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破镜

    <sript><sript>

    心湖波澜不止,少年思绪杂乱,只得深呼一口气,尽可能地让自己平复下来。心念起起伏伏,渐而归一,于是张麟轩接下来便开口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乱世将至,群魔四起,佛门久居西方,独享太平香火数千年,大势倾轧在即,不知又该如何自处?”

    老僧会心一笑,轻声答道“乱世之下,佛门自有降魔手段。”

    一问一答之后,张麟轩默不作声,低眉沉思,开始回忆北境三州之内所有的佛门僧众。凡是他所见者,此刻皆出现在脑海之中,身影一一闪过,直至剩下最后三人。若是佛门有意出手,那么此三人或许就是老僧所言之降魔手段。

    一者。未归北境之前,面对荒原众人的追杀,策马狂奔的少年在黄沙中曾遇见过一位僧人,后者面容白皙,眉心处有一道紫色印文,眼角微微上挑,勾着一抹绯红,生得一副妖魅相,尤其是在他身后,一道黑气萦绕不散,瞧着满是凶戾和暴虐。

    恍惚之际,他又突然消失不见,迫于形势,张麟轩自然来不及深究,只得继续策马向南,力求在追杀者赶上来之前抵达镇北城。

    本是匆匆一面,彼此便再无交际,故而理应对此人记忆模糊,但就在方才张麟轩沉思之际,此人的面容却变得愈发清晰,甚至还开口说了一句话。

    “于深渊中徘徊,迟早有见面的那一天。”

    踏足修行者,无论是修前人所修十方阁之法,还是仿三教祖师如今之路而行,此二者都绕不开一件事,那就是修行境界之术。十方阁十层,修行十境,十境各有其术,修行者若得楼主认可,便可习得当下境界对应之术,否则任尔穷尽手段,也只不过是长了些许修为而已。

    据十方阁典籍所载,八境之术,名曰残影。此术以心神为引,再掬心湖之水为材,便可凝聚出一道虚幻之象。此术有何用途,朱笔作答,曰未知。

    不似远游之术那般为人所推崇,残影之术虽不至于被人轻视,但处境却可想而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再不济也是十方阁境界之术,终究还是要比其余术法多几分玄妙,但自修行伊始,到如今已有万年,其用途却依旧未知,难免让人提不起兴趣。

    关于残影之术,万年来并非是无人去探索其中奥妙,但结果却是耕耘之后,收获甚微,无用之用,与未知无异。久而久之,修行者们也就不再奢求。习得与否,好似都已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一道幻象身影,如种子落于潜意识之中,某一刻,偶然间被人得见,传递言语或是动作,这一种极其简单的残影术用法,但它并不唯一。一些修为较高的修士,以天地元气书写言语,或留于天地之间,或留于心湖之畔,都是最基本的入门神通,算不得什么高深术法。两相比较,前者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留于普通人心湖,因为凡夫俗子体内的灵气十分稀薄,一些以天地元气书写而成的言语很可能会如水往低处流一般,逐渐淡去,直至完全消散。

    一道灵气若留在张麟轩心湖间,韩先生或许会疏忽,但剑客张欣楠却不会视而不见,所以也就是说,此番言语并非是以天地元气所留,而是动用十方阁八境之术所留,但他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又是什么?

    此刻的张麟轩可以说是毫无头绪,但又偏偏只能与老僧提问三次,所以这件事就只能留给自己去查。

    二者。朔方城长街,偶遇疯癫之人,有一位白衣僧人紧随其后,中年模样,衣衫整洁,一尘不染,好似谪仙。虽然也是一次萍水相逢,简单言语一二后,彼此便擦肩而过,各奔东西,但是印象却尤为深刻。待在此人身边,仿佛无论心绪如何繁杂,都能立刻安然,怎奈僧人并未停留,似乎是一路向东去了。

    不过张麟轩此刻非常笃定一件事,那就是这位白衣僧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重返朔方,一定会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念及白衣僧人,脑海中却又不禁浮现出了那名疯癫之人的身影,不知为何,张麟轩总感觉他有些熟悉,似乎此前在哪里见到过。

    如果说对僧人的重逢是笃定,那么对于这位疯癫之人来说,便是小有期待,但又莫名地生出些许担忧之情,好似一场重逢还未开始,就已然成了奢望。

    三者。城东观音庙内,古树之下,张麟轩与中年僧人三问三答,各有所获。如今想来,那僧人或是有意为之,身份自然也不同一般,甚至于整座观音庙内僧众都不一般,难怪师叔会提醒自己没事的时候去庙内逛一逛。

    一座庙宇,香火一般,大小总计十八个和尚,这般数字着实值得思量一番。倘若当真如张麟轩所想的这般,为了此次降妖伏魔,佛门可谓是倾尽手段。

    等了许久,老僧方才开口问道“思量至此,不知捋清脉络否?”

