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守护 第十九章竟然赐婚了!

    这天,花明媚正在医馆整理着药材,嫣红突然出言问道“姑娘,这‘香’该要如何入画?”

    “为何这样问?”花明媚不解,自家丫头这脑子,怕是想不出这么玄妙的问题。

    嫣红瞧了一眼自家姑娘,她竟然真的不知道。

    “最近都传疯了,据说这是圣上出给书院弟子的考题,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呢!”

    花明媚笑笑,“看来确实是传疯了,丫头们都在研究了,不知你们可研究出个子丑寅卯没有啊?”

    “书画大家都没有答案,我们这些粗俗之人哪懂这些,不过就是凑个热闹。”

    这人看来就是闲的,“那你来问姑娘我,又是安的什么心?”

    “姑娘这可冤枉我了,我这不是专门来讨教来了嘛。”

    “真的?”

    “婢子怎敢欺瞒姑娘。”

    柳绿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姑娘打趣嫣红,也张着耳朵等着姑娘的答案。

    花明媚打趣完了嫣红,才悠悠说道“这香嘛,虽然不可见,但闻香的人可见。”

    “闻马蹄是不是有点……”嫣红颇嫌弃的皱了皱鼻子。

    花明媚被嫣红给逗乐了,“你想哪去了!逐香的,不是还有蝶吗?”

    “姑娘就是姑娘,婢子怎么就想不到呢!不过,婢子要是想到了,那才有鬼了呢!”

    花明媚摇摇头,“婢子怎么了?你是比别人少长一只眼睛,还是少长了鼻子?”

    “婢子……婢子少长了脑子行了吧,姑娘不带这样损人的!”

    其实花明媚说的是句大实话,倒不是损嫣红来着,嫣红明显想歪了,花明媚也懒得解释。

    柳绿忍不住插言,“那‘归’呢?姑娘,这个‘归’字当如何解?”

    “有盼归之人自然就有归来之人了。”

    “姑娘,请受我嫣红一拜!”说完嫣红当真还作了个揖。

    “嫣红你找打不是!”

    “姑娘,婢子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婢子这一回吧。”

    几人正嬉闹着,徐月华耷拉着脑袋走了进来,一反常态的没有和花明媚嬉笑。

    “见过安平公主!咦,安平,你怎么啦,怎么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真是难得呢!”

    徐月华叹了口气,说道“花姐姐,你不知道,今天父皇给我们赐婚了!”

    花明媚吃了一惊,“赐婚?和谁?”

    “就那谁谁。”

    哦,原来是周公子,挺好的啊,反正花明媚觉得还不错。

    虽说惜颜以前名声确实不那么让人满意,但就花明媚对他的了解来说,这人应该不是个花心的。

    以前的事,玩闹的成分居多,若是有个人能降住他,只怕也是个痴情种子。

    “这个,要不你俩就……”凑合凑合?

    花明媚还没说完,安平就反驳道“不要,我怎么能和他……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俩是怎么回事!”

    “就算当初是假的又怎样,现在事已至此,怎么,你还想抗旨不成?”花明媚笑道。

    好像是不行,抗旨是肯定不行的,“要不……先成亲了再和离?”徐月华试探着说道。

    ……这事儿也能这么草率的吗?花明媚有些怀疑眼前这人是被掉了包了,平日里看着很通透一个人啊。

    “你先忙着,我去和他商量商量去。”

    徐月华不等花明媚给个反应就风似的出了门,身后两丫头难得的愣了神,没了往日的沉着稳重。

    事情要从周公子被逼相亲开始,刚开始迫于无奈,周思还是勉强参加了几次宴会,毕竟看美女嘛,他以为自己不会讨厌的,谁知美女多了,就不再是美好的事,周思不再同意出去。

    他的母亲好不容易把儿子盼了回来,就盼着他结婚生子,能停留下来,哪能同意,于是,年过半百的周夫人闹起了女人那三样,周思实在闹不过,只好说他已有了喜欢的女子。

    在全家人的虎视眈眈中,周思支支吾吾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于是众人便发挥出他们超强的想象力加逻辑推理能力,最终锁定了最可疑的目标,安平公主。

    一家子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还安静了好些天,周思还以为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却不想他的母亲亲自去了宫中,与贵妃娘娘提了此事。

    当时安平还委婉的拒绝过,但不知怎么回事,她母妃竟然求得圣上为他俩赐了婚!

