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淡淡一笑,不知道回到江淮,齐国公得知自己有了郡王的宗室义子,会是什么反应?
李昪的脸色有些难看,这的确是他该担心的,这就不用徐国公费心了。本王自会向齐国公解释,这是圣上下旨,本王岂敢抗旨?
见这位新封的江宁郡王还死鸭子嘴硬,朱瑾也没继续开玩笑的意思了,江宁郡王,朱某也不跟你开玩笑了,结盟吧。否则回到江淮,你那位便宜岳父不会放过我们的。
别以为你只是获封郡王,但你跟齐国公的父子之情已经被圣上断了。你知道你那位义父的性格,奸诈多疑,你猜他会不会除去你,好给徐知训让路。
李昪抬头看向朱瑾,沉声道,徐国公打算怎么结盟?
朱瑾有些意外,没想到对方答应地这么快,自然是遵从圣旨,协助吴王治理好江淮地区。
回到扬州,齐国公的注意力主要在朱某身上,江宁郡王可以趁机发展实力,这样我们才能相互帮助。
作为见面礼,朝廷给的两千匹战马,朱某匀你五百。
如何?
若是没有圣上的册封和拉拢,朱瑾自然会如实把这两千匹战马给徐温,但现在他不想了。
李昪思考了一会儿,看向朱瑾,点头道,本王答应了。
江宁郡王倒是爽快,他日必成大事。朱瑾惊讶地看向对方,不禁夸赞道。
初步达成结盟后,两人在马车里便不再说话,他们都需要时间去消化今天的一切。好在这次的使团都是二人的亲信,消息倒是能暂时瞒住。
本来李昪的作用是监视朱瑾,恐怕徐温也没想到这二人会达成结盟。
他们结盟,自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被迫。
朱瑾没说错,等他们二人回去,掌握杨吴军政大权的徐温会坐视他们去夺取其手中权力?
打压都是轻的,甚至会直接除去他们。他们二人若是不报团,只会被徐温各个击破。
虽说徐温掌握了杨吴军政大权,但二人并不是没有机会。杨氏一族对徐温不满的很多,而且二人都有自己的亲信,以前没有想法,自然不会跟徐温作对,但如今却不同了。
不仅仅是二人在消化今日朝会的内容,朝臣们也都震惊不已,
显然他们对朝廷多出两个国公、一个郡王有些始料未及,什么时候这两种爵位成为烂大街的爵位了?
或许是李柷觉得封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李昪为郡王,对不起真的是同族的李詹,于是在一天后便任命李詹为琼王府司马,加封襄邑郡公。
李昪是送出去恶心杨吴的,对方能不能活到天下统一都不一定,李柷自然舍得封其为郡王;李詹则不同,李柷是真想把这位隔了不知多少辈的同族培养起来,自然不会一步到位,让其担任郡王。
先让对方好好辅佐琼王,想要恢复其祖上襄邑郡王的爵位,慢慢努力吧。
要知道在唐朝,郡公是不能世袭的。
若是郡公的儿子没本事,可能等郡王死了,其继承人就降为县公。若是后辈无能,几代后,爵位基本就没了,不管是不是宗室出身,都这样。
郡公往上是国公,国公在大唐立国之初,是可以世袭罔替,继承人可以继承国公的爵位,只是后面几代人都无功劳的情况下,就开始降爵。
这是前期,到最近百十年,宗室出身的国公及以下爵位以及非宗室的郡王及以下爵位,都是降爵承袭,除继承人外,其他子嗣都无爵位。
若是宗室出身的郡王、亲王又不同。
嫡亲王,也就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儿子这些封的亲王,其子嗣中的继承人可以继承亲王,但继承的亲王就变成了嗣亲王,嫡亲王的其他儿子可以承袭郡公,有功劳的可以封郡王或者国公。
反正是除了继承嗣亲王的那一脉只要有人,都可以是嗣亲王,其他的嘛一般都会降爵。
但有一点,郡王的儿子是可以封郡王,前提是有大功劳的情况下。
意味着,若是李詹能拼一把、努努力,获封郡王后,他的子嗣即便不中用,也可以多延续几代;若是有能力者,还是能重新恢复郡王爵位的。
因为李詹并无大的功劳,祖上实爵最高者(死后追封不算),也不过是郡王,所以李柷不可能直接封他为郡王。
李昪不同,若他真的建王李恪之后,是可以承袭建王的。
关键李柷也不清楚李昪的宗室身份是不是真的,自然不会直接封建王,而是封为郡王。
杨吴使团两人受封的事在元日前,一直是京中官员们的饭后谈资,直到元日这一天到来。
虽说冬至日和元日都会召开大朝会,京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需要参加。当然这只是文官是必须参加,武将这边并没有这么做,若是九品以上的将官都来参加大朝会,军队出事怎么办?
