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寻找驸马

    秦风伸手,拎起来看了眼,啧啧称奇,“厉害啊!小木木!”

    说着,往自己脸上一盖。

    原本平平无奇略显风流的眉眼,顿时变成了另一张温雅清隽的年轻男子模样!

    若是夏晚安在此,定然要被吓一大跳!

    这张脸,正是文景的脸。

    苏木嫌恶地瞪了他一眼,“也不嫌晦气!”

    秦风笑,揭下面具,也朝韩经年看去,“看来是听说过了。叫小木木准备这么个东西,小和尚,你是准备要做什么?”

    韩经年不理会他继续,仔仔细细地将那折好的信纸收进袖子里。

    然后,慢声平缓地说道,“诚亲侯既然不想他儿子死,那便给这位世子一次死而复生的机会好了。送过去吧!”

    明明一脸的淡定沉静,可这话里的森冷幽寒,却叫屋内另外两人瞬间毛骨悚然。

    秦风一挑眉。

    苏木狞笑起来,将盒子揣在怀里,出了门去。

    ……

    桐华宫中。

    宓嫔看向对面的秀露,“确定她安然回宫了?”

    “是。”

    秀露的脸色有点儿惊慌,“娘娘,这若是查出来,跟您有关系,可是株连九族的罪啊……”

    宓嫔却笑着摇了摇头,“查到又如何?最好是都查出来。”

    秀露眼露愕然,“娘娘!”

    宓嫔走到窗边,看外头黑沉沉的天。

    冷声道,“我说过了,这些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她伸手,搭在寒凉的窗棱边,片刻后,缓缓道,“既然这样都死不了,那就毁了吧!”

    秀露一惊。

    又听宓嫔道,“去告诉德妃娘娘,我答应的事,我自己会解决,无需她费心!”

    ……

    丰照宫。

    德妃合上手里的书,轻缓一笑,“还算有点儿骨气。”

    灵枝将参茶端过去,“娘娘,宓嫔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德妃将书放下,接过参茶,掀开盖子时,热气飘散开来。

    她笑了笑,饮下一口,道,“前些日子叫她亲手杀了的那个小太监呢?”

    灵枝忙道,“让人收了在冰库里呢。”

    德妃放下茶盏,笑道,“挑个时候,给她送去。”

    灵枝应下,“是。”

    ……

    翌日一大早。

    夏晚安没收到韩经年的回话,却收到了一张请帖。

    镇远公府的早梅开花了,准备办一场赏梅宴,请了不少人去参加宴席。

    夏晚安看着那精致漂亮的请帖,只觉这纸张背后,都散发着浓浓的不怀好意。

    随手便将请帖扔到一旁。

    白芷走了进来,恭声道,“殿下,陛下宣召。”

    ……

    养心殿内。

    景元帝正在用早膳,德妃坐在他身旁,笑着给他布菜。

    “陛下尝尝这个水晶小笼包,是妃妾亲手做的,您从前在潜邸时最爱吃这个了,不知妃妾的手艺可有退步么?”

    景元帝含笑吃下,满意点头,“爱妃的手艺愈发精进了。”顿了下,又道,“你的身子不好,不必做这些粗活。”

    德妃含笑放下筷子,在他身边坐下,温和地说道,“陛下是妃妾的夫君,只要陛下能吃得好,龙体安康,妃妾便别无所求。”

    景元帝动容,笑着给她也夹了个包子,道,“你也要保重身子,如此,才能陪伴朕白头到老。”

    德妃笑,夹起包子吃了一小口,又笑道,“妃妾记得,晚安也是极爱吃这个的。”

    景元帝笑着摇头,“她什么不爱吃?瞧那张脸圆的。”

    “珠圆玉润才是福气。”德妃轻笑,“是有陛下宠着。”

    景元帝边笑边用膳。

    又听德妃轻叹了口气,道,“如今在宫中,有陛下宠着,秋阳才这般舒心。妃妾只担心,这孩子单纯天真,若以后嫁了人,过得不顺心了,可怎么办才好啊。”

    景元帝喝汤的动作一顿,朝她看去。

    德妃立时挤出一抹笑容,“都怪妃妾多嘴,扰了陛下了,陛下快用膳吧!”

    景元帝却没了胃口,放下碗筷擦了擦嘴,转向德妃,道,“妃妾所言并无不是,朕最近也在为此事忧心。”

    德妃心下微动,面上却是一片关切,“陛下心中可是有何主意?”

    景元帝拉着她朝一边藤榻走去,受伤的腿还有些踉跄。

    德妃伸手扶着他。

    两人在榻上坐下,景元帝语气微沉,“你也知晓,秋阳性子顽劣,又是个不肯低头的,以后嫁了人,若夫君对她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也就罢了,可若是那人如文景那般,是个佛口蛇心的,这可如何是好?”

