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刘谈来宣室的路上已经将思路整理了一?遍, 哪怕他?自己不行,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的科举变更足以让他?应对任何问题了。

    只是在研究怎么进行科举之前?,刘谈先说了他?对于荫职的看法。

    不得不说, 刘谈这个态度让桑弘羊和?王卿都松了口气。

    他?们这些大臣都比较敏锐, 比一?般人更能明白科举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有人能够一?步登天, 成为皇帝的宠儿, 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开创一?个大家族,而就算不能一步登天的那些人也会挤占大家的生存空间。

    简单来说,贵族做官不像是以前?那么简单了,以前就是哪怕你再草包, 只要出身够好就有官做——皇帝特别烦的那种除外。

    所以科举不仅能够加大朝堂的斗争,甚至也能加大贵族彼此之间的斗争。

    当然站在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位置上, 他?们两个也觉得那些草包就不该进朝堂, 一?天天除了拖后腿还能做什么?

    但是作为父亲、祖父,他?们又忍不住为自家儿孙担忧——谁家还没几个蠢货呢?

    所以之前?他?们就思考过一?定要先将贵族的待遇给弄好才能说其他。

    结果北境王自己先提出来了, 这让两位放心了下来,不得不说他们之前?隐隐担心北境王会站在寒门子弟那边。

    反正这位出格的事?情做得多了, 也不在乎一?两件。

    好在这两位还有理智。

    不过荫职这个体系太庞大了,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都觉得哪怕只是梳理这个体系都需要一?段时间。

    可问题是刘谈是谁啊, 他?可能不记得别的, 但一?定多少记得这些东西——哪个学历史相关的能够越过官制这种?东西呢?

    官制是一整个体系,不可能只研究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位, 而且就算只研究那几位也能通过这些人的履历看出一些。

    刘谈说道:“荫职的话, 其实完全可以从个人资质下手, 让他们去九卿手下做书吏,如果喜欢领兵的就直接入职羽林卫等一?些护卫,反正怎么操作都看当事?人的选择。”

    无论是羽林卫还是书吏基本上都是不限制人数的, 或者说

    <h1 id="chaptername" class="chaptername">564、[二更]564(1/4)

    </h1>是不限制贵族人数,不可能整个羽林卫都是贵族吧?总要有长安周围的良家子入选。

    最多也就是贵族多的时候良家子就少一?些,贵族少的时候良家子就多一?些。

    书吏同理。

    这两个职位听上去位置都不高,但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书吏是最能接触到国家大事的那一波人——他?们掌管着九卿的书籍之类的东西,甚至很多文书都需要他?们过目,通过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十分?能够提升政治素养。

    而且刘谈还打?算让这些人进行轮值,九卿各个部门都轮值一遍,综合一?他?们在各个部门的表现记入档案,到时候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最适合什么。

    当然那些什么都不行的草包,肯定是没有升值机会的,终其一生也就可能在书吏的位置上混一混。

    这样一看,仿佛区别不大,甚至还给了贵族更多的机会。

    然而实际上是多加了一?份考察,以前草包能够浑水摸鱼通过熬资历提升,现在就算资历够了,如果你的资质不够,那么对不起,跟你没关系。

    刘谈甚至还拿出了更加详细的方案,这个也是经过数千年考验的,当然,他?不可能真的将后世的那种方案拿出来,不合适。

    但就算是拿出封建王朝那些注定已经被推翻的东西,也足够大汉用许久,并且进行一?个平稳过渡了。

    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原本想着无论北境王说什么,他?们都必须谨慎地挑出他的错处让陛下注意改进,倒不是跟北境王作对,而是谨慎总是更好的。

    然而事?实就是等他?们真的想要找问题的时候,却发现根本跟不上北境王的思路。

    只能愣愣听着刘谈说,还没回过味来,对方已经开始进行下一?个节点了。

    其实刘谈倒也不是故意这样,他?也没把这个场合当成自己的个人秀,他?只是对自己拿出来的这一?套制度有信心而已,所以他会礼貌的停下来询问在场的所有人有没有听懂,有没有哪里有意见。

    刘彻是不会参与的,他?需要的是下面人找出问题来给他?看,要不然什么问题都让他?来找,他?不是要累死吗?

