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红薯粉条

    在当地,村民们都会大量种植红薯,因为红薯容易种植,而且不需要怎么打理,只要插扦下去地里,浇点水施点肥就可以了。红薯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可以磨成浆晒成红薯粉,用来做丸子和其他食品。

    不过沈家去年吃了大半年的红薯和麦子,所以今年是种植了大量玉米和麦子,换着吃,才不会腻。

    沈小荷先取了两勺红薯粉,放入盆中,接着放少量凉水,将这些红薯粉完全融化,使它们变得细腻无颗粒。

    接着往里头倒入三勺的开水,快速搅拌,很快,这些雪白色的红薯粉浆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变得透明起来。

    这一过程,叫做“打糊”,目的是让红薯粉变得有黏性,一会儿在做粉的时候容易成形。

    接着,往打好糊的透明红薯浆里继续加入干的红薯粉,一边加粉,一边不断地搅拌。到最后的时候,这些红薯粉浆看上去就像是浓稠的米糊一样。

    “当当当当,浆终于弄好了,接着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沈小荷激动地说着。

    周老头子和刘氏,两位老人则默默地站在一旁不说话。至于周氏,心情不要太糟糕,她害怕沈小荷是在胡乱折腾。

    因为刚刚沈小荷在打糊做红薯粉浆的时候,周子平和大妮用砖头在院子里垒了个简单的小灶头,现在这灶里的柴火在熊熊燃烧,锅中的水沸腾了起来。

    而灶的右边,也已经按照沈小荷的要求,放了一小缸的凉井水。

    沈小荷把弄好的红薯粉浆搬到灶的左边,凤丫早已将千疮百孔像蜂窝一样的水瓢洗干净了。

    沈小荷先用勺子将粉浆倒入这水瓢里,几秒后,水瓢底部开始流出了一条条长长的粉浆。

    紧接着,沈小荷立刻双手拿着水瓢,置于锅的上方四十厘米高,并且不断地抖动着水瓢。

    那些从水瓢底部洞里流出来的红薯粉浆遇到开水,一下就变成了白色的“面条”,并迅速浮出水面。

    而沈小兰则用一双长长的筷子,将浮出水面的粉条夹出来,拨入那装满凉水的小水缸中。

    “哇,这红薯粉浆竟然成型了!”一旁看热闹的杨氏忍不住惊呼道。

    因为从头到尾,这制作过程都是沈小荷周子平,大妮二妮这几个小孩子自己完成。所以杨氏和周氏都是瞠目结舌,一脸不可思议。

    至于周老头子,更是直接放话,说如果她们准备加工粉条,那他可以在院内垒一口大锅。

    不过一刻多钟,这半盆子红薯粉浆便变成了透明滑溜溜的粉条。

    而周子平和大妮,这时候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沈小荷要把好好的水瓢给弄成马蜂窝一样,原来是为了让红薯粉浆变成粉条。

    过了凉水的红薯粉条变得十分劲道,不容易断。如果想吃新鲜的,可以直接拿去炒,拌,或者煮。如果吃不完,可以拿去竹杆上晒,做成干粉条,这些比较耐储存。下次要煮的时候,只需要提前拿水泡,便可以了。

    既然粉条做好了,那沈小荷自然必须来一碗粉条,给大家尝尝味道如何。

    盘子中加入酱油,盐巴,蒜末,辣椒粉,陈醋,芝麻,和少量白糖。

    锅中加油,把姜葱蒜八角等,全部放入里头煸香,而后将这些香料全部弄掉,取里头的油倒入刚刚放着调味料的盘中。几乎是一瞬间,这煸香的热油一倒入调味料中,立刻激发出一阵浓郁的香味。

    而后再次烧开水,将红薯粉条放入锅中煮熟。因为家里没有汤,所以沈小荷直接用酱油和少量盐巴和葱花,加一勺煮红薯粉条的水,做成了简单的汤。

    再把熟了的红薯粉装入汤中,最后淋上一勺先前做的调味料。筷子一搅,低配版的酸辣粉便做成了。

    大家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新奇的吃法,毕竟一直以来都是清汤寡面,最多加点肉什么的。想不到,现在又是加醋又是加辣椒粉,也太奇怪了吧。

    然而,看归看,待众人真正吃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打开了一扇新天地的大门。

    “不错,这红薯粉条好吃不腻,比面条强多了。”周老头说。

    “没错,不止这个粉条好吃,这个汤也开胃,太香了。”刘氏说道。

    “对呀,配上这辣椒粉,味道不要太美味。”沈小兰亦道。

    朱氏亦开起了玩笑:“这粉条拿出去绝对大卖,我现在都不想捣鼓那麦芽糖了。”

    除了需要喂奶的何氏外,所有人都哧溜哧溜地吃着这自家做的酸辣红薯粉。

    沈小荷边吃边说:“这酸辣粉若是加上花生米和香菜,或是酸豆角萝卜干什么,更加好吃。”

    吃完酸辣粉后,则由周氏杨氏和朱氏三个大人,带着大妮二妮,凤丫和沈小菊几人一起把剩下的红薯粉做成粉条。

    至于周子平和沈小荷,则用小桶装着部分红薯粉条去镇上。当然,一同去的还有沈小兰,因为之前她没怎么去过镇上,这一回要一道去逛一圈。

    “小荷,你看,以前我们每天忙着干活,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好了,连牛车都可以坐上了。”沈小兰高兴地说。

    “你放心,只要继续努力,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沈小荷郑重地说。

    不过是坐个牛车而已,有什么好激动,她以后要买牛车,甚至买马车,盖新房……

    来到镇上的清风酒馆,沈小荷直接打开了装着红薯粉条的小木桶。

    “小荷,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我从来没见过?”李掌柜好奇地问道。

    “叔,这是我刚做出来的粉条,性质和面条一样,但是冷了之后不容易糊,而且吃起来没那么腻,晒干之后可以储存很久。”沈小荷说道。聪明的她,并没有知会李掌柜这是由红薯做成的。

    “粉条?”李掌柜看着这粉条,晶莹剔透,看起来就不错。

    “叔,我可以借下你的厨房吗?今天做碗粉条给你尝尝,保证你吃了还想吃。”沈小荷笑嘻嘻地说。

    “行,我等着。”李掌柜豪爽地说。

    于是,沈小荷三人便直接拿着粉条去了酒馆的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