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说个人啊,袁世凯,袁大头,袁大总统,洪宪皇帝……,反正你怎么叫他都行了,偶尔还有听见有人叫“袁公”的,……开始我还反应一下这人是谁,袁绍?袁崇焕?袁天罡?还是动画片《天书奇谭》里的那个道士?

    ……

    现在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这样标题的文章,就比如“如何理性分析某某某?”“如何辩证看待某某某?”云云,……这里面的某某某,一般都是历史上的人物,有些是有争议的人物,有些是是非功过已经有盖棺定论了,

    不过点开那些个文章,你往下看下去,就会发现,一般都是在把已经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白的抹黑,黑的洗白,……如果标题是“理性看待岳飞”的,那么最后得出的结果,岳飞一定是误国奸臣,如果是“辩证分析秦桧”的,最后结论,秦桧一定会变成民族英雄,

    有个说法,叫作“营销号”……

    ……

    且不管它是个人行为还是什么了,……叫说历史上可以争论的人物很多的,武则天,慈禧,李鸿章,张学良,等等等等……,但是偏偏拿来作文章的却常常是已经定性了的人物,搞出一大堆阴谋论的,比如说“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宋教仁是孙中山暗杀的”,等等高论,不胜枚举……

    ……

    有人说了,袁世凯就是最后称帝的那一步走错……

    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小胡子就是进攻苏联那一步走错,小鬼子就是偷袭珍珠港这一步走错……

    叫说一个赌徒,当他觉的自己能赢一千万的时候,会在赢到一百万的时候收手么?

    ……一个个的全都是诸葛亮,只可惜晚生了一千多年,

    ……

    是的,袁世凯很有能力,但凡是在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人……没能力的人还干不了大事儿呢,叫说希特勒也很有能力,东条英机也很有能力……

    ……

    人在历史上留名,有两种方法,一是流芳千古,一是遗臭万年……

    ……

    还有人说了,袁世凯称帝,也是想要搞君主立宪的……,只不过为小人所误,

    这么说吧,“君主立宪”这个东西,其实是旧君主和革命派之间的一种妥协的产物,双方各退一步,在保留旧君主的一部分尊严和权利的同时实行共和,……

    而在当时,在清帝已经退位好几年了,中国早已经没有皇帝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要当皇帝,等我当上了皇帝,我就君主立宪……,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

    当然了,袁世凯称帝的时候,还有个小插曲,

    叫说袁世凯也不是傻子,也是很有头脑的一个人物,毕竟也是一世枭雄,他想称帝,也得看看下面的人同不同意,得先试探下口风,还得看看民间的声音是支持还是反对,如果反对的声音太强烈了,他也得重新慎重思考,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被千夫所指……

    然后他就看报纸,看看民间的反映如何……,然后一看报纸上的新闻,嚯,全国都是一片赞扬的声音,各地纷纷表态支持袁大总统登基,我们中国人智商不行,做不到外国的共和,还得是要靠皇上来带领我们才行!

    袁世凯一看,呵,既然余已经如此的得民心了,已经这么名至实归了,那就不要推辞了,……就只有勉为其难的,归应天意,早正大位吧,联欲为华盛顿,非拿破仑也,实在是天命果真在孤!

    其实呢,那报纸,是下面人,为了讨好他,特意为他订做的一份报纸,上面的内容么,呵呵呵……,自然也都是编的了,当然也不好说全都是假的,或许有一些是真的,但也不过是于万千反对声音中筛选出来的一两个异类罢了,

    至于说后来怎样,大家都知道了,……

    “如此结果,咎由自取,”……这话不是我说的,袁世凯自己说的,他的遗嘱里就这么写的,

    ……

    然后这天,岳福和风小叶说,他们历史书上说,袁世凯也有很多作为,也做也不少利国利民之事,不能一概而论,而孙中山的人品能力,都值得怀疑……,

    风小叶心说,哪本历史书上这么写的?……让我康康!

    看完以后,风小叶问岳福,

    ……

    “你怎么看的?”(叶)

    “我想问你啊……”(福)

    “先说说你的想法吧……”(叶)

    岳福想想,说道,

    “我觉的,书上说的,也有点道理……”(福)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你心里面首先已经对它有一定的赞同了,才来找我确认的,”(叶,点头,)

    “可是我又觉的,以前说的,袁世凯不好,然后他现在又变好了……”(福)

    “不是他变好了,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他是不会再变的,变的只是后人的评价,……杀特勒经营德国,也是把德国治理的很有条条的,但是他后来发动了二战,这就是盖棺定论(点头)……不管你再怎么辩证的看他,平时不论他做了什多少好事,关键时候杀了人,这就是盖棺定论,……一个人么,平时可以有好处,但是得看到关键的时候他是什么作为,……书上的东西,你可以看看,然后再自己得出结论,但是有一条不变的,从古到今,就是道德,以道德为准,如果这个人的行为,在道德的底线之内,那就可圈可点,一但过了线,就另说……”(叶)

    ……

    (20200731最近一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