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般都是子国主动进攻胡国,而胡国,一直安稳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四处征战。

    江白伊笑道“好啊,爹爹,娘亲,那我们以后就可以天天见面了。”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只是,有些人很早找到了自己的道,而有些人,比较迟而已。

    幸好,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道。

    再说回这天下大势,就胡国而言,他们一直是把灭掉陆国放在第一位的。

    如今,胡昀才调整政策,先灭子国。

    胡昀命令杨子和英涛各率领一支部队,南下灭掉子国。

    八月份从京城出发,十月份,样子的军队就已经打到了丰州跟前。

    消息传到之后,子国朝廷一片混乱。

    其实,一年前曹梅就发现胡国有灭子国的可能,当时,他给子云上疏,希望子云命令将士在路上赶紧设防。

    但是这封信被人扣下了。

    孝武对子云说,这事不可能。

    结果没想到,胡国真的打来了,得知这个消息,子云才知道自己不应该扣下曹梅的信件。

    胡国打过来之后,子国的老百姓乃至朝廷都是一片恐慌。

    子云召开御前会议。

    看着面前的朝臣,子云真心想大家征求意见“各位大臣,如今形势如此,众卿家觉得朕应该怎么做?”

    众朝臣有两派意见,有趣的是,他们都主张逃跑。

    只是,一派主张跑到陆国去,一派主张说跑到南中去。

    两派相执不下,你不听我的,我也不听你的,一时之间,竟是吵个没完。

    子云本来就没什么主张,见此吵闹情景,就更是没有主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子云叹了一口气“大家不要吵了,现在形势危急,你们就不能拿出一个意见来吗?”

    子云这么说着,心里却是想着,若是明竹还在世的话,也不至于发生如此状况。

    如果明竹还在的话,他们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也不至于争来吵去,没有个主意。

    正在子云焦头烂额之际,一位大臣缓缓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计。”

    此人名叫博罗,没有什么权力。

    不过,他是一位通儒,是学问非常大的一位大儒,他的学问非常杰出。

    博罗是一个安贫乐道之人,他的家中,其实是十分贫穷的,他本人不置产业,埋头读书,废寝忘食。

    博罗对明竹也十分敬重,得到明竹离世之后,博罗立刻就赶去奔丧。

    自从明竹去世之后,子云就没人管了,四处游山玩水,是博罗上书直谏,说子云不应该这么做。

    子云看向博罗,道“爱卿请说。”

    博罗道“陛下,臣以为,跑去陆国是行不通的。”

    子云问道“爱卿何出此言?”

    博罗道“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去别国当皇帝的。一个皇帝,若是跑到了别人的国家,便是再也做不了皇帝了,他只能俯首称臣。”

    博罗的话,说到了子云的心坎里。

    子云道“爱卿的意思是……”

    博罗道“臣以为,既然反正都要称臣,既然都要伏低做小,那为什么不找一个大国家呢?既然要称臣,与其向陆国称臣,不如向胡国称臣。而且,根据政治斗争的规律,从来都是大国兼并小国,所以,陆国也终究要被胡国吞并,等到那一天,我们难道还要再跟着陆国去投降第二回吗?如果说投降是一种耻辱的话,耻辱一回自然比耻辱两回更加合算,那还不如耻辱一回投降胡国,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所以臣以为,不能投奔陆国。”

    子云的眸子缓缓动了动,问道“不投奔陆国,那爱卿的意思是……去南中?”

    博罗道“陛下,臣以为,南中是可以去的,因为南中是我们子国的地盘,那个地方要去也是可以的,但陛下应该早做准备,这个时候去,已经来不及了。”

    子云皱了皱眉,问道“为什么来不及了?”

    博罗道“陛下,你以为现在你手下的这些小兵、小卒、小将、小官、小吏们,他们都拥护陛下吗?他们不拥护,他们一听说陛下要往南跑,恐怕陛下还没有开始抬足,他们已经先闹起来了,南中,根本是去不了的啊。”

    在博罗看来,子国该亡,而且,早就该亡了。

    如今,除了国家,还有天下。

    天下是高于国家的,而天下是必须统一的,而一个国家若是阻碍了天下的统一,那么它就该亡,就该让应该统一天下的国吞并。

    博罗很早就有这个思想了,而这个思想,除了他,子国还有另一个人氓过也有这个思想。

    有一次,博罗去问氓过“请问先生,将来会一统天下的是谁啊?”

    氓过道“是胡国。”

    博罗不明白,问道“先生,怎么会是胡国呢?为什么不是子国或者是陆国呢?”

    氓过说“你啊,书还是读少了,胡国就是阙,是皇宫门口两个高大的建筑物。”

    博罗看着氓过,一脸懵。

    氓过说“你还不明白吗?”

    博罗摇了摇头,说“学生真的还是不明白。”

    氓过说“那你看来是读书读少了,下去仔细想想吧。”

    博罗便是真的仔细下去想了,有一天,他忽然就顿悟了。

    然后,他便是信奉胡国一定会统一天下的。

    博罗主张投降胡国,并不是思想问题,而是政治立场问题。

    他的政治立场,就是站在胡国那一边。

    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把政治问题解释为道德问题,是一种很肤浅的历史观。

    博罗这么一说,最后的结论自然也就很明显了,除了投降胡国,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不过,博罗的话,其实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他们这样的人,会这样诅咒子国政权灭亡,也是有原因的。

    子国分利不均,博罗、氓过,他们都是丰州的土著人,在政治中,都是处于边缘化,次要化的人。

    他们对这个政权不满,所以在胡国打过来之际,在他们还有余力抵抗之际,他们也立刻选择投降。

    虽然,明竹早就已经发现了他们思想不对劲,并且明竹也在丰州人当中以他的选择标准寻找一些可用的人,首先,要忠于子国,然后要克己奉公,最后是,这些人,确实得拥有这些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