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前线传来战报。弘农郡王已经攻下枣强,并斩杀沙陀大将、昭义节度使李嗣昭。”
“李嗣昭死了?”
“没想到弘农郡王能杀了李嗣昭。”
“圣上肯定很高兴。”
本来朱温还想继续派人去责备杨师厚,但没等责备的人出门,杨师厚大胜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一时间一众文武官员议论纷纷,打了二十来天的仗,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不过朱温的关注点却不是大胜,而是李嗣昭之死。
要知道此时太原朝廷里,朱温欲除之而后快的人中,除了李晔、李存勖、丁会和氏叔琮外,应该就是李嗣昭。李嗣昭节度昭义以来,让朱温接连受挫,换了数员大将,最后还是损兵折将离去。
即便是杨师厚没有攻下枣强,只要证实李嗣昭真的死了,他都可以饶过对方的过错。
“能确认吗?李嗣昭真的死了?”朱温连忙起身追问。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回陛下,能确认。”来人恭敬回道。
“李嗣昭的尸体在哪儿?怎么死的?”朱温可是深知李嗣昭的能力,无论是太原,还是潞州,都表明这位是一名擅于守城的大将。
杨师厚不仅破城,还斩杀了这位沙陀大将,无疑让朱温很好奇。
“回陛下,弘农郡王派出小股精锐从枣强的水门潜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城防,混战中射杀了敌将李嗣昭。只是沙陀骑兵拼死抢回尸体,然后逃遁,我们的骑兵并没有追上。”
此人的汇报跟真实情况有些出入,若是说意外射杀的,无疑杨师厚此番获胜,就是运气好,这不是杨师厚想要的结果。所以他稍稍改了改细节,反正最终结果是枣强城破、李嗣昭战死就行,他不信朱温还要去追究中间细节。
“哈哈哈!”
虽然李嗣昭尸体被抢走,但朱温听后,依然开怀大笑。
“不错,不错,此战能斩杀李嗣昭这位沙陀大将,乃大功一件!”
“恭喜陛下,枣强城破,并斩杀沙陀大将李嗣昭,朝廷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与幽州兵马一同夹击李存勖。只要击败李存勖,陛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一旁的罗周翰听到杨师厚攻破了枣强城,震惊不已,此时追究唐军劫掠魏博的事已经不可能的了。好在他头脑灵活,马上就趁机献言,免得朱温把刚才的事情记在心上。
“嗯嗯!”
朱温摸着胡须点了点头,“弘农郡王果然是朕之福将,必须重重赏赐。枣强虽破,但沙陀人还在蓧县据守,传令杨师厚,让其率军东进,与贺德伦一起夺下蓧县。”
“陛下圣明!”
这个时候,周围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了,都纷纷拍着马屁。
不过枣强一战,梁军实际上是惨胜,粮草损失不说,六万大军战死两万余人,加上伤者,约有三万多人。唐军这边实际上战死者不足一万,大多都是枣强城中的昭义军,而且作为主力的右神威军并没有伤筋动骨。
对于这个伤亡数字,朱温并不在乎。攻城一方本就死伤较多,这点损失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可朱温预想的两线大捷之事并没有出现,没等杨师厚的大军抵达蓧县,李从珂率领的骑兵夜袭了贺德伦所率梁军的大营,烧毁了贺德伦部几乎全部的粮草、辎重,然后从容离去。
贺德伦部士气大跌,正好才是幽州方面传来消息,随着营州宣布归顺大唐,整个幽州和横海两镇,只剩下幽州还在坚守,其他各州尽皆归顺大唐。
这两个消息传到朱温耳中,气得朱温大吐了几口鲜血,整个人就病倒了。
刘守光只剩下一个幽州,想要抗衡唐军已经不可能,因此梁军北上救援也就没有必要了。梁军将领都认为刘守光已经坚守不到大军抵达,而且沿途还要经过沧州、莫州等地,很有可能遭到唐军的拦截。
加上此时朱温病倒,梁军将领大多没有打下去的斗志,撤军是必然的。
天佑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朱温正式下令撤军。而此次北上,梁军除了攻陷枣强外,本身并无太大的战绩,反而折损了超过
。。。。。。。
“陛下,梁军下令退兵了!”
消息传到太原,无疑让很多人大松一口气。十几万梁军的撤退,无疑让朝廷压力大减,同时面对梁军和燕军,对于此时的朝廷来说压力很大。还好挺过来了,也算是苦尽甘来。
此战过后,朝廷声威更甚。
“朱温这就退兵了?他的军队也没死多少人吧?就因为贺德伦的粮草被烧了?”李柷有些疑惑。
“殿下,据悉,朱温得知幽州战局和蓧县战局后,气吐血了,然后就病倒了。他这一病倒,梁军不退也得退。”张承业解释道。
“气吐血?怎么没有直接气死,那伪梁短时间就没空来盯着朝廷了,就那几个皇子争夺皇位都得折腾一两年。”李柷觉得有些可惜。
此时的朱梁,主要就三个皇子势大。
博王朱友文虽非朱温亲子,但作为东都留守,受朱温信任;郢王朱友珪担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在禁军中有些实力;均王朱友贞虽说是嫡子,但年幼,而且军中根基不深,跟前二者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此时若是朱温暴毙,朱友文和朱友珪肯定会因为皇位打起来。
见圣上又在想一些不靠谱的事,张承业看了看周围,把闲杂人等屏退后,才低声说道,“陛下,李嗣昭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听到这个消息,李柷神色一振,顿时精神焕发。
“陛下,跟我们之前设想的有些区别,他是被杨师厚派的小股部队无意中射中头部,抢救无效而亡,遗体已经运到了邢州。”张承业解释道。
“这不正好吗?他这么一死,正好跟我们撇清关系。李存勖应该也快知道这个消息了吧?”看向东北方,李柷很好奇李存勖知道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