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为将来

    释厄录第四十七章为将来永乐十年冬天,十一月初九。

    是日也,天朗气清,冰雪消融殆尽。

    工部左侍郎李春上报永乐皇帝,聚宝山大报恩寺已经竣工,洒扫整齐,水陆法场渐开,我皇可于两日后,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一日,临寺祭礼。

    永乐皇帝于龙椅上静默片刻,不发一语,挥袖退朝,群臣皆不知所措。

    散了朝会,武英殿内空空荡荡,朱棣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不定,罕见的露出羞愧和自责,郑和静静的站在御案侧,至于其他的小太监,早就受到郑和的示意,躲在宫殿外远远的,不听、不看、不想,就当作自己是个聋哑痴呆之人。

    让皇帝烦心的事情不多,永乐帝身居皇位,只在乎三件大事:一文治,二武功,三传承。

    《永乐大典》已经著成,文治一道,自己应该也算是千古以来首屈一指的君王。

    三次御驾亲征,把元朝余孽压制在远远的大漠和草原深处,自己还能骑的动马,还可以再次出征,早晚把他们剿灭,武功一途,古来帝王能和自己想比的,除了秦皇汉武,应该也没有他人。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皇位传承了。

    汉王长的最像朕,朕也看好汉王,可汉王这十年没有长进,除了舞刀弄枪,还学了一肚子阴谋诡计,完全没有考虑过国计民生,而且他所作所为的背后隐约还有仙宗的手笔,真是不孝。

    太子也很好,温和宽仁,做开拓之君难,但做一名合格的守成之主是绰绰有余,但是他太温和了,没有自己给他铺好大路,要想坐稳皇位,难。

    而且最终要的是,他身体很差了,或许,活不过自己。

    前几天铁家的那个女儿和自己女儿胭脂联合劫走了太子关在玉漱宫另外一个冰窖里后,姚广孝趁着太子晕厥,亲手号脉了良久,才告诉自己的。

    想到自己这十年,连年征战,诺大的一个国家,太子身负监国之职,半刻不敢懈怠,朱棣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到,

    “太子心脉断续,五脏枯竭,若是好好修养,或可再活七八年,要是再日夜煎熬,只有两三年的光景。这是姚广孝那秃驴的原话,三保,你说朕要怎么办?”

    郑和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知道皇帝心中烦恼,这几天也在思考此事,略微思量后,低声回到,

    “若论医术,师傅大约是当世第一人,他所说必然不假,太子根基耗损剧烈,已经不是普通的药石可以延续,即使强行以内功梳理筋脉去除弊端,也只是治标,难以挽回本源。”

    朱棣越听面色越黑,阴沉着脸,冷声骂到,

    “这些没能耐的太医,平常的时候都说太子身体正常,只是稍有虚弱,他妈的,老子要砍了他们的脑袋!一群庸医。”

    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日夜的损耗,此事太医有过,不过也是皇帝龙威过盛,太医担忧罪则不敢多言,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汉王威逼太医。

    郑和思虑百转,但不好言名,轻声劝慰到,

    “皇上,师傅虽擅长医道,但事务繁忙,金陵城的安危,隐卫中事,还有朝中大事,让他不能分神,臣认为,可以找一个医术高绝之人,专门为太子调养身体,待得太子身体根基稍稍修复,或许会有转机。”

    朱棣嗤笑道,

    “朕看那老秃驴除了借着念经的由头睡觉,根本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每天上朝基本见不到人影,见到了也是低头念经。要是寻常的臣子,朕早就砍了他!”

    既然没砍,那自然是不寻常的臣子,发了一通闷气,心中忧虑稍稍缓解,朱棣想到什么,不禁问到,

    “三保,你说的医术高绝之人,当世除了那老秃驴,还会有谁?”

    郑和低头一笑,心中暗到不好意思了钟离兄,才轻声说到,

    “内江湖中,论医术,有两人可与师傅并驾齐驱,辽东鬼医一脉和云隐宗一脉,据传辽东鬼医当代传人已亡,那我们可以找的就只有云隐宗一脉的传人了。”

    揉了揉太阳穴,朱棣不耐烦的催促到,

    “有话能直说吗?三保,朕发现自从当了皇帝,你们有什么主意总是要绕着弯子说来说去的,一个人名,都能先来五百字的长篇大论,这要是在阵前,你这脑袋不知道掉了多少次了。”

    看来皇上是气急头晕了,忘了云隐宗一脉如今也只有一个传人了,郑和躬身请罪,

    “回禀皇上,前左统领羊玄墨身死南疆,云隐宗一脉,如今只有一个传人,鐡凝眉。”

    “哈哈哈。”

    朱棣回过味来,不禁仰天大笑,原来如此,让铁铉的女儿去帮治疗自己的儿子,难怪能让三保说话遮遮掩掩的。

    起身在武英殿内走了两圈,朱棣回身对跟在身后的郑和问道,

    “钟离先生想让铁铉的小女儿将来接管隐卫,三保你想让铁铉的大女儿来治疗朕的太子,大明将来的皇帝陛下,你们两个的眼光朕是相信的,钟离先生或许有一些私心,三保你肯定是没有的,但是朕不明白,这世间年轻俊才很多,为什么你们偏偏要选她们两个?”

