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为天子!

    饭后,陆四单独留下李过、李来亨父子。

    没别的原因,只因李过是自家大舅子,李来亨是自家内侄。将来陆四同妻子有了孩子,开宴李过这大舅子可是首席,怠慢不得。妻子李翠微去世,李来亨这娘家侄子不发话,姑妈这棺材就起不得咧!

    老礼就是老理,忘不得。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过这对父子比他陆四更有法理继承大顺的产业,但李过却不争权位,遵从母亲高太后之命奉妹夫为主,使得十万西路军将士为陆四所有,这高风亮节自古能有几人做到?

    观前世李过一生,也是可歌可泣,可惜天度英材,死的太早,不然忠贞营也不会沦落到后来那付惨境。

    这么一位大舅子,陆四自是要礼敬。

    反观那位叔丈人李自敬,昨天就借口探视老嫂嫂去了西安。

    究竟是探视,还是质问,西路军上下心中都有数。

    陆四不曾拦,由李自敬去。

    如今局面,不是生米煮成熟饭,而是大势所趋,李自成复活也得屈居太皇之位。

    永昌皇帝真的不昌,女婿文宗也未必不武了。

    不过从前陆四一直以为李过既是李自成的侄子,那年纪想来不会比李自成大,不想李过却是比叔父李自成还大两岁,今年已经41岁。

    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李自成的大哥李鸿名比李自成(李鸿基)大了二十岁的原因,搞得叔侄年纪相仿,这倒同陆四与他侄子陆广远差不多。

    李自成培养侄子李过,陆四培养侄子广远,也是异曲同工。

    前世陆四在翻看明末某文人写的某书时,上面言辞确凿的说李自成同李过这对叔侄自幼不爱读书,好舞枪弄棒,天天在一起调皮捣蛋。

    李自成的爹李守忠见这对儿孙实在不成气,天天哀声叹气,可李自成却说什么他们练习武艺,便是为了将来干大事,读书有狗屁用!

    写这段的明末文人可能是想表现李自成自小就有反贼野心,故而把李自成写的跟项羽“要学万人敌”一般。

    可在陆四看来完全就是胡编乱造,因为李自成同他爹说的话又没外人在场,谁他娘的在边上听见了,又传下来的?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文人一枝笔,天马行空“艺术”加工而矣。

    究其本质,无非污蔑二字。

    究其源头,看不起泥腿子而矣。

    封建文人,从来就是站在人民对立面的。

    所以,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陆四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天便将“留一个清清楚楚历史给后人”原则放在心上,无论是往祖坟里塞铁牌,还是所说的任何雄心壮语,都尽可能的选择人多场合,以确保后世子孙能够对他这位太祖皇帝的一生有个直接观感,不为春秋刀笔吏所误,也不为野史骚客乱记。

    由此闹出徐州军校题那“人死吊朝天,不死万万年”的笑话来。

    “姑父,这是你写的诗么?”

    李来亨见桌上的白纸上写有诗句,不禁问了一声。

    陆四这人对晚辈特别喜爱,基本没有什么架子,李来亨这个侄子跟姑父接触的时间一长,就同陆四其他晚辈一样对姑父特别亲近,比跟他姑姑在一块还要放得开。

    也就是条件不允许,要允许的话陆四指不定天天带着侄子、侄孙们去红浪漫三楼快活咧。

    李过听儿子说妹夫还会写诗,也是大觉好奇,踱步走到案桌边,见桌上放着一张宣纸,纸上赫然真有一首写好的诗。

    墨迹还很鲜艳,想来是昨天夜里写的。

    字迹不算好看,但端正,看不出是什么字体。其中还有些字明明看得懂,但印象中似乎又不是这样写。

    奇怪的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李过轻声读过,很是惊讶,妹夫作诗词的水平不比举人出身的牛金星差啊。

    李来亨这边也是自小也得老师教导,识货的很,只读一遍就知道姑父这首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姑父叫文宗,不是没理由的。

    李来亨心道。

    这首词代表的也是陆四心境和当前局面,正如词中所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顺如今不正是从头越么!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纵观大顺的过往与现在,这八字太贴近不过。

    “闯王,”

    李过正要开口,陆四就打断了他,颇是不快道“外人称我一声闯王也就罢了,大哥称我闯王,不是要折你妹夫的寿?大哥要么就叫我陆四,要么叫我文宗,要么直接喊妹夫都行,闯王、殿下之类的,大哥莫出口,妹夫我实在担不起。”

    陆四可不是虚情假义,他这人重情义,更重同袍战友之情。

    所谓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当此国家危亡关头,虚名俗礼从来不是陆四所要的。

    他要的是凝聚,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李过迟疑,他这人还是比较重礼数的,面前这位小他很多的年轻人不仅是他的妹夫,更是大顺的监国闯王,一身系大顺将来,系数十万大顺将士性命,如何能如民间一般待之。

    礼,国之干也!