    德妃闻言点头,“陛下所虑极是。”

    景元帝对德妃一向信重,便开了话匣子,“如那文景,朕自以为已是十分了解,且又同晚安是自小的情谊,便对他十分信任。可是你瞧瞧,秋猎那一次,他都做了什么?若不是国师,晚安只怕……”

    说到这事,景元帝又动了怒,“朕如今想想都是后怕。”

    听他提及国师,德妃面色微变,笑道,“幸而有国师,晚安才能几次都是安然无虞。”

    景元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又道,“如今朕也是怕了,唯恐那些个孩子,表面瞧着是个情深义重的,可私底下还不知存了什么心思。晚安这婚事,朕真是头疼……”

    堂堂帝王,能对一个女儿的婚事这般上心,足见夏晚安在景元帝心中的地位。

    德妃含笑,拍了拍景元帝的手,“陛下也不必这般杯弓蛇影,秋阳是个有福气的。”

    景元帝反握住她的手,叹了口气,“她从小孤苦,幸而得你们这些年对她的偏顾,可又养成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唉。”

    德妃微笑,看了景元帝一眼,道,“晚安如今这般,倒是也不拘着找个门当户对的,陛下不妨放宽了去看。”

    景元帝心头一动,朝德妃看去,“爱妃的意思是?”

    德妃笑道,“晚安金枝玉叶,又是皇上的心头宝,能比得上她身份的男子,世间难寻。既如此,皇上不妨就替她寻个知心知意,保准能体贴爱护她一辈子的人。”

    景元帝顿时眼前一亮,可随后又皱眉摇了摇头,“朕何尝未曾这样想过?只是这样的人如何去寻得?若再是个文敬之那样的……”

    话没说完,却被德妃笑着打断。

    “陛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景元帝不解。

    就见德妃朝殿外扫了眼,轻笑,“陛下怎么就忘了呢?方统领。”

    景元帝一愣,随后,眼底却是情绪剧变!

    德妃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信,放在景元帝面前。

    景元帝拿过。

    就听德妃道,“这是前几天,汤泉宫的常姑姑给妃妾写的信。”

    常姑姑,景元帝记得,是从前冬云手下的一个宫女,在御前也侍奉过几年后,前年求了太后的恩典,去汤泉宫养老了。

    他展开信,便看上头写着上回夏晚安误入汤泉宫后,御前侍卫统领方园来接裴秋阳回宫的情景。

    德妃在旁笑道,“常姑姑早年受过妃妾的一些照拂,故而常写信来与妃妾说说闲话,秋阳的婚事,如今宫内宫外的多了不少议论,妃妾瞧她也是担心晚安。这一回,约莫是瞧出了晚安同方统领之间的情谊不同,故而才随口说了一句。”

    景元帝看着上头写着。

    “婢私下瞧见,方统领竟肯以膝凳送公主殿下入马车,而公主殿下对其也十分信任有加。心下暗觉,若此人配与公主,当是良人不错。”

    皱了皱眉。

    德妃瞧见,笑道,“常姑姑也就是与妃妾私下说了一句,本不该对公主的婚事有何议论的。许是看到晚安,想起当年同冬云在御前侍奉的事儿了,妃妾会去斥诫她的。”

    景元帝摆摆手,却没说什么,将信纸放下,看了眼殿外。

    透过槅扇,能隐约看到宽大殿门前,那个伟岸高大的身影,松石般挺立在那里。

    景元帝这才想起,这孩子,也有二十多岁了,大玥朝最年轻最有能力的御前侍卫统领。

    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又到了早该成婚的年纪,按理说,说媒结亲的绝不会在少数。

    却一直未曾听他提起过分毫自己的终身大事。

    莫非……

    景元帝没说话。

    这时,李桂儿走进来,笑着说道,“陛下,九公主到了。”

    德妃朝景元帝看去。

    景元帝道,“哦,朕有段时间没见她了。正好你也许久没见晚安了吧?”

    德妃立时笑开,站了起来,朝外望去,“可不是,这孩子,自从及笄后,都不往妃妾那儿去了。咦?怎地来了也不进来?在做什么呢?”

    景元帝闻言一转脸,就见夏晚安站在门口,在跟方园说话。

    一身大红织金的裙子,素冷寒穆的冬日里,如一朵明艳的牡丹,盛开肆意。

    叫人看着,都满心生机。

    明明大冷的天,又是个怕冷的,却肯站在外头这样跟人说笑,言语之间的亲昵与亲近,隔得远远地都能瞧得一清二楚。

    德妃朝景元帝看了眼,见他若有所思,笑了笑。

    不一会儿,夏晚安又拍了下方园,不知说了什么,然后就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瞧见德妃,她像是有点儿意外,随后含笑福身行礼,“参见父皇,见过德妃娘娘。”

    景元帝点头,还没开口。

    德妃已经上前将夏晚安扶了起来,上下打量了一圈,连连点头,“数月不见,瞧着倒是愈发标志了。”

    夏晚安弯了弯唇,“是,德妃娘娘的气色也好了许多。”

    德妃笑着拍她,“你这孩子,好些时候不往丰照宫去了,我还以为你同我生分了呢!”

    这话若是有心人计较,还以为夏晚安同德妃生了什么嫌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