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投机倒把

    苏玉春心里一咯噔。</p>

    从1948年开始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有12种面额,一张面值最大的高达五万,小一点的也有一万,五千,五百,两百</p>

    ..........</p>

    这句话点醒了她!</p>

    之前只记着捡古董的漏,却忘了最大的漏——人民币。</p>

    如果没记错的话,后世她穿越前,第一套人民币全版价值超过了700万!这还是明面上的价格,私下流通渠道早就超了一千万。</p>

    因为第一套人民币纸质粗糙,票面容易破损,而且只流通了四年,百天之内就收回当初发行的98%</p>

    她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当实习律师那会处理过相关案件,两兄弟为了一张壹万圆“骆驼队” 闹上了法庭,甚至上了电视。</p>

    后来听闻那一张壹万圆“骆驼队”拍卖价28万。</p>

    短短两年后,一万元骆驼队市价已经超过40万,所以哪怕她手上只有两张第一套人民币一万面值的,几乎不用成本轻松80万到手。</p>

    更别说在后世几乎绝迹的第一套人民币中的五万面值。</p>

    苏玉春深呼吸了几次,就怕太激动。</p>

    “春儿,这事是不是特别难办?要不把大伙召集起来问问?”</p>

    夏阿姨看苏玉春一会皱眉一会深呼吸,就怕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毕竟她成分不好,担心是哪连累了苏玉春的朋友。</p>

    “夏阿姨,您别瞎想,这件事和您没关系,要再有人为那件事来,就说不知道。”</p>

    苏玉春在院里坐了会才离开,去了朱斌冒两口子家。</p>

    “春儿,上哪要的这么漂亮的自行车...老头子..你快出来看看。”</p>

    朱大娘开门后,看见苏玉春的新自行车后惊讶极了。</p>

    别说骑,她还没摸过呢,借着苏玉春的光摸了摸带着温度的把手,舒心的笑了。</p>

    “大娘,稍后您坐后座,带您去兜风。”</p>

    “好好好,我也赶一回时髦。”</p>

    两人有说有笑的进屋,朱大爷已经倒好了水,背着手溜达到院子里看自行车,道:“是个好东西,祖上清朝末年时也有一辆。</p>

    当时还是和洋鬼子买的,听说黄帝宫里也有一辆,那时一辆自行车可是贡品...”</p>

    朱大娘笑说:“行了,都是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也就在家里唠叨唠叨就行。”</p>

    苏玉春解渴后笑着插话,“我喜欢听,之后有时间还要专门来听。”</p>

    她从背篓里拿出从黑市上买的布料,请朱大娘做一整套夏日穿的单衣单裤。</p>

    打从知道朱大娘手艺不比裁缝店差后,苏玉春就把活计交给她做,拿粮食付账。</p>

    朱大娘用手量了量布,心里已经有了计划,问:</p>

    “那就做个小翻领,用玻璃纽扣?”</p>

    “行!”</p>

    朱大娘就爱缝纫,起身就要去供销社。</p>

    因为苏翠姗急着用,苏玉春就没有阻止,掏出五毛前递过去。</p>

    五毛钱俗称‘纺织工人’现在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也是流通最久的币种,她现在心里眼里全是这些人民币的价值。</p>

    听说....后世第三套人民币也很值钱。</p>

    苏玉春从背篓里掏出些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还有早就准备好的两斤黄面,一些苞米。</p>

    从朱家出来后,苏玉春直奔二姐苏宝花的家,请两人下馆子。</p>

    即便是住在城里,而且五分钱就能下饭馆,但苏宝花一家也很少下馆子,毕竟粮票紧俏,光有钱还不行。</p>

    苏宝花已经快生了,妇幼院的医生劝她可以适当走动,有利于自然分娩。</p>

    毕竟是头胎,短短的一段路,苏玉春和宋天明恨不得把苏宝花圈起来,就怕地上有坑颠着,有行人撞着!</p>

    苏宝花反而大大咧咧的,她现在胃口好得很,邻居都说酸儿辣女,肚皮尖尖是生大胖小子的征兆。</p>

    三人溜达着看国营饭店挂着的幌。</p>

    只要看这幌就知道店家卖的事什么,只有一个幌的,那只有热炒菜,不卖冷盘。</p>

    左右两个幌的饭店就是普通的小饭馆,挂上四个幌,档次和价钱都会更贵一些,还有八个幌的,但城里没有,得到省里才能看见。</p>

    敢挂八个幌的饭店,等于是向顾客宣告厨师什么都会做,在后世堪称五星级饭店。</p>

    出了看幌的个数,几人还幌的样式。</p>

    如果挂白色塑料花,就证明里面有花卷馒头之类的食物,放上圆盘就是有包子,幌有穗子的,就是有面条。</p>

    三人坐在两个幌的小饭馆内有说有笑。</p>

    苏宝花想吃大肉水饺和锅贴,三人又点了些其他的菜,交了钱拿着带数字的号码牌准备叫好。</p>

    趁着等菜的空隙,苏玉春询问宋天明认不认识本地看守所的人,想让他打听董钦的情况,毕竟是公家的人,周围人机关系里指不定就有看守所的。</p>

    宋天明眉毛一扬,“小事,单位老秦的儿子就是看守所的,还就住在这附近,我现在就去问。”</p>

    “别别别,先吃饭。”苏玉春忙将人拉住。</p>

    苏宝花笑着说:“老秦就住这条街,他回来时菜都不一定上齐全。”</p>

    两姐妹边聊天边等宋天明,知道大姐以后就是妇女主任,苏宝花很高兴,虽然她现在不能回家,但始终牵挂着姐妹。</p>

    “正好你姐夫单位发了支‘永生钢笔’大姐一定用得着,她现在也是妇女主任,横竖都得写写画画,本子也带些回去,都是单位发的。”</p>

    两人正说着话,旁边忽的站着一人。</p>

    “同志,你好。”</p>

    两姐妹回头,打量着面前的国字脸男人。</p>

    “同志,刚才看见你拿全国粮票付账,还有没有,和大哥换换。”国字脸男人挺起胸膛,“我是宣传部的干事。”</p>

    “别说你是干事,就是局长来我们也不换啊。”苏宝花就是吃公家饭的,一听有人要糊弄妹妹不乐意了,冷笑道:“这么大的人还想骗小姑娘的粮票,不嫌害臊?”</p>

    “你这女同志怎么说话的,我是因为要出差,又看这小姑娘手上有....”</p>

    “真当我不懂?”苏宝花无情戳穿,“你要出差,单位肯定给开证明,出差几天就给兑几天的出差粮票,就是想捡便宜,也得看对象来欺负。”</p>

    国字脸男人本来是看两个小姑娘年纪不大,就想来换个全国粮票,碰了钉子后也不好意思在强求,灰溜溜的回到自己位置去。</p>

    宋天明刚好回来,苏宝花把这事说了,夫妻两对那个男人一阵白眼。</p>

    粮票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用,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用,价值比地方粮票高多了,也是黑市上十分紧俏的东西。</p>

    “姐夫,你那熟人的儿子咋说?”</p>

    宋天明喝了口水润润嗓子,“那个叫董钦犯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投机倒把罪。”</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