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梅山的路上已经出现了几人,他们其中一人正挑着担子往山下走,一路上几乎没有停歇。
渡头边,有一个妇人正牵着一个孩子,手里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些煮花生之类的东西,眼睛放在那些来来往往的身上。
看到不远处的一行人,其中有一人戴着幂篱。她显得有些激动,朝着他们挥手。
“咦,阿月你看那人是不是在朝我们招手。”
“好像是吧。”她头顶着幂篱也看不太清楚。
隔着一射之地,那人跨着篮子,牵着手里的孩子奔着他们来。
“小神医,你们终于又来了。”她显得有些激动。
她看着那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又看看那个面色红润,大概率是因为皮肤皲裂的原因。
“是你呀,大嫂子,你们家孩子,风寒好了吧。看起来已经好很多了。”
“已经好了,大妹子多亏了你家的小神医了,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是上次的诊费。”她拿出一个小方巾包着的东西,递给小姑娘。
“千万不要这么说?孩子好了就好。”都是做娘的,她能够理解这妇人的心情。
她将灰扑扑的方巾接过来,取出里面的十个铜板,放进自己的荷包里。
她想了想,转身从挑子里抓了些药草包在里头,再递给妇人。
“这是些止咳的草药,并不难喝,孩子日后要是发热的话抓一钱熬了给他喝,还有你们家孩子的病冬日里需要小心些,不要感冒,衣服不可穿过多。”她想到这孩子身上还有些喘症。
妇人并没有立马接过来,“小神医,这些多少钱,我拿给你。”
“不用了,这些不值什么钱。”她的日子应该过得不太好。
“这怎么行?”她坚持要给钱。
“我们得赶路了,一会儿赶不及了。”
妇人牵着孩子,看着他们上了船,木船在水面留下一道道的波纹。
………………………………
到了福宁县城的时候,药王又不见踪影了,他们先去济生堂将她的那些药拿去看看。
济生堂的药童看见有人来了,就抬头,“咦,怎么是你们?你们这是?”看着他们提着大包小包,还有一挑子的东西,这是看病还是干嘛?、
“哦,就是问你们济生堂收不收药材。”她看了一眼没有看到上次的那位老大夫。”
“今日我们济生堂的大夫出诊了,可能得等到下午了。”
“那我们下午再来。”
“阿月,那我们想去飘香楼吧。”男子提议。
一家人就往县上的酒楼去了,此时正是用午食的时候,飘香楼里人满为患,上菜的小二在其中往来穿插,将客人的酒菜一一端上。
几个衣裳华贵的人,一脸晦气地走进了飘香楼,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窈窕的女子,女子都戴着幂篱,依旧掩不住那凹凸有致的身段,反倒是引起众人的无限遐思。
“小二,准备好一间上好的包间。然后再上些你们这儿的好酒好菜。”其中的一个男子扔了一块碎银子给小二。’
“好咧,客观楼上请,我们飘香楼的八宝鸭,鱼翅羹,海鳗都极好,都是今日刚送回来的,鲜活的很,您看给您上些?”小二半弯着腰,一脸笑容。
“你们这小地方,想来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估计也就那些海货可以吃上一吃,你就看着上吧。”领头的男子说。
“得咧,您请稍等。”小二赶紧下楼去了。
“管家你说这小叔是怎么了?好好的京城不待,中了状元,点了翰林院庶吉士也不做,非得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当个什么劳什子的夫子,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回三少爷,这奴才也不知呀。”身穿灰色衣服的人就是张家的大管家。
“唉,你说老祖宗是怎么想的,非得让我把这两人带上,明知道小叔倔得很,他都说了日后即使是过继孩子,也不愿纳妾,这差事可太难了。”他头疼地看了一眼站着的两个女子,哀叹。
“所以我才过门不入,想着先在外面吃饱了再去找小叔,一会儿他要是知道我来的原因,一准儿给我轰出来。”
管家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不回答。
男子觉得口有些渴,拿起桌上的茶水给自己到了一杯,“咦,这茶倒是不错,明前的白茶。”他呷了呷嘴里的茶,一股清香溢满了口鼻。
小二端着菜就上来了,“客官请慢用。”
男子看了那一盘橙红色的东西,“小二,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我们飘香楼的一道特色小食,您尝尝看,是否和胃口。”小二看着那盘子地瓜条回答。
男子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香甜柔软,倒是挺不错,这道菜老祖宗肯定会喜欢,到时候带些回去。
飘香楼的后厨。
“你可算是来了,我们飘香楼的地瓜条已经剩不多了,今日带了多少?以后你们有多少我们收多少,将地址留一下,我们约一下时间,到时候我们的派人过去接就好了。”
“真的吗?卖得很好,我这次还担心会不会做太多了,那日子就定在每月初二好了。”阿月的爹爹想了一个交货的时间。
“陈兄弟,一月可能需要交两次的货,你看初二和十六怎么样?”
“行,那就依掌柜的所言。”
“那行陈兄弟,以后你们的地瓜条只能卖给我们飘香楼怎么样?不管以后有多少我们都愿意收。还有你们家的那些鸡蛋鸭蛋我们也都收了。”
看来这人是想要做独家生意,不过要是明年加大种植面积以后,他还吃得下吗?
“你们不用担心,不管你们手头上有多少,我们都收得下。”他看出汉子的犹疑。
他们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就叫了帐房先生准备签契书。
一家人看着账房先生将双方谈好的条件一一写上,一式两份,掌柜还想要读给他们听。
结果他看见汉子拿着契书看了几眼就贴身放好了。
“你识字?”
“认识几个。”汉子挠了挠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