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94章 黄河决堤(四更)

    大唐天佑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唐军在李嗣源的率领下攻占郓州。

    六月底,梁将王彦章率领本部残兵及泰宁军队共三万人进攻郓州,但被唐军击败,上万人战死,余部退守中都。

    这个时候,李嗣源已经得到了左羽林军、左神威军的增援,加上平南都督府的兵马。

    李嗣源便建议趁机向西,攻入开封城,灭亡伪梁。

    李柷思考再三,同意了李嗣源的建议,并把新组建的左神武军调其指挥。

    考虑到符存审也在集结镇东都督府的军队准备夺回虢州,李柷便让左神策军南下,增援符存审。

    同时也给镇南都督府下令,让其做好渡河的准备。

    此时虽然不是灭亡伪梁的最佳时机,但也算是好机会,没有外援的伪梁已经无力抵抗,所以李柷就同意了。

    三路灭梁,他自认为伪梁无法抵挡。

    志得意满的李嗣源也雄心壮志,可对于如何西进,军中也有不同的主意。

    阎宝和石君立认为应该攻打中都,避开段凝部,然后沿着济水南岸杀向开封。在他们看来,王彦章部实力偏弱,手中部队遭遇两次惨败,士气大跌,比较容易攻下。

    李从珂以及一部分平南都督府的将领认为段凝部更弱,毕竟之前段凝五万大军都能被刘知俊两万大军击败,可见段凝部更弱。而从南边进攻,很有可能遭遇朱汉宾和王彦章的抵抗;从北岸进攻还可以策应刘知俊的大军南下。

    李嗣源思虑再三选择了从济水北岸进攻,而且他亲自率领三万平南军、左神威军和左神武军一共八万军队西进。阎宝率领左羽林军攻打中都的王彦章,吸引梁军的注意力。

    符存审在西边也在磨刀霍霍,若是让他先攻入开封,自己可就真的脸上无光,所以李嗣源也有些心机。

    唐军开启灭梁之战,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开封。

    同时契丹战败的消息也在开封传的沸沸扬扬,什么契丹折损二十万大军的消息满天飞,就连开封城内的人都不知道这些消息是真是假。

    不管怎么说,因为唐军大举来袭,开封上下都慌了。

    诸位爱卿,现在怎么办?契丹也败了,我们已经没有了外援,戴思远在杨刘战败,王彦章也退守中都,现在二十万唐军大举杀来,哪位爱卿有退敌之策?

    开封,伪梁皇宫里,一脸愁容的朱友贞无精打采地看着堂下的一众大臣,多希望有人给他出个不错的主意。

    众臣听闻都闭口不言,就连赵岩此时都沉默不语,如今情形,谁有破敌良策?

    契丹人也太不中用了,三十万大军,就这么败了。

    亏之前契丹人吹的那么凶,没想到还真是吹的,让人失望透顶。

    这时作为宰相之一的郑珏出来献策,陛下,臣有一计,可以携带玉玺前往唐军大营诈降,再寻机解救国难。

    这玉玺自然不是传国玉玺,那都被李柷带到太原去了,伪梁的玉玺是仿照传国玉玺刻的。

    朱友贞听闻有些迟疑,事到如今,朕不是舍不得玉玺,只是爱卿这计策能成功吗?

    郑珏俯首良久,犹豫了半天回道,恐怕不行。

    左右朝臣们听闻皆哂笑不已,郑珏也有些尴尬,只能悻悻然退了回去。

    其实他是想带着玉玺去投降的,现在开封城内的官员都在想办法寻找后路:能投降李唐的,自然想办法在李唐那里找人;不可能投降李唐的,也都在寻找其他退路。

    郑珏想着带着玉玺投降,肯定能得到优待。

    自己也没做什么太过伤天害理的事,不过就是投靠了朱温,没有参与谋害李唐皇室的事,想来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甚至被启用。

    谁想朱友贞不给他机会。

    这个时候,赵岩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唐军号称二十万,恐怕实际人数不足十万,我们只需要挡住他们,还是有些机会的。

    可现在朝廷哪里还有军队可以调动?洛阳那边,唐军也在攻打虢州,无兵可调了已经,总不能把开封这两三万人调去吧?朱友贞无奈道。

    之前的反击,把洛阳和开封周边的军队几乎抽调一空。

    赵岩思索了一会儿回道,陛下,现在山南东道、武宁镇、宋州等地都还有军队,召集这些藩镇勤王,还是能调动十万大军。

    朱友贞见其他人并无更好的办法,只能同意赵岩的意见。

    散朝之后,郑珏则是急匆匆地寻找李琪去了,同时还有多名大臣也是如此。

    这些人想干什么,也不难猜,李琪的胞兄就在李唐担任礼部尚书,这兄弟二人肯定有联系的,若是能通过李琪在李唐那边搭上话,这不就有出路了吗?

    而其他朝臣也都私下议论纷纷,更有人脚步很快,也不知道是去忙什么。

    。。。。。。

    大唐天佑十二年七月初十,伪梁宣义军节度使治下滑州。

    唐军号称二十万浩浩荡荡杀来,宣义军首当其冲。

    在得知戴思远被俘、王彦章战败后,本已出发增援的段凝直接率军撤回了滑州。

    如今滑州只剩下三万军队,面对号称二十万的唐军,实力悬殊很大。即便是唐军没有二十万,那也不是段凝部可以力敌的。

    可这种情况下,段凝却丝毫不着急。

    其实对于这个场面,他他早已有应对之策,从他担任宣义军节度使开始。

    启禀节帅,斥候来报,唐军前锋昨日就已经离开东阿县,今日便可抵达濮州境内。这时,有亲信前来汇报。

    濮州的军队可否撤出?段凝询问道。

    回节帅,濮州军队昨日便已撤回,今夜应该可以抵达滑州。节帅,军队虽说撤回,可濮州境内的百姓怎么办?亲信有些迟疑。

    作为段凝的亲信,他自然知道段凝要干什么。想到濮州境内那十余万百姓,他有些不忍。

    段凝冷冷的看向亲信,撤走军队没什么,可撤走百姓,唐军的斥候必定会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梁江山永固,付出点代价没什么。

    传令下去,今夜子时,准时凿开黄河大堤。

    亲信神色一凝,恭敬回道,属下遵命。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