元日大朝会比冬至日大朝会要热闹些,因为出席冬至日大朝会的官员都会出席元日大朝会,但后者还多了各道、各都督府、各都护府、各府、各州、各番邦的使者这里加起来有上百人之多。
加上太原城内九品及以上官员,差不多近千人。
这么多人,晋阳宫的正殿可装不下,就算是宣政殿或者太极殿也坐不下上千人,所以大部分人都在殿外按顺序站着,只有职位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进入殿内。
李昪因为刚刚获封郡王,所以也是有资格进殿的。
当然,所有官员都是能见到皇帝的,只是顺序不同。而且有那么一批人是不用动的,一直在殿内坐着,其他人嘛,那见一眼就退出去吧。
因为见的人够多,又要按照批次来,所以元日大朝会一般都会开很久。
提前几日,礼部这边便把一众官员觐见的顺序给了要参加元日大朝会的官员,在觐见这天,会有内侍省的官员和禁军负责维持秩序,并配合礼部的官员。
李昪和朱瑾二人联袂而来的时候,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但是主动上前打招呼的却是没人。很简单,你二人都不在朝廷,而是在杨吴,巴结你们有用?
就连一些四五品的官员前来,都有人上去打招呼,李昪二人那里却十分冷清。
朱瑾瞥了一眼这些人,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倒也没多失望,反倒是新近获封郡王的李昪有些失落。
好歹也是一个郡王,没想到都没人过来搭理自己,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
江宁郡王,你若是觉得落差太差,等会儿可以在圣上面前求求情,说不定圣上就把你留在太原了。朱瑾开着玩笑道。
徐国公何必说本王,这种情况,你心里舒服?李昪没好气道。
呵呵!朱瑾笑着摇头,平白得了一个国公之位,高兴还来不及呢。
见对方不中招,李昪顿时觉得没有意思,便站在自己的位置等候。没一会儿,台阶下就传来阵阵喧闹声。
李昪有些惊讶,这种场合,怎么还有人喧闹?胆子这么大?
当他看过去,便见到一个身穿紫袍、腰佩美玉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对于那些官员的打招呼,年轻男子颇为不耐烦,反倒是其身边的紫袍中年手里拿着两块玉质的笏,还不忘回应那些官员的打招呼。
两个紫袍官员?后面那人是谁?怎么之前没见过?李昪不明白那个中年紫袍官员为何一脸的谄媚,护着前面那名年轻的紫袍少年。
能穿紫袍,好歹也是三品大员,不至于如此不堪才是!
朱瑾也有些皱眉,也有些看不懂这搭配。
那是琼王和琼王府司马李詹。李詹前两日刚刚册封为襄邑郡公,在这种场合是可以穿紫袍的。旁边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朱瑾二人一愣,回过头,才发现是兵部尚书郭崇韬。
原来是郭尚书!虽说朱瑾二人爵位比郭崇韬,但并没有不敬之意。
琼王是圣上胞弟,深受宫中太后和圣上喜爱,江宁郡王新封,作为宗室之人,最好是去打个招呼。不然,得罪了琼王,你们这爵位都有可能得而复失。郭崇韬淡淡说道,言语间对李昪这位江宁郡王和朱瑾这位徐国公并无一丝的尊敬,反倒是以上位者的姿态嘱咐二人。
朱瑾虽然心中不喜,但这种场合,只能拱手回道,谢郭尚书提醒。
等他刚说完,就察觉到身边一道人影飘过,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是李昪。
见李昪跑去的方向,郭崇韬也很惊讶,转而露出笑容,摸着下巴的胡子意味深长的说道,这个江宁郡王倒是有些意思。
可惜此人只是圣上用来搅乱杨吴局势的一枚棋子,能不能最终活下来,都还一说。
不仅是朱瑾察觉到一道人影飘过,本来在在各自位置上等候琼王经过打招呼的那些官员也察觉到一道人影快速飘过。
等他们反应过来,就看到一道高大的身影正躬身站在琼王面前,小王李昪,见过琼王殿下,见过襄邑郡公。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