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刺客追命 商人逐利

    没过多久,福以山便带着一名女子从暗处走了出来。

    那女子正是之前刺杀世子的女刺客,河江城的香玲姑娘。

    太皇太后看到女子那张脸,不禁有了怒气。

    北凉人的长相,与中州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异域风情,确实可以让很多中州的男人为之倾心。

    可对于太皇太后,这样的一张脸只能让她想起自己死去的丈夫、儿子和那数十万的将士。

    血海深仇,全都是因为种族,血脉的差异。

    太皇太后冷冷说道:“跪下!”

    女子站在那里,没有丝毫要跪的意思。

    福以山开口说道:“这位是太皇太后,世子殿下的皇祖母。”

    “不得无礼!”

    女子冷笑一声,说道:“我是北凉人,但我对北凉没有任何感情。见到北凉的皇室,我尚且不认,更何况是你们中州的太皇太后呢?”

    “你觉得我会认吗?”

    “你觉得我应该跪吗?”

    “我是刺杀世子殿下的刺客,可不是什么使臣。”

    “反正都是会死,跪与不跪有会有什么不同吗?”

    福以山说道:“你既然已经认了世子殿下,为何不认太皇太后?”

    “我来告诉你。”

    “你害怕世子殿下,所以你才会向他屈服。别人对你越强硬,你就越会听从。”

    “相反的,别人对你以礼相待,你反而会有恃无恐!”

    “可能这些天来,你没受什么苦,真当我不敢动你了是吧?”

    福以山语气变得阴冷,女子从他的话中感觉到了杀意。

    女子张口:“我……”

    可她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福以山打断了。

    “你不用说话,因为你无话可说。”

    “我说的就是你真实的想法。”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并非不敢动你,而是世子殿下还没有决定要怎么处置你。”

    “在这之前,我没有权力杀你,但不代表,别人没有这个权力。”

    福以山说着,扭头看向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板着脸,看都不看女子一眼。

    女子马上开口说道:“你不能动我,世子没说要我的命,那我的命就是世子殿下的。”

    “你,你也说了,不把我当做犯人对待,你要保证我的周全。”

    福以山摇了摇头,问道:“世子殿下可曾给你任何承诺?”

    女子想了想,摇了摇头。

    “那我又可曾给你任何承诺?”

    女子再次摇了摇头。

    福以山冷笑一声,说道:“世子殿下没给你任何承诺,我也没给你任何承诺。”

    “殿下没有说要杀你,但同样也没说要留你。”

    “没有承诺,又不配合,你觉得你这条命还留得住吗?”

    福以山说罢,冷眼瞪着女子。

    女子身体不停的颤抖着,显然是害怕了。

    世子只说,如果她不说,她将会孤独的死在黑暗的地牢里。即便不死,也要终日与老鼠和蟑螂为伴。

    那样的日子,对她来说才是真正的折磨,生不如死!

    世子没有给她承诺,没说要保她的命,只是给了她选择……

    可她似乎什么也没选。

    世子是傻子,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就算他真的许下了承诺,其他人又是否会相信?

    想到这里,女子不禁苦笑了一声。

    她一直以为,她所倚仗的是世子,只要世子在,她就能平安无忧。

    但如今仔细一想,她好像什么也没有。

    而唯一能让她活着的,是她知道的那些东西。

    可那些,她知道的也只是皮毛。其他的那几个人,知道的要比她多的多。

    她绝望了……

    当时面对世子,她的心中只有害怕,连最基本的机智都丧失了。

    如今再次面临危机,她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阶下囚,又能有什么自傲的资本呢?

    太皇太后扭过头,看到了吓得瑟瑟发抖的女子。

    女子这样的状态,才是她想要的。

    “身为一个北凉人,认不认你们的皇室,那是你的事。”

    “但这里是中州,这是皇宫。”

    “你只是一个囚徒,而你的命也掌握在我的手中。”

    “所以,你不得不认。”

    太皇太后顿了顿,接着说道:“墨儿不曾给你承诺,老山也不曾给你承诺,但我可以给你。”

    “代价很简单,跪下,认罪。”

    “说出你知道的所有事情,包括你是谁,你背后之人又是谁。”

    太皇太后的语气很平常,但女子听的却是胆战心惊。

    这便是太皇太后的气势,一个上位者的气势。

    大权在握,不怒自威!

