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写赋,我找找……”
“赋是韵文中的一种,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写作原则就是必须押韵。但历代所用的韵书都不太一样,那么以什么韵书为标准呢?赋的押韵方式可大致用《词韵简编》来归纳。而且骈文体的赋的对仗方式也跟己朝时的词类似,因此可见,赋跟己词存在著一定的关联。”
“赋的押韵方式可句句押韵,也可隔一句或隔两句押韵;隔三句以上押韵的赋就比较少见,因为这样读起来也不好听。我们在给古人写的赋标句逗时,也可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
“历史上最短的赋,据说是西乙代时期家傅玄写的《鹰兔赋》:“兔谓鹰曰:汝害於物,有益於世。这一句的韵,去声八霁。华髦被札,彤管以制。第二句的韵,去声八霁。”
“根据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散文体的赋比较著名的有:《洛神赋》,《阿房宫赋》,《秋声赋》,《赤壁赋》等。这些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骈文形式的对仗句子。”
“以曹植写的《洛神赋》为例。《洛神赋》讲述的是曹植从洛阳回东藩的路上沿洛水而行时看到神女的显现,由于曹植开了天眼,所以他看得到神女,并能跟神女沟通;而他的随从却看不到,就问曹植神女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曹植就用尽人类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他看到的神女的样子。自古以来,对神女的描写很少有人能超过曹植。笔者选其中几句来讲解赋的押韵:”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这一句一东韵,一东二冬通用。婉若游龙。这一句韵,二冬。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一句韵,二冬。彷佛兮若轻云之蔽月。这一句换六月韵,六月九屑通用。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这一句韵,九屑。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穠纤得中,修短合度。这几句换七遇韵,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肩若削成,腰如束素。这一句韵。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这一句韵。芳泽无加,铅华弗御。这一句韵。云髻峨峨,修眉连娟。这一句换韵。丹唇外朗,皓齿内鲜。这一句韵。明眸善睐,靥辅承权。这一句韵。瑰姿艳逸,仪静体闲。这一句韵。柔情绰态,媚於语言。这一句韵。奇服旷世,骨像应图。这一句换七虞韵,但是六鱼七虞通用。披罗衣文璀灿兮,珥瑶碧之华琚。这一句韵,六鱼。”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它有特点就是跟己词的对仗方式类似,允许有重复的字,而且只要词性对上就行,平仄可以不必相对。阿胭,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没有押韵。”
梁恋指着书本上《洛神赋》里的这一句叫谢胭看,“我记得,也有人认为它是押在“之”这个字上了,这种起句押韵的方式比较少见。”
“对,不错。你想起来了?”梁恋惊喜地瞪大双眼,梁恋握住谢胭的手,居然一下子蹦了起来,激动万分。
“没有。”谢胭垂下眸子,陈岚卿在二十一世纪大学里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上课时最常见的就是鉴赏古诗词。
“赋是允许同个字重复押韵的,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从上面这几句中,我们不难看出,用同字押韵时,它一般是出现在对仗的句子比较多。这是骈文中常见的隔句对。”
“有关赋的押韵,《阿房宫赋》中还有不少:“六王毕。这一句韵。四海一。这一句韵。蜀山兀,阿房出。这一句换韵,四质。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一句韵,四质。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句换韵。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一句韵。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一句换十药韵部,三觉也十药通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这一句韵,三觉。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一句韵,三觉。”
“从以上所举的对例中可以看出,赋的押韵是比较灵活的,可句句押韵,如:“六王毕。这一句韵。四海一。这一句韵;也可隔句押韵;可经常换韵,既能押平声韵,也能押仄声韵。根据作者写文章遣词造句的需要灵活掌握。另外,赋某一段落的起句,或文中的过渡句子可以不押韵。如刚刚说过的《洛神赋》中的句子“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隔句对子它没有押韵。因为它在这个段落中起的作用是衔接和过渡;也就是这个句子的前面文字,描写的是“远而望之”神女的形态;这个句子后面文字,描写的是“迫而察之”神女的形态。这样写就使文章的层次分明,立体感特别强。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写作技巧。”
“我们再看苏轼的《前赤壁赋》:“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这一句韵,七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一句韵,七阳。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这两句七遇韵,七麌七遇通用;如泣,如诉。这一句韵,七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一句韵,七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一句韵,七遇。”
“在这一段落中,“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是起句;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过渡衔接句,因此它们都没有押韵。这是简单介绍散文体赋的写作特点。”
“赋的最高境界是“骈文体的赋”。这种赋除了一些起句或一些过渡句子以外,通篇都是采用对仗句子写成的。历代都有人写,但是写得好的不多;因过分的追求文字的华丽、对仗,又要押韵,就有可能使文章的内容显得空洞。比较著名的有江淹的《别赋》,选摘其中的两段来分析得话:”
““黯然**者,唯别而已矣。这一句四纸韵部。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己兮千里。这一句韵。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这一句韵。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这一句换十三职韵。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这一句韵。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这一句韵。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这一句韵。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轼。这一句韵。居人愁卧,怳若有亡。这一句换七阳韵。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这一句韵。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这一句韵。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这一句韵。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这一句韵。”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