    郑和端正面色,躬身施礼,郑重的说到,

    “靖难之战,若说最为凶险的,就是在济南府,我大军被拖在济南府半年,还要时时皆备上一代隐卫中人刺杀皇帝,那是臣还未能突破至君临境,师傅不能离开皇上,而内江湖其他门派都作壁上观,眼看我大军局势陷入危难境地,钟离兄至,拖住铁铉大军,陛下得以带领我们从容逼临京师。”

    短短几句话,把当世靖难大军在济南府的危局描绘的一清二楚,朱棣也眯起眼睛,遥望着武英殿外的万里晴空。

    他记得很清楚,济南城三月不下,靖难大军内乱频频升,若不是姚广孝和郑和再加上几位大将一直都在支持自己,朱棣都有了逃窜山林或者负荆请罪的念头,直到那一身白衣,长剑如龙的钟离先生于九天之上现身,一步一惊雷,军心隧定,天下即定。

    “危机时刻,内江湖新一代顶尖之人从天而降协助陛下,臣那是就觉得,天下大势,已尽在吾皇,建文败亡,也就朝夕之间。”

    朱棣被称赞的心中舒坦,拍了拍郑和的肩膀,示意他继续。郑和从过往中回过神来,想到太子殿下,又想到了铁凌霜和鐡凝眉,摇头笑道,

    “内江湖四大门派,齐云山已经有衰落之相,龙虎山新一代的弟子,还在闭关清修,没有出山,武当山一脉,最出色的两个弟子就在金陵,大哥张大山是隐卫天卫玄武,弟弟张小山护卫太子,青城山新一代的传人中铁凌霜当属第一,虽然她可能不太情愿。”

    说到了这里,郑和不禁摇头叹气,看来传承两千多年的四大门派,不久后的将来,也要有新一番的气象了。

    “这些人,无论是谁,直接间接,都多多少少和铁凌霜有过瓜葛,朝中大势自然由陛下思虑,臣觉得,未来二十年,内外江湖中的大势,可引领新一代的人,就是她。”

    见皇帝皱起眉头,郑和心领神会,笑着说道,

    “她性子不适合。所以,我更看好她的姐姐,鐡凝眉。”

    郑和不再说话,朱棣也不追问,在大殿内慢慢的散着步,思索着郑和说的话。

    朱棣看过鐡凝眉的卷宗,也见过鐡凝眉一面,并且给了她一块金牌,可以见朱允炆一次。

    以皇帝的眼光,自然可以看的出来,此女性子平淡偏冷,行事有规有矩,也出奇的没有像铁凌霜一样,见到自己恨不得拎刀就砍。

    不砍,不代表不想砍。

    铁铉之死,是自己下的命令,就在北镇抚司牢狱中,看着纪纲的手下下手,一片片的将血肉从他身上割下来,油炸火烤,然后看着他变成昂然不倒的骨架,然后挫骨扬灰。

    朱棣不觉得此仇有消解之日,但是他并不后悔,因为大位初定,自己是用擅长使用的刀,来告诫和威胁那些依然躲在脚落里的顽抗之徒,不从,即死。

    朱棣也不畏惧,不仅是姚广孝这个不合常理的人在,安全无需担忧,还因为朱棣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若是有绝佳的机会拎刀砍向自己,铁凌霜应该不会迟疑,鐡凝眉会思虑天下,迟疑不定。

    但是若是有机会砍了自己的后人,铁凌霜不会,从汉王和太子的遭遇中就可以看出来,那鐡凝眉就更加不会了。

    说起来,这个还要多谢铁铉这个从小长到大的儒家弟子对女儿的教导,若是换作其他江湖中人,才不会遵巡这样的准则。

    也就是说,这一代自己所作的事情,所有在他们眼中可以称得上的罪恶,或许会随着自己某一天死亡烟消云散,如果是这样,朱棣自然会放心的采纳郑和的意见。

    但是。

    未来有无限可能。

    谁也不能保证,她们两个,或者和他们类似的人,只是把仇恨藏在心中用世间道德告诫自己以天下为重的人,在未来某一天,暴起杀人,若是她们突破了君临境,那挥一挥手,皇城可能就没了。

    所以,对于她们,朱棣不能给与百分百的信任。

    当一家的传续可以影响一国兴衰,讲究道德人品是不合理的,朱棣需要的是一个能百分百信任,又能压制并引导新一代大明内外江湖的人。

    这个人,是谁呢?

    欸?不对。

    朱棣转身扫了眼郑和,看他面色光润气息悠远,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正是能活的时候,钟离先生也是风神俊朗,不像是再过几年就会死掉的人,要说姚广孝那个老妖怪,不过也才六十多岁,听说他修为很高,那怎么说也能再活个几十年。

    朱棣奇怪的问到,

    “怎么今天说着说着,都讨论下一代传承的事情去了,三保,你和钟离先生都还年轻,那老和尚长生不老朕都不怀疑,难道将来三四十年的天下,由你们来带领隐卫,守卫大明不行吗?都懒了?都想逍遥天下?”

    郑和静谧了一瞬,轻声说到,

    “师傅的猜测,大约再过几天,就能从方一航身上得到验证,如果是真的,或许会有种存在,即使天下所有君临境的高手联手,也不会是对手,而且这种人,只可能是敌人。”

    见朱棣默认不语,郑和面色平静的说到,

    “皇上,我们只是在找传承自己道理的人,为将来,没有我们的天下,做好准备。”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