    她看着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感受到了当初在世子面前的那种恐惧。

    她终于感觉到,自己只是一只蚂蚁,被人拿捏在手中。

    而眼前的太皇太后,只要微微动一动心思,随时都能要了她的命。

    没有杀意,却似乎有刀架在脖颈。

    相比之下,世子殿下当初倒真的是在玩弄她了,因为当时世子殿下眼中的杀意似乎都是装出来的!

    听完太皇太后的话,女子二话没说,直接跪倒在太皇太后的身前。

    她伏**,叩头说道:“见,见过太皇太后。”

    她的声音已经和她的身体一样颤抖了。

    太皇太后没有说话,女子也只能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过了许久,太皇太后淡淡说道:“起来吧。”

    女子这才抬起了头。

    福以山说道:“还不谢过太皇太后?你们北凉人都是这么不懂礼数的吗?”

    女子赶忙再次伏身,叩头说道:“谢太皇太后。”

    说罢,女子起了身。

    太皇太后揉了揉眉毛,似乎是有些困了。

    福以山关心道:“太皇太后,您累了。”

    “身体要紧,这种小事还是交给老奴来做吧。”

    “老奴这便带她下去审问。”

    说罢,福以山就要带着女子下去。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说道:“事情调查不清楚,我睡不安稳。”

    “你就在这里问吧,我听着便好。”

    福以山说道:“太皇太后,交给老奴来做,不会有差错的。”

    “您的身体重要,还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太皇太后便说道:“够了!”

    “开始吧。”

    福以山无奈的摇了摇头,站回了太皇太后身边。

    ……

    与此同时,商会的人已经进了宫。

    金会长和李副会长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养心殿。

    传报过后,二人才算是见到了皇帝。

    此时,皇帝正坐在案后,批阅着奏折。

    桌案上的奏折已经堆成山了,高度几乎与皇帝的肩平齐。

    二人从外边进来,皇帝也像是没有看到一样,头也不抬。

    二人走上前,叩头说道:“草民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没有反应,还是连头都不抬一下。

    金会长等的有些急了,缓缓的抬起了头,却只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奏折。

    扭过头,他才发现,太监正在一旁朝他使着眼色。

    他又赶忙把头低下。

    过了一会儿,皇帝似乎是批阅好了一份奏折,缓缓的抬起了头。

    他这才看到跪倒在眼前的两人。

    “平身吧!”

    皇帝淡淡说道。

    “国家大任在身,朕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今日还是由别人跟你们谈吧,朕听着就好。”

    “姜首辅。”

    “臣在。”

    皇帝扭头,看着姜首辅说道:“这些事还是由你来和他们谈吧。”

    姜首辅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笑着对着金会长说道:“金会长,我们又见面了。”

    金会长赶忙拱了拱手,说道:“姜首辅还能记着在下,是在下的荣幸。”

    “只是不知道今日陛下召我等进宫,所为何事?”

    姜首辅道:“先帝当年北伐,号召百姓捐款出力。”

    “金会长一口气捐出了五十万金币,可是对北伐大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啊。”

    “可以说,北凉的草原能被纳入我朝的版图,金会长可是功不可没。”

    金会长微微一笑,说道:“北凉人作恶多端,妄图侵占我朝领土,任谁也是无法容忍的。”

    “我金某人不才,没有盖世武功,也没有通天的修为,更没有带兵打仗的才能。手无缚鸡之力,有的只不过是一些钱财。能为北伐大业出一份力,即便散尽家财,我的心里,也是高兴的。”

    “只是说来惭愧,那五十万金币打动了先帝的心,钦点我上任商会的会长。外人都说,我是用五十万金币买了个会长的位置,还说我这笔生意做的不亏。”

    “我是商人,但我更是陛下的子民。一片赤子之心,却被外人当成了生意。”

    金会长说着,不停的捶胸顿足,似乎是十分气愤。

    姜首辅马上安慰道:“金会长的一片赤诚,先帝看在眼里,陛下也是看在眼里的。”

    “不必理会外人的看法,只要陛下还信任金会长,即便有流言蜚语,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金会长平复了心情,才开口说道:“谢姜首辅信任!”

    说着,金会长向姜首辅微微躬了躬身子。

    “只是。”

    金会长起身,话锋一转,说道:“只是,今日陛下召我进宫,和我七年前做的事有什么关系呢?”

