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0.第一百六十章 他们是清白的

    “多好都没用,哪个女人要是嫁过去,那是一辈子做牛做马,累死才算完!”</p>

    说话的妇女掌握别人不知道的消息,见这么多人都瞅着自个,心里得意极了,不紧不慢的清咳了声,缓缓道。</p>

    ..........</p>

    “我和凌国江还是一个屯的,他年轻的时候媒婆能踏破门槛。能做木活,人又高大威猛,不喝酒不抽旱烟。</p>

    干起活来麻利轻松,哪个女人不想嫁给这样的男人,别说是我们那个屯,其他屯的都上门为闺女说亲。</p>

    凌国江多好的小伙,也说了一门不错的亲事,都是规规矩矩的庄稼人。</p>

    才处了小半年,女方亲爸得了病,一生都得吃药。</p>

    女方找上凌国江,想提前预支彩礼救父。</p>

    聪明人此时就该谢天谢地还没结婚,不用在无底洞里投钱,饶是十几岁的小孩都知道不能娶家里有病人的媳妇。</p>

    多少人劝凌国江把婚事退了,彩礼钱完全可以再娶一个。</p>

    可凌国江还是义无反顾的履行的承诺,把全部身家都给了女方,把人娶进了门。</p>

    “那女人福薄,嫁到凌家,生了女儿后身体一直好不利索....为了给她治病,凌国江把几年攒下的家底花个精光,本来是屯里富裕人家,被拖累得一穷二白。</p>

    当初还上我家借过钱,说是要带媳妇到大城市看病,后来还真去了,回来时捧着骨灰盒,凌国江瘦得脱相。</p>

    几年后才听说他媳妇得的治不好的重病,为了凑治疗费,凌国江在外头当黑苦力,天天不吃饭,还要挣钱,亏得他身体底子好。”</p>

    几个女人都一声叹息,这么有情有义的男人,可惜了。</p>

    “给媳妇治病的钱都足够再娶两个黄花大闺女,结果人去世家里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把骨头烧成灰,多造孽的事!”</p>

    蒋秀芬问:“那现在呢?”</p>

    妇女叹气,“现在一个男人养着四个老人,头些年倒是有人想帮忙说亲,女方一听家里四个老人就焉了,也有愿意嫁过去,但是要分家,让四个老人单独过。”</p>

    蒋秀芬连忙说:“那翠姗可不能嫁过去,那不就四个女儿了?再说嫁过去还得供养别人家的爸妈,还得给姓凌的还债。</p>

    那钱是治前妻的费用,又不是花在翠姗身上,凭什么让她还....而且说句不好听的,那可是地主,成分多不好,小孩都遭人埋汰。”</p>

    苏玉春忙接口:“这事八字都没一撇,你们怎么都关心上了?我大姐和凌国江真没什么。”</p>

    “没什么最好。”蒋秀芬善意提醒,“要不然嫁过去就得吃苦受穷一辈子!”</p>

    晚上,等大姐哄睡了三个小孩,苏玉春才问起早上的事。</p>

    姐妹间之间说开总比被外人问好。</p>

    苏翠姗膻红了脸,怪不好意思的和妹妹说那天的事。</p>

    那天苏玉春进城不在家,她又忙着去其他屯处理扫盲课的事。</p>

    扫盲课轮流在三个屯办,当天是秋收前最后一节扫盲课。</p>

    大伙正在商量秋收后什么时候重开扫盲课。</p>

    眼看着天色黑了,屯里的干部要找本地老乡,安排地方给其他干部干事过夜。</p>

    苏玉春心里挂念着三个小孩,说什么都得回去,刚出了办公室的屋子就打碎了煤油灯。</p>

    凌国江学习刻苦,是扫盲班里最后一个走的学员,锁门时听见了动静,举高了煤油灯寻声而去。</p>

    苏翠姗满手都是煤油,正在捡地上破碎的灯罩。</p>

    “煤油灯手上的铁丝没扣牢,我拎着时候断了,这还是借村委会的。”</p>

    地上的就是个简易的煤油灯,用墨水瓶装了煤油,放了根灯芯,加了个玻璃灯罩。</p>

    凌国江帮忙捡好了渣,两人到雪地里擦手蹭掉煤油,这一耽搁时间更晚,四周早不见人影。</p>

    这屯两人都没来过,凌国江执意要送苏翠姗回去。</p>

    当夜还起了雾,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两人走在白茫茫的陌生地里,越走越迷糊,不知是离家近还是更远。</p>

    “你顺着原路回去吧,我找个草垛子睡,等雾气散了再走。”</p>

    凌国江摇头,吃力举高煤油灯找路,可毕竟煤油灯亮度有限,在雾气中看得不清楚、</p>

    苏翠姗忽然摸上了一节断树杆,“这地方我晓得,今天来时瞧见了,过了这沟可以抄着近路回家。”</p>

    她伸脚往外探,两手扶着树干腰身,撅着屁股往下摸索,结果雾气天土地湿滑,她没留神就摔了跤,掉到了沟底。</p>

    沟底虽然不深,但苏翠姗还是被石头嗝得浑身痛。</p>

    凌国江忙跳下沟扶她起来。</p>

    “别冒失,这么黑的天碰哪了都不好。”</p>

    苏翠姗担心家里的小孩,跳下时是胆子肥,现在才有些后怕。</p>

    可一想到家里小孩还在等待,她必须要赶回,苏翠姗也顾不上脑门疼,胳膊酸,赶紧摸黑继续赶路。</p>

    凌国江提高煤油灯给她照明。</p>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雾气慢慢散了,倒是淅沥沥的下起了雨。</p>

    秋天的雨不大,但夹的风能冷到骨子里。</p>

    凌国江看到一个凸起的高包,走进一看果然是麦秆垛子。</p>

    他扒拉开麦草让苏翠姗进去躲一躲,自个站着淋雨。</p>

    苏翠姗划拉着身旁的草腾出空间,讪讪的让凌国江也进来躲雨。</p>

    虽然这事要是被人看到了,以后就是迎风臭三里,说也说不清,但也不能让人在外淋雨啊。</p>

    就这接连几件事,等到了村口确实已经半夜。</p>

    可两人清白干净,哪怕在同一个草垛里躲雨都是隔得远远的,相互之间没有歪心思。</p>

    苏玉春心想,大姐苦了小半辈子,以后要嫁人开启新生活,还是要专心养孩子她都支持,也就不再说这事,一切顺其自然。</p>

    因为秋收的事,有些耽误送刘语安和二黑去城上学。</p>

    刘语安已经自学完一年级课程,苏玉春相信孩子直接上二年级都能跟得上。</p>

    一大早,苏玉春带着二黑和刘语安去城里。</p>

    这年代实行的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的“十年制”中小学学制,只有小学才是义务教育阶段,得再十年后才有九年义务教育。</p>

    苏玉春带着孩子来到学校,一个院子里分出几间房,校门口贴着公告,让进了十月份后,家长用铁皮做个小火炉,装上几个碳给孩子带到教室里御寒,可见学校条件很一般。</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