    以周家和圣上之间的曾经,按说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要知道周思的姐姐周怡,可是圣上当年的准太子妃。

    虽然周怡这个人已经多年不曾被提起过,但她不可能真的消失在他们的记忆里。

    花明媚只能感叹,父母对儿女的爱,有时候真的可以大过一切。

    作为当年事情的知情者之一,除此以外,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虽然私心里,她确实很看好他们这一对欢喜冤家。

    “套马车,我要出门。”花明媚吩咐道。

    马车径直出了城,来到洛城外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前,上山的路并不宽敞,花明媚只得下了马车,徒步前行。

    沿着崎岖的小路蜿蜒而上,到了半山腰处,花明媚转道进了一旁的树林中,又走了半刻钟,才到了一处开阔地。

    那里只有一个坟包,没有墓碑,坟前很干净,可见常有人来清理。

    花明媚瞧着坟前已经干枯的花束,默默地清扫干净,放上了新鲜的花朵。

    墓碑可以没有,鲜花却是不能缺的。

    嫣红柳绿看姑娘仔细的打扫完,又放上了沿路采来的鲜花,就在坟前发起了呆,不由都装起了隐形人。

    不知这里埋葬的是谁,老爷和夫人的坟她们都是去过的,也没听说姑娘还有什么亲人,但看这坟包如此隐秘,甚至连墓碑都没有,想必也是不愿让人知晓。

    好半晌,花明媚才幽幽说道“回吧。”

    从山上下来,太阳就已经西垂,一行人又重新上了马车,赶到城门的时候,外面的队伍已经不算太长,毕竟距离关闭城门也就两刻钟左右了。

    一行人静静的排着队,突然一队轻骑从旁袭过,扬起一阵灰尘,听着队伍突然喧哗,隐约说着明王。

    花明媚用袖子掩了口鼻,从车窗外望去,只见诚诚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接过守城官递还的令牌就疾驰入了城。

    说起来她也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诚诚了,听说是接了差事,要出去一段时间。

    按说,这个时间不应该回来才是,难道是差事提前办完了,还是有什么其他差池?

    进了城,花明媚便吩咐嫣红道“待会儿你去打听下可有明王府的什么消息,不论大小,速速报与我知晓。”

    本来,花明媚极少打听诚诚的消息,若需要她知道,她自会知道的,可今天,她突然间觉得有些坐立难安,便也顾不得许多,再说,嫣红带回来的消息,必然是她能知道的。

    原以为还要费些功夫,不料她前脚进门,后脚嫣红就回来了。

    “姑娘,听说是大都督有恙。”

    “可知详情?”

    “不知,只知这几日常有太医入府。”

    “已有几日?”诚诚是为这事儿回来的么?

    “已有五日。”

    花明媚心道那就不是小病了,大都督可是诚诚的亲外公,于情于理,他都该回来才是,只是不知大都督病情如何了。

    大都督顾离可是大启的军魂,在他还是大将军的时候,就曾数次镇守边疆,击杀来犯之敌。

    戎狄的第一猛将,六皇子的嫡亲舅舅,当年亲帅二十万大军南下,誓要一举攻破大启的都城,就是被大将军巧用计谋,在城外设伏,瓦解了敌方攻势。

    后又对主力军迎头痛击,直接将戎狄的野心阻拦在了边城之外,在敌军无奈撤退之时,甚至率兵追击,斩杀了主将。

    那一战,敌军死伤惨重,戎狄几乎一蹶不振,边境才平和了这许多年。

    可以说,大启有顾离,人心就安。

    如今已是八月中旬,天气马上转寒,对于老人来说,寒冬更是难熬,大都督作为一名上战场杀敌的将领,身上旧伤肯定不少,若遇寒冬,更是雪上加霜。

    尚书府,后院。

    花明媚给老夫人扎完针,又给老夫人把了把脉,李夫人焦急的从座位上站起,问道“怎么样?”

    “已经基本痊愈了,待会儿我再给老夫人开个方子,吃两副就可以停药了。”

    “太好了!麻烦你了,花大夫。”

    花明媚看李夫人脸上明显真诚多了的善意,淡定的接过了她应得的诊金,和老夫人告了辞,在侍女的带领下,穿过花园的小径,往外走去。

    耳边隐约传来女子轻轻的哭泣声,还有老妈子不耐烦的嘱咐“处理干净,别脏了主子的耳朵。”

    “花大夫,这边请,小心脚下!”带路的侍女柔声提醒道。

    花明媚点点头,在侍女的带领下,出了府门,好似刚刚的一切,都未曾听闻。

    上了马车,嫣红拿过了毛毯给她盖上,柳绿端来了砌好的热茶,洛城的八月,天气已经很冷了,在外面走一会儿,手就凉了。

    花明媚心里惦记着大都督的情况,便吩咐马车从先前来的路上回去,正好绕道大都督府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