    “都已经是过去之事了,现在再提,似乎没什么用吧。”

    姜首辅摇了摇头,说道:“金会长先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金会长点了点头,姜首辅才继续说道:“今年是百年未有之大灾年,沧江以北大旱,三月不曾见过一滴雨。”

    “百姓连吃水都有了问题,面对干枯的庄稼,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农田绝收,百姓就只能饿肚子。”

    “近日,饥民是越来越多了,连京都都有些人满为患了。”

    “这些,金会长应该都是清楚的吧。”

    金会长点了点头。

    北方大旱,恐怕整个中州的人都知道。饥民大量涌入城池,只要是城内居住的人也都能感受得到。

    他是商会的会长,这些事自然是要知道的。

    姜首辅接着说道:“如今已经入了冬,一天比一天冷。”

    “可那些饥民多是以种田为生,一年生计全在土地里。庄稼绝收,他们根本就活不下去。”

    “城中的饥民,很多甚至连棉衣都还没穿上。”

    “再这样下去,饿死、冻死的饥民将会不计其数。”

    “国库空虚,粮库也没有余粮。朝廷想要赈灾,却是有心无力。”

    说着,姜首辅看向了金会长。

    金会长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唉!”

    “百姓多是穷苦人,面对这样的天灾,谁也无能为力。”

    “为了救饥民,我已经在家门口开了粥棚,每天施粥。”

    “商会里的的大多数人,包括李副会长,也都是如此。”

    几人都看向了李副会长。

    李副会长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

    “能救一个是一个。”

    “可我们毕竟人少,又都是些商人,每天能救助的连一半都不到。”

    “这些天来,城中已经有很多人饿死在路边了。”

    “唉,朝廷不出手,我们这点力量又能做些什么呢?”

    “咳咳~”

    听到这话,金会长赶忙轻咳了两声,说道:“陛下、姜首辅,李副会长并不是在埋怨朝廷不作为,而是迫切的希望朝廷能够尽快赈灾,救百姓于水火。”

    姜首辅苦笑了一声,说道:“朝廷不作为,这是事实,谁也无法掩盖。百姓骂我们,我们也都认了。”

    “可朝廷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然的话,谁愿意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呢?”

    金会长说道:“如果朝廷都没有办法的话,那些饥民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啊。”

    姜首辅笑了笑,说道:“金会长,朝廷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可金会长有,或者说,是商会有。”

    “你说是吧,金会长,还有李副会长?”

    “这正是今日陛下召二位前来要商谈的要事。”

    听罢,金会长和李副会长面面相觑,突然就明白了。

    这是要拿他们这些商人开刀了啊!

    姜首辅看着二人的变化,淡淡笑道:“二位不必惊慌。”

    “商人也是陛下的子民,受到陛下的庇护。”

    “越是这种危急的时刻,朝廷越是要保证各方的利益,尽力维护公平。”

    “二位放心,杀鸡取卵的事,我们是绝对不会做的。”

    “当然,我也绝不是讽刺两位就是鸡。”

    “两位愿意谈的话,我们就谈,不愿意谈的话,我也能保证二位不会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

    “这一点,陛下可以作证。”

    皇帝抬起头,看了看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两位,谈还是不谈呢?”

    姜首辅对着二人问道。

    二人再次眼神交流了一番,都是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说是要好好谈,可他们敢拒绝吗?

    金会长赶忙笑着回道:“姜首辅要谈,我们自然是要谈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我们是陛下的子民。”

    金会长说着,向皇帝行了个礼。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来人,给姜大人和二位会长赐座。”

    说罢,皇帝再次低下了头,接着批阅奏折了。

    两人面对着姜首辅,在皇帝的桌案前坐下了。

    金会长额头上不禁有了汗珠,他不敢想,如果刚才他说了个‘不’字,他现在可绝对不会安稳的坐在这里。

    但他知道,更加惊险的还在后边……

    姜首辅开口道:“金会长,李副会长,那我就开门见山了。”

    “我知道你们这些商人都喜欢钱,不禁囤钱、还屯粮。”

    “在现在的形势下,私自屯粮,哄抬粮价,可谓是罪大恶极。”

    “抄家、流放都不为过。”

    二人听到这话,吓得直接跪到了地上。

    他们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起来吧,你们现在既然还能坐在这里,就表明朝廷不准备追究你们。”

    二人起身,却是再也不敢坐下了。

    “坐吧,我们平心静气的谈一谈。”

    姜首辅再次说道。

    二人这才坐下,可此时的他们是如坐针毡,怎么坐都觉得不舒服。

    “不追究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有用。”

    “仅仅是你们两家来救饥民,确实是不够。但你们掌控的是商会,整个商会的财力,恐怕如今连朝廷都比不上。”

    “把你们全治罪,抄家之后流放边疆,也不是不行。”

    二人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

    “只不过那样的话,太麻烦,影响也不好。”

    “所以陛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以工代赈!”