    “此是军令,大哥莫要再想,难不成亳侯要抗监令吗?”

    陆四不希望现在的大顺就形成等级森严的制度,他更不希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那条恶龙。称呼是小,却代表他陆四的一种态度。笑着拉李过坐下,又唤来外面的侄孙义良,让他将桌上这首词作收好。

    以义良的性子,四爷爷难得写诗,肯定要拿去给别人看看。

    看得人多了,这首千古佳作自会人尽皆知。

    莫小看诗词力量,好文能诗这个形象一旦树立,对于陆四的太祖伟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能引天下寒士来投。

    李来亨给父亲和姑父倒了茶,自个搬了椅子坐在一边。

    陆四将茶碗端在手中,对李过道“我打算会后就领军东征北京,届时想请大哥坐镇西安”

    东征,陆四肯定是亲自率军去的,但他走后谁留下来镇守陕西局面,除了李过实在想不到第二人。

    李过没有拒绝,点了点头,继而有些担心道“你要同张献忠联手抗清,此事我不反对,但张献忠这人素有野心,从前便不服陛下,只因陛下文治武功皆比他强,这才不得不退让,可如今他大西军有兵马二十余万,我大顺于陕西实力不如他,张献忠出川之后未必就肯真心同我大顺联手。”

    对于放大西军入陕西联手抗清之事,顺军内部赞成和反对的各占一半。

    赞成理由不必多说,反对的均是怕那张献忠入陕西之后会对大顺下黑手。

    李过便是担心张献忠会不顾抗清大业胡来。

    陆四却道“张献忠我是不虑的,大西军我只虑一人。”

    李过好奇,问是何人。

    陆四道“孙可望。”

    “孙可望?”

    李过显然知道张献忠义子之首的孙可望,轻轻点了点头,道“陛下在世时也说起过孙可望,说将来能继张献忠衣钵的只有此子,此子颇有谋略,且心性沉稳,无论治军还是安民都很有办法。不过,”

    李过想说孙可望再有本事,眼下大西军当家的是张献忠,所以大顺这边防范的也要是张献忠,怎的就虑起一个孙可望来了。尚未说完,贾汉复匆匆过来,说是张献忠派人回信来了。

    陆四起身从贾汉复手中接过张献忠的回信打开来看。

    “张献忠怎么说?”

    李过在边上有些好奇那位八大王回信会说什么。

    “张献忠同意和咱大顺联手抗清,不过他问我认不认他这个天子,有意思。”

    陆四轻笑一声,将张献忠的回信递给李过。

    李过心中一惊,急忙看过,尔后勃然大怒,道“陛下虽死,可我大顺还在,上有太后监国,下有数十万将士,岂能向他张献忠臣服!”

    “张献忠猪油蒙了心么,要我们向他臣服,他有本事先打进来再说!姑父,你给我一万兵马,我去把他西军堵在四川叫他们这辈子也出不来!”

    李来亨性子也急,一听张献忠竟敢叫大顺向他臣服,火爆脾气一下就上来了,恨不得马上提兵去叫张献忠知道大顺的厉害。

    “张献忠真有吞并我大顺之意,那便千万不能放他出川,联手之事我看还是作罢,安全起见,我领军过去封堵西军。”

    李过考虑得周到,儿子年纪轻,性子急,未必就能打得过张献忠的西军,由他带兵过去才稳妥。

    “大哥莫急,张献忠只是问问我的意思,又没说一定要我大顺向他臣服。这位八大王多半是试试我这个新闯王的份量,既然如此,我看不如这样吧,”

    陆四示意李过父子莫着急,负手微微一笑,吩咐贾汉复道“劳胶侯给我回封信于那八大王,信中也不必多言,只说一句话便可。”

    贾汉复忙问“什么话?”

    陆四右手抬起一挥“先入北京为天子!”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