    张麟轩坦诚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奈何留心之处不曾留心,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可谓是知之甚少。佛门布局,终究还是善意更多一些,想来也不必为此劳心过多。”

    言至最后,张麟轩声若蚊蝇,显然他也有些不确定。佛者,为修得觉性之人,未真正觉者便还是普通之人,如此便会有私心,所行所言就未必是全是善意。

    老僧似乎是猜到了少年所想,于是开口笑道“佛门底蕴一般,但还不至于以魔降魔。此前去往北境者,皆与我有过一场问答,所以有些事,你确实不必劳心。”

    张麟轩神色一怔,对于面前老僧的身份,他显然有了更多的猜想,然后便试探性地问道“您是世尊?”

    佛门之境界,相较于十方阁而言,二者大致相同,甚至某人还曾打趣道,或许双方最大的差别,就是最后三个境界的名称。

    八境,罗汉;九境,菩萨;十境,世尊。至于佛陀,自然不再此三境当中,而他的境界,许是十方阁楼外之境,又或是世人以为的道之境,二者众说纷纭,未曾有过定论,而这种创教祖师,一般情况下,也很难在人间遇到了。

    佛门圣地,名曰大雷音寺,现如今有三位世尊,既是境界,也类似于文庙教主一职,所以某位道人笑言称之,三个老和尚,三个小主持。

    对于陆宇卿的打趣之语,佛门从未反驳过,必将当年一场治世之争,几乎是倾尽整个佛门之力,最后双方才落得个平手的结果,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还是输了,所以对方自此便留下一句话,再与佛祖论佛大雷音,始知西天佛法也就那样。

    虽然有些气不过,但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况且输给十方阁楼主,也算不得多么丢人。毕竟天下道法出十方,这句话也并非是说说而已。

    老僧笑而不语,只是抬手指了指门外的古树,一株与寺庙比邻而居许多许多年的树,它名曰菩提,乃是昔日十方阁首徒剑禹亲手种下的。

    张麟轩有些诧异道“可是菩提古树?”

    上下两卷,所记之物极多,张麟轩闲来无事时,哪怕有人再三告诫,但他还是忍不住会多看几眼。殊不知,不听老人言,终究会吃亏的那一天。书卷中有一页,便详细地画出了此树的模样,旁边还写着一句话,菩提本无树。

    老僧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说道“你见它是什么,它便是什么。你若问我,我也不知,所能回答你的,也就只有一件事。自那一天起,每逢日落,我便在此地讲经。”

    张麟轩心中惊骇不已,急忙规规矩矩地作揖而拜,自己也算半个儒家门生,如此一来应该不算失礼。不过当他正要继续言语时,口中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张麟轩一脸疑惑,老僧无奈一笑,解释道“先前便提醒过你了,接下来的三个问题,要仔细思量之后再问,你方才却是一股脑地将剩下的两个一并都问了。规矩一物,不可违背,若接下来再让你开口,恐有天罚加身,我虽无惧,但你却遭受不住,而且如此一来,所赠机缘便成了祸事,实在非我所愿。也罢,你我缘分如此,看来只能走到这里了。”

    老僧抬起手,两指轻点在张麟轩眉心,一道金色印文随即浮现,“前世今生,因果如此,还需你自己去斩断。散落在大地上的东西,你接下来也要学着自己拿回来,这条路很难,没人能帮你,即便是你‘自己’,也不行。”

    言语不通,自相矛盾?

    张麟轩的体内忽然流过一道暖流,随后他便感觉自己的修为正在逐渐提升,甚至迈过了三层楼,直接来到了四层楼门外。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也就只能帮你到这里。”

    心湖天地之中,四方之气汇聚,火行化身悄然而至,眼神茫然地坐在湖畔,望着前方昏暗处,不知该何去何从。

    虞渊缓缓来到他身前,然后递出一只手,笑容温和道“你好,我叫虞渊。”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