    金会长颤抖着声音问道:“姜首辅,什么是以工代赈呢?”

    姜首辅说道:“所谓‘以工代赈’,就是以招工来代替赈灾。”

    “朝廷规划工程,招饥民做工,起码让他们能吃的上饭,不至于饿死。”

    “只不过朝廷没有钱,也没有粮,无法实施这样的大工程。”

    “况且,整个北方大多数地方都很稳定,该有的设施都已经修缮完毕,实在是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再建设一些大工程。”

    “大多数地方是这样,可有一个地方不一样。”

    “哪里人烟稀少,亟待开发建设。”

    “不知道二位有兴趣吗?”

    李副会长问道:“姜首辅,您说的莫非是之前您提到的,北方的草原?”

    姜首辅点头道:“正是!”

    “我要你们在饥民中招工,把他们带到草原。”

    “薪水可以拖,但绝对不能欠。关键是要让他们吃饱饭,能穿暖。”

    “你们可愿意?”

    金会长开口说道:“首辅大人,我们两个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可这毕竟是一项大工程,所需花费甚多。”

    “其他人,可不一定愿意这么做。”

    “我们掌管商会,总不能强迫着他们都同意不是?”

    姜首辅脸一沉,冷冷说道:“哦?是吗?”

    “不愿意,那就只能治罪了。”

    “毕竟私自屯粮,可是大罪,在这样的情况下,株连九族我相信百姓也是会拍手叫好的。”

    金会长听到这话,突然有些急了,喃喃道:“之前不是说是抄家、流放吗?怎么现在又变成诛九族了?”

    姜首辅听到这话,问道:“金会长莫非是想亲自试一试?”

    金会长赶忙摆手,说道:“不敢!不敢!”

    皇帝见到几人这样,突然笑了笑,开口说道:“金会长和李副会长不用担心。”

    “朕既然提出了这样的措施,自然是不会让你们这些商人吃亏的。”

    “草原地广人稀,需要大量的人口,也需要建设很多的东西。”

    “如果不是北军驻守在那里,不让任何人在那里居住,恐怕你们这些商人早就把手伸到那里了。”

    “你们现在担心的,不过是害怕朕出尔反尔。等你们建设完了,再直接收归朝廷。”

    “你们还害怕,朝廷会在那里征收苛捐杂税,削减你们的利益。”

    “但现在,朕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这样的事不会发生。”

    “北方如今有近百万灾民,愿意跟着你们走的可能会有一半。”

    “按人口分发土地,五年内免除任何税费。”

    “也就是说,你们收的饥民越多,你们能获得的土地就越多。”

    “五年内,不管你们是在那里种田还是建设、亦或是经商,一切所得都是你们自己的,朝廷不会征取分毫。”

    “不是封地胜似封地,这样的特权,你们真的不想要吗?”

    二人再次眼神交流了一番,显然是已经心动了。

    不是封地胜似封地,这样的特权天下少有!

    要知道,即便是封地,也是要征税的,可他们不用!

    草原虽然荒凉,人烟稀少,可那里都是沃土。

    即便是只种地,五年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金会长低头想了想,开口问道:“陛下,五年太短了,可否再延长一些时间?”

    “贪得无厌!”

    皇帝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这些富商真是一个比一个精明,可这种精明只会让他这个皇帝感到厌烦。

    他已经能理解,当年自己的父皇为什么要惩治**,严厉打击这些商人了。

    可他,如今显然是不能像他父皇那样强硬。

    “你想要多久呢?”

    皇帝冷冷问道。

    金会长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了。

    刚才他看到巨大的利益,一时昏了头,竟然想和皇帝讨价还价。

    皇帝的声音倒是让他清醒了。

    “陛下,如果只是为了救饥民的话,五年足够了。”

    “可若是为了建设草原的话,五年确实是有些不够。”

    金会长只能硬着头皮这么说了。

    皇帝微微一愣,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对着姜首辅说道:

    “姜大人,是这样吗?”

    【作者题外话】:12月1日,今天起恢复更新!

    每天一个六千字的大章节,更新内容没少,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方便。

    后边的故事绝对精彩,请大家多多支持!

    可以动动手投一投银票,我们共同进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