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峨眉有仙,或尼姑庵 第五十九章:普贤菩萨,无欲无求

    <b></b>                  把食物分配完后,大黄灰溜溜地耷拉着尾巴来到了忘前川的面前。看了一眼静尼又看了一眼忘前川,好像是在说,“主人,我陪她玩儿,她没分我吃的。”。

    忘前川俯身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从自己随身的腰包中拿出一根火腿肠递给大黄。

    随后,抽出一根烟来,自顾自地点了起来。

    静尼却还没等忘前川点着,便一把抽下了忘前川嘴里的烟,扔在地上,气鼓鼓地说道“施主,咱们这里属于山林是不准抽烟的,而且你身为一个道士,怎么会接触这种东西。”。

    忘前川斗不过这个光头小姑娘,只好欣欣然地摆了摆手。又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一根棒棒糖吊在嘴里。可以说,忘前川的背包中是一个百宝囊,什么东西都有,忘前川也和一些道士不一样。他们有着清规戒律,自己没有想吃什么吃什么。

    静尼看着忘前川嘴里叼了一根棒棒糖,眼神发苶。忘前川把棒棒糖从嘴里拿了出来,很是大方地递给静尼。静尼直摇着手,说道“施主,男女授说不亲,请自重。”。

    于是忘前川又把棒棒糖塞进了嘴里,从背包之中掏了掏,拿出一根波板糖。波板糖,就是那种动漫里,小孩儿吃的那种。一根棍子之上有个比脸都大的圆盘彩虹糖果。

    忘前川伸手递给静尼,“喏~,给。”。

    “出家人”,没等静尼说完,忘前川已经撕开了包装纸,塞进了静尼的嘴里。

    “出家人为的是造福世间,只要心中有善,破破规矩又如何?”。

    “也是,话说还挺好吃的。”,静尼最终还是一个刚刚十八出头的小姑娘,对着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什么叫万物皆空,连金蝉子都为了一个老鼠转世投胎十次,才成为了唐僧,最后才成就功德佛。

    唐僧在鹰愁涧收复小白龙时,留下这样一句诗

    佛说蜜多三藏经,菩萨扬善满长城。

    摩诃妙语通天地,般若真言救鬼灵。

    致使金蝉重脱壳,故令玄奘再修行。

    只因路阻鹰愁涧,龙子归真化马形。

    此中便说的是金蝉脱壳,再世修行。龙子为真化马形。那里有人可能七情六欲皆为空,只不过是靠着自身的定力,让自己四大皆空。

    所有事情,当拿起之后才可以放下。未曾拿起,又何说放下。但凡是人,就有着对情感的依托。因为他是一个人,还不是神。两人继续登山,山高路远,他们要去的便是万年寺。

    其实师太不在万年寺,而在万年寺山下的一处碧水留恋之处。

    只为与世隔绝,大能者与世隔绝的目的。不是他看淡了凡尘,而是他不难再看凡尘,怕乱了自己的道心。这点无从证明,怨天尤人,也无法得知。

    两人向着山顶上走,这里因为是一条小道上山路。一路上,也无半个游客。不知不觉一个上午便走了过去,跟佛家谈话,你永远感觉时间不够,因为他们透出的那种净清让人一直感觉自己在与自然在谈话。

    两人终于来到了山顶,走到半道上,大黄便躺在了地上。这是登山,就算是狗也靠不住。因为静尼与忘前川都是异人,全然没有感觉,可是大黄非常有体会,伸着舌头。最后的那一半段,都是忘前川自己背上来的。

    他们上了山,之后连正门都没走。这是一个通往后门的一条道路,两人推门而入。

    “这里变了好多啊!”,忘前川不由感叹道。

    “没有吧,不是一直是这样吗?”,静尼进了庙,很守规矩的便把波板糖用纸包起来放在了自己的篮子里。

    “嗯,可能吧。”。

    万年寺,此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几经兴废,现今只剩一座明代无梁砖殿。明代重修时,仿印度、缅甸建庙技术和风格,主殿长宽均为16米,四壁全部用砖砌,砌到77米处,逐渐内收,建成穹窿形拱顶,上面绘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琚飘拂的四天女。

    “咱们来这里干什么?”,忘前川问道。

    “哦,我渴了,来喝一口水,咱们便走。若是你稀奇的话,就在寺里面走走。”,随后静尼也不管忘前川,捏着小碎步朝着一个地方走去。

    忘前川也是很听话地向着里面走了进去,拐过一个走廊。他看到几位和尚迎面走来,和尚看到他在这里很是惊讶,双手合十,问道“施主,此地为佛家禁地,若是您想一观,请到外门。”。

    忘前川也是双手合十,点了点头,随着几位小和尚的带领来到了外门。

    此处便可看到众多游客在此处烧香拜佛,来与佛建立一些缘分。忘前川站在台阶最上方,迎面走向了无梁殿。

    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故称“无梁殿”,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

    万年寺“白水秋风”圆顶上建有五座白塔和四只吉祥兽物;殿内顶壁四周佛像密布,原供铁佛三千尊、金人十二、罗汉五百,造型古朴,称为“千佛朝普贤”,现只穹窿下正中供奉着唯一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铜像。

    忘前川打量四周,一阵憧憬,这里和以前大不一样啊。

    抬头望向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普贤菩萨。忘前川又一次双手合十,与之那些来的游客一般,闭眼凝神深深一拜。

    普贤又称“通吉”、“三曼多陀罗”,代表德行。传说此菩萨有延命之德,发过十大弘愿,因而成为主理德、行德者,尊号“大行普贤”。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普贤常骑六牙白象。

    心如明镜,于此时,耳中传来一道回音。

    “忘设,在此处吗?”,这股回音没有人听到,只有忘前川一人可闻。

    忘前川闭着眼睛,双手合拢放于鼻息之间,嘴角微微一笑。

    意念回道“弟子在。”。

    “执念?”。

    “执着。”。

    “无欲无求,却如此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