来铜陵就是著名的采铜区,在唐朝达到兴盛。
在《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中,李白写道: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采铜的盛况。
因为唐朝的过度开采,浅层容易开采的位置都已经开采差不多,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深一点的地方,无法采到。
所以到了宋代,铜陵渐渐的衰落下来。
实际铜陵的矿产储量是十分惊人,足以让大宋开采使用数百年。
“把户部尚书陈显和工部尚书傅雱召来。”赵佶道。
张迪连忙领旨去六部办公的地方大庆殿南宫。
“陛下,臣陈显候旨。”
“陛下,臣傅雱候旨。”
很快,他们都来了。
“傅雱,朕问你,现在寻找铜矿,都是用的什么办法?”赵佶问道。
“陛下,目前找铜矿主要是两种方法。”
“一是在前朝开采遗址上继续采掘。因为商周以来,采铜就一直没停止过,各地都有痕迹可循,这样比较省力,也很准确。”
“二是根据一种喜铜的草木作为指示。有一种草叫做“铜锈草”,如果某地发现此种草木繁盛,多半都可以找到铜矿。”
工部尚书傅雱如实答道。
“把这张图收好,以图中铜官山为中心,方圆二百里,都是富含铜矿的区域。”
“对这片区域进行封闭管理,派厢兵驻守,你立刻着手组织矿工,工匠进行铜矿开采。”
“这图?”
傅雱看到赵佶手绘的铜陵铜矿分布图,一脸困惑,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上面标注的圈圈点点一定有矿?
赵佶看出了他的心思,呵呵笑道:“昨夜我梦见赤脚大仙,授予此图。此乃天意也!”
古代人就信这一套,甭管什么事解释不清楚,就说是天意,准没错。
果然,傅雱听了激动万分:“陛下洪福齐天。大宋受到上天垂青,必将永远繁荣昌盛!”
赵佶道:“先别激动,关于铜矿开采,朕要你尽快改进方法。用铁锤,铁钎这种工具,蛮力开采的方式要改变。”
傅雱惭愧道:“陛下所言极是。这种挖凿的方式沿用了数千年,依然广泛使用,确实没有更先进的方法。”
赵佶提醒他道:“以现在大宋的技术,可以使用火药爆破法,能够达到更深的开采位置。你要聘用能工巧匠,火药作工匠研究如何开采更深处的铜矿。”
“陛下英明!臣如醍醐灌顶,想明白了。”傅雱恍然大悟,惊赞道。
赵佶点点头,道:“明白就好,那就抓紧办吧。”
“陈显,现在国库还有多少钱?”
“回禀陛下,现在国库满盈,门都快关不上了,总计约2亿三千万贯铜钱。这是我大宋立国百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观。”陈显激动道。
赵佶长舒了口气道:“朕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些钱足够国家正常开支三年。”
“从即日起,免除全国百姓三年赋税。”
陈显听愣了,虽然现在国家一下子暴富,却是从贪官手里夺来的财富。
这种一次性收入,多少年才能来一次,就是把猪养肥也要两年吧。
皇上一挥手就免了百姓三年的税收,这也太大方了,我这个户部以后花钱能不小心吗。
“国库里的钱,一年之内全部花掉。”赵佶轻描淡写的道。
“什么?全部花掉!”
陈显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陛下!免了三年税,国库的钱全花掉,后面两年怎么办?恕臣糊涂,算不清这笔账!”
陈显几近失态,这简直是胡闹。
哎呀,以前那个昏庸的纨绔皇帝又回来了,还没刚有些钱,又得瑟起来了。
陈显内心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心里想,后面两年,皇上是不打算给官员发工资了。
还是趁早告老还乡得了,不然穷的连裤衩都买不起。
他在那里胡思乱想,赵佶却说道:“张迪,去把蔡卞和刘安世都喊来。”
时间不大,蔡卞和刘安世都来到御书房。
两人了解刚才对话之后,同样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