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三十四章 明军战败

    清军特有的一种兵器滕盾,用质地柔软的树藤编织而成。这树藤,却有着另外一种用途。

    首先这玩意儿就地取材,不必像铜盾铁盾一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冶炼。

    再者,这玩意儿足够的轻便。不是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斤的铁盾所比拟的。只需用手提在胳膊上,就能轻易地带着杀敌。

    此外,滕盾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其抵挡兵器击打的威力惊人。

    自相矛盾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可是,在面对物理攻击的时候,树藤编织的滕盾,还是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首先,这树藤的制作繁琐。别的不说,单单是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就令人叹为观止。

    树藤的采摘也有时间限制,首先就是要在深秋即将入冬的时候。树藤吸饱了营养的时候,将其砍断。

    然后就是晾晒,这晾晒也有讲究。不能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而是要放在阴凉处阴干。这样,树藤内的纤维组织,才能有极强的韧性。

    下一步就是将晾晒好的树藤,放入铁锅之中,加入石灰之类的碱水中蒸煮。整煮过后的树藤,再次的进行阴干。

    这样的工序,据说有几十道之多。最后还有锻打,用铁皮锤不断的锻打其树藤的内部纤维。再进行蒸煮、晾晒,晾晒-蒸煮的反复操作。

    上百道工序过后的树藤,其内部组织纤维已经强化到最佳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来编织了。

    编制好的滕盾,还要放入阴暗潮湿的地窖中用草木灰覆盖。待得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就可以开窑拿出来使用了。

    这种滕盾,是满清生产技术的巅峰之作。首先这种滕盾极轻,扛着作战丝毫不会感觉到疲累。

    再者,刀剑砍上去,难以撼动其分毫。更令人惊喜的是,在燧发枪中远距离上,它能够抵挡铅弹。

    要知道,燧发枪发射的铅弹其威力虽然比不上现代的子弹。可是,依旧有开山裂石之威。在近距离射程之内,铁板都能击碎。

    火器的威力,无疑是惊人的。也就是说,滕盾在近距离射程内,也是无法抵挡燧发枪的。燧发枪的铅弹,也可以轻易击穿滕盾,从而对清兵造成致命的伤害。

    可是在中长距离上,铅弹却打不穿滕盾。滕盾能够有效的保护清兵,免受伤害。

    这就给了清兵机会,不到两尺的圆形滕盾,可以在燧发枪的中长距离上,有效地保护清军的要害。而等到清军抵达燧发枪的短距离的时候,燧发枪能够对清兵造成伤害了。反观清军这边,这样的距离也是弓箭手的有效射程之内了。

    燧发枪的优势,就是在射程上比弓箭手远。可是清军有了滕盾在手,就能在杀伤距离上,和对方持平。

    明军有燧发枪火器在手,清军有滕盾抵挡。到了近距离开战,不管是燧发枪也好,弓箭手也罢,都能够给对方造成致命打击。

    近距离上,燧发枪射击精度高,其威力惊人。而弓箭手胜在方便,可以连珠箭发。

    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其射击速度要强过燧发枪的。战争正式打响,多尔衮这边和孔祥鑫这边都开始出现伤亡。

    这类伤亡无疑是巨大的,燧发枪的铅弹,击破了坚韧的滕盾,铅弹穿过人体造成巨大的贯穿伤。中枪的清兵,纷纷倒下。

    影视剧中,中枪的人还能奋勇杀敌,或者嗷嗷叫着反击。现实中,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中枪者,基本都会立刻丧失战斗力。哪怕只是一颗燧发枪的铅弹,击中人体后造成巨大的撕裂伤,使得中枪者根本无力抵抗。

    同样,清兵的冲锋也使得弓箭手给予对面的明军,以致命伤害。

    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骑射技术相当精湛。这些自幼与弓马为伴的满人,个个都是神箭手。

    而孔祥鑫手下的明军,不过是一支三流辎重部队。若非孔祥鑫指挥有方,早已溃不成军了。

    即便如此,孔祥鑫设置在外围的两道防线,也被多尔衮给撕开。

    也幸亏多尔衮的清兵没有马匹,否则,无论如何孔祥鑫也是抵挡不住的。

    终究是不愧于名将之身,战斗进入白热化之后。面对排山倒海,如潮水般涌上来的清兵。孔祥鑫在进行到第二轮防御之后,下令撤兵。

    ?

    这也叫名将?

    没错,一个合格的将领,会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判断,然后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战术。

    首先,此次袭击明军粮草,多尔衮除了留在盛京的老弱病残之外,八旗将士几乎是倾巢而出。

    别的不说,面对十余倍与己的清军主力,孔祥鑫手里的这点三流辎重部队,根本就不够对方吃的。

    战败,只是时间上的事。最终的结局就是,孔祥鑫和其部下被多尔衮歼灭。然后,盘锦的粮草大营,如同营口一般,被烧个精光。

    再进行无畏的抵抗,虽然能拉几个清兵垫背。然而,此战明军必输。

    与其为败而败,不如压缩自己的兵力。后撤,给清兵留出活动的空间。

    谁说大明将士没有热血,即便是这些三流辎重部队。在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战死沙场的时候,也都红了眼睛。

    当受到孔祥鑫下令撤兵的命令,有些杀红了眼的将士,怒吼道:“末将要为兄弟们报仇,老子不撤!”

    然后,孔祥鑫冰冷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我再说一遍,撤退!”

    那个红着眼睛的将领,愤怒的看着孔祥鑫:“孔将军!”

    孔祥鑫依旧不为所动:“传我军令,后撤二十里,退居保家沟,撤!”

    孔祥鑫也红了眼睛,你丝毫不用怀疑。下一秒他会扣动扳机,毙掉这名阵前抗命的将领。

    最终,这名将领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一跺脚指挥着部下:“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