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3章 万里出行捉迷踪

    是夜,莫伟楠和砚司墨睡得早,毕竟明天还要早起。

    砚司墨也许是累了,睡着的比较快,给她掖了掖被角后,莫伟楠也合上了眼。

    这事儿说来也怪,平时他想睡,一闭眼很快就能进入梦乡的。最近以来,每当他办完一起案子,却不能尽快入睡。

    展现在他脑海中的竟是知知,那个程序员不再拜访他,他很纳闷,莫非这个后悔药系统真的出了问题?

    他倒不在意那个系统如何,只是想不通而已。且不管它,睡觉要紧,摒弃杂念专心入定会周公去了。

    次日,五点还不到,砚司墨已经先行醒来,催促莫伟楠了。

    当他们匆匆吃过早餐,下得楼来,发现毕其功已经在楼下等他们了。

    上了车他们才知道,毕其功起的还早,四点做饭,四点半去警局开车,头五点就到了都市花园,想让他们多睡会儿才没敲门打扰。

    莫伟楠二人自然感激一番,道声辛苦,随即开车上路。

    天还没明,路上车少,毕其功想开快点,他想让莫伟楠看看,他的车技也不是吃素的。

    奈何视线不好,终究还是提不起速来,开了半小时刚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照这个速度下去,他们到达省城飞机也起飞了。

    毕其功真怕误了点儿,回警局无法交差,便主动提出让莫伟楠开车。

    莫伟楠一看时间确实不早了,也就没有客气,跟他换了座位,一脚油门下去,那车就跟飞起来一样。

    砚司墨坐在后面直喊,“慢点儿!慢点儿!安全第一!哪怕是误了点儿,也不能出事儿。”

    莫伟楠嘿嘿一笑,只说了句,“瞧好吧!绝对安全!”

    省道上一辆黑色桑塔纳瞬间远去。

    也幸好路上莫伟楠开得快,他们进入机场,旅客已经开始陆续登机了。

    毕其功与他们挥手告别,开车返程,交差去了。

    莫伟楠和砚司墨取了机票,过了安检,急匆匆奔往停机坪。

    再晚几分钟,他们就只能赶明天的航班了。

    飞机起飞前,乘务员小姐要求乘客关闭手机。

    乘务员解释,手机的信号有可能会干扰飞机的通讯,为了安全起见,有必要关机。

    现在7:00,天刚蒙蒙亮,飞机起飞了,舷窗外的景物在模模糊糊之中瞬间远去。映入眼帘的,除了一团一团的云雾之外,便是空旷的天空。

    也许是起得太早,飞机飞行不久,砚司墨靠在座位上睡着了。

    莫伟楠取了本杂志,随手翻看,以打发这段闲暇时光。

    杂志采用的铜版印刷,每一页做得都很精美,上面是些引人瞩目的现实故事,图文并茂,很是耐看。

    可莫伟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若不是觉到太过无聊,他才懒得翻这些广告性质的杂志呢。

    随手翻了翻,觉得实在无趣,便打算也跟砚司墨一样合上眼睡会儿,毕竟到达目的地还有十几个小时呢。

    刚想把杂志放回到前面坐椅的袋子中,那最后一页的插图吸引了他。

    那是一篇关于棉花丰收的报道,插图上白花花的棉花甚是扎眼,农民手捧棉花,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让人觉得天真无邪,幸福无比。

    引起莫伟楠注意的并不是这精美的插图,而是插图下面的一句话。

    边僵省什卡县棉花大丰收,产量又创历史新高。

    再看下面的介绍,说是什卡县是边疆省最大的产棉区,集中了全省90的优质棉。

    李局所提供的线索中,艾若仕的那个堂姐他们家开办的农场就是种棉花。

    异乡人到那里开农场自然不会只种十亩八亩的,肯定要有一定规模,否则没有什么效益。

    既然来到这里,定会选择有名气的地方,种棉花什卡县是首选之地。

    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个艾若芙他们家十之会在什卡县。

    想至此,莫伟楠便有了行动目标。

    放好杂志,轻轻闭上眼,他已经在默默地盘算着行动步骤了。

    下了飞机是下午7:00,在家乡这个点儿天已经黑了。

    可这乌拉市,太阳只是偏西了些,还高的很。看来这是地域时区时差造成的。若是不看表倒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一看手表,晃如来到了异世界。

    都这个点儿了太阳还高得很,感觉非常不真实。

    这省会不像那东方的都市,没有高楼大厦,那房屋最高的也不过四五层,多处是平房小院,倒似农村的乡镇,只是比那些乡镇大了许多。

    就连那街道也并不宽阔,来来往往的车辆稀少,没有拥堵现象,那道路便不显得窄了。

    街上的行人不多,没有车水马龙的都市繁华景象,这里似乎很宁静。行人步履悠闲,完全生活在一种慢节奏之中。

    砚司墨不禁哑然笑道“都没有出国,难道我们还需要倒时差吗?”

    莫伟楠安慰她,“我们去休息休息,否则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总觉得这个世界不太真实。”

    二人在机场附近找了家快捷宾馆,先住下来。

    莫伟楠给局长李怀远回了个电话,汇报行程。

    砚司墨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报告平安。

    两个人现有点饿了,飞机上那块面包早消化殆尽,便一起上街,找了家小饭馆,一人吃了碗牛肉拉面。

    莫伟楠取出随身携带的地图,找到他们所在的位置,开始寻找周边最近的警局。

    乌拉南区派出所,距这里只有二里多地。这段路程对于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吃完面,散着步就过去了。

    找到值班所长,说明来意,那位年轻的所长仔细看了他们的介绍信和证件,便抄起电话向乌拉总局汇报请示。

    一分钟后,他放下了电话,问莫伟楠二人需要什么帮助,他们定当全力以赴。

    莫伟楠希望有人能带他们到当地的工商部门,去查查工商登记,看有没有关于艾若芙等人的登记信息。

    这个叫欧阳小白的所长很热情,亲自开车带着他们去了省工商总局。

    有当地干警出面,说话办事方便快捷的多,很快便有人帮着查找档案。

    现在工商信息也开始逐步联网,最起码本辖区内业已形成局域网,信息查找还是比较方便的。

    边疆省农场登记的足有上万家,一一检索起来那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在没有确定具体名称和法人的情况下是很难查找的。

    大概查找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农场企业。

    莫伟楠提示,可以专门看看什卡县的工商登记如何。

    得到的回复却是,什卡县比较偏僻,信息联网工作相对滞后,省局这边还没有他们的全部联网资料,有的也只是比较大型的企业,查了查都不是。

    也就是说,目前对什卡县各个企业的情况这里掌握的并不全。要想一个不落的进行排查,最好还是去当地走一趟比较保险。

    莫伟楠随即问道

    “去什卡县怎么走?什么交通工具比较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