    刘据倒是有心认真听,然而他?也跟桑

    <h1 id="chaptername" class="chaptername">564、[二更]564(2/4)

    </h1>弘羊他?们一样,听的时候听不出什么问题,想要仔细思考却又来不及,只能囫囵吞枣一样继续听。

    可刘谈还真以为他?们是没意见呢,他?非常知道这些人在大朝会小朝会上什么德行,别看一?个个人模狗样,真的说到着急的地方动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说他?们会安安静静地听着不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刘谈自己都不信。

    等他?说完之后,他?就长出了口气:“荫职体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不过现在我说的也只是简略方案,还有更深入一些的,那就只能一点点商量了,接下来就是科举,其实比起荫职,科举就简单多了。”

    刘谈说到科举的时候,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明显慌乱了一?下:这就说完了?荫职那么庞大的体系,那么复杂的情况,这就……没了?

    只是这两位养气功夫太好,他?们这样的人讲究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颜色,所以从脸上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然而这一?次他们这种?习惯简直是害惨了他?们。

    刘谈真的以为他?们没有任何意见,于是又开始输出科举观点。

    不过他?说科举方面简单,那是真的简单,北境国都已经做出成效了,还有什么复杂的?

    他?想了想说道?:“长安行科举唯一的问题在于,要不要在各郡县先进行考试?通过了郡县考试的才能参加长安的考试?”

    刘彻果断说道?:“郡县考试先行。”

    刘谈心说,郡县没有教学的地方,考生必须是读过书的,这年头也只有家里有点底子的才能读书。

    不过他?没有提,什么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当百姓发现多了一?条出路,那么他?们就会对读书这件事情爆发极大的热情,人一读书就会摆脱愚昧,而朝廷一般不太希望全民摆脱郁闷,所以肯定要限制一下学习资源,怎么限制?当然是官办学校,然后卡一下入学资格,不是在官办学校毕业的没有资格考试。

    这不就结了吗?

    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这些问题,他?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那进士要怎么安排?北境国是儿臣安排了学馆。”

    刘据不假思索说道?:“那长安也安排就是了。”

    刘谈轻轻说道:“那个…

    <h1 id="chaptername" class="chaptername">564、[二更]564(3/4)

    </h1>…有点费钱。”

    刘据:……

    其实这个时候,在场的除了刘彻,基本上都已经开始跟着他?的思路走了,所以当他?说北境国都在办学馆让进士继续学习之后,他?们也就下意识地跟着走。

    结果忘记了北境国那边体量小,再加上刘谈不差钱,如今北境国也不怎么差钱了,所以能办这个学馆,但是长安这边……作为一个国家,就没有钱够用的时候!

    要不然刘彻也不至于听说要开海上之路就直接让刘谈去找桑弘羊谈这件事情,直接将这件事情提成了首办的事?情。

    所以让长安这边直接建一个学馆负担所有学生的学费和?衣食住行是不可能的。

    刘彻一想到北境国那个学馆的形式也忍不住脸色发绿,刘谈一?看他?爹这个表情,想了想说道?:“其实当初北境国这么做也是因为那些进士都很贫穷,如果不减免各种?费用的话,很可能他们根本无法留在朔方城,不过,霍光也说过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儿臣一直在思索换一种?方式。”

    刘彻立刻问道:“换什么方式?”

    刘谈说道:“收取一部分住宿费,然后吃饭让他?们自由选择,学馆会提供食堂,他?们可以自己花钱去买。”

    桑弘羊的思路终于找到了,他?立刻问道:“那若是学生出不起呢?”

    有些人穷是一时的,但总有穷人,现在刘谈是为了照顾那些穷人没有收钱,那以后那些穷人家的子弟怎么办?

    刘谈说道:“给他?们勤工俭学的机会啊,学馆里很多事?情也要人来做的,比如说公共场合的卫生打?扫,食堂一?些打?下手的活计,给他?们机会养活自己呗。”

    桑弘羊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一?旁的王卿默默地又给刘谈打?上一?个标签:思虑周祥。

    刘彻看了一?眼天色,果断决定结束这次会议——再晚他?就得留桑弘羊和?王卿用晚膳了。

    倒不是缺这点吃的,而是一般不是特殊时候,都不会选择这么吃饭,大臣难受皇帝也不舒服。

    在临走之前?,桑弘羊问道:“不知之前?的言行录可否给臣一份?”

    王卿回过神来也说道:“臣也要。”

    他?们两个对荫职那一块还没太多了解呢。

    也幸好刘彻早就想到这一?点,直接安排了刀笔吏记录刘谈说的话,为了保险他安排了两个刀笔吏,结果……幸好安排了两个,这两个都差点把自己手写废了。

    不过这个还要等整理才行,要不然……没法看。

    刘谈好奇凑过去看了一?眼,这年头还没有起居注这种?东西,也不存在不让看的规矩。

    然后刘谈一?探头就看到了满纸如同咒语般的:北境王曰……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更九点~

    <h1 id="chaptername" class="chaptername">564、[二更]564(4/4)

    </h1>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