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九章:梅玉书的死因

    曙光起,暴雨淋。

    数十只鹰隼在雨中疾行,舒展的羽翼划破雨帘,飞入北星镇。

    还在沉睡之中的镇子,突然亮起了一盏盏灯火。

    莺萝公主被小翠叫醒。她睡眼惺忪从床上坐起,轻抚云鬓。见小翠敲亮了萤鱼灯,蹙眉问道:“还不到辰时,这么大的雨,有何急事?”

    小翠咬着嘴唇,欲言又止。

    莺萝道:“你怕什么,快说。”

    小翠眼中噙着泪水,哆哆嗦嗦道:“梅家被大周灭了。”

    莺萝脸色一冷:“说什么胡话呢?”

    小翠道:“刚收到了从阳雾镇发来的急讯。说大周攻占了阳雾山。”

    莺萝眼睛眯了起来,一伸手,命令道:“急讯呢?拿来我看看。”

    小翠从袖子里拿出一排竹筒,依次拆开,抽出其中的情报,递给了莺萝。

    总共五张情报,记录了从凌晨到寅时,梅家发生的事情。

    “九月初八凌晨,数百龙象军身披金甲从天而降,在阳雾镇内肆意杀戮,梅家执法溃不成军。”

    “子时六刻,大周三位不律在阳雾山顶劝降梅家。梅家打开【一元地灵阵】御敌。梅擎天现身力压大周三位不律。”

    “子时末,【一元地灵阵】被破,大周军攻入阳雾镇。”

    “丑时一刻,梅擎天被一位自称卧龙先生的不律强者击杀。大周军攻入阳雾山。”

    “丑时末,大周宣布梅家覆灭。”

    五张简短的情报透露出爆炸性的信息。

    莺萝惊得目瞪口呆,询问道:“确认信息无误么?”

    小翠眼中噙着泪,呜咽道:“阴山、赤炼、方家、艾家他们都收到了类似的情报。”

    霓裳从床上跳下,骂道:“蠢货,你哭什么?”

    小翠抹了把眼泪道:“我是担心玉书公子。”

    莺萝脸色惨白,一巴掌扇在了小翠的脸上,骂道:“乌鸦嘴。”

    她语气坚决的说道:“梅玉书不会有事的。你去通传先生,把情报告诉他。”

    小翠捂着脸啜泣道:“先生已经醒了,在公馆之中呢。”

    莺萝立刻穿好衣服,出了门,朝着公馆而去。

    天还没亮,公馆之中已经人声鼎沸,远远就能听到咒骂之声。

    进公馆一看,全都是熟面孔,除了雷家、万妖海、大炎的人没来,其他各势力的人都有露面。

    卢仙翁、玄静师太、陈后主、陆长问、赵朗等文豪,也都在。聚在一起聊的热火朝天。

    “嘿,我说大周干嘛把拍卖会的时间定在初五,原来是逼着我们离开阳雾镇。”

    “没错。这拍卖会根本就是个幌子,哪有什么神国遗址?全是假的。就为了把我们引走,给他们腾出动手的空间。”

    “那卧龙先生是谁呀?以前没听说有这一号人物呀。他竟然能杀了梅擎天?”

    “可能是大周新晋的不律吧。梅擎天都一百七十多岁了,又能有多厉害?他们四位不律联手才将其杀死,也没什么好吹嘘的。”

    ……

    玄静师太脸色很不好看,幽幽道:“我有点担心梅玉书。大周不会杀了他吧?”

    陈后主道:“应该不会。如此人才大周巴不得收为己用,不可能杀他的。”

    卢仙翁却是搓着胡子,沉吟道:“我觉得,梅玉书很可能和大周是一伙的。”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问道:“仙翁何出此言呐?”

    卢仙翁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梅玉书最后为我写的那首《菊》?”

    陈后主点点头:“当然记得了,写的乏善可陈,气的你两天睡不着觉嘛。”

    卢仙翁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道:“现在看来,这首《菊》并非乏善可陈,而是未卜先知。”

    “未卜先知?什么意思?”

    陈后主皱起眉头,想了半天也没想起那首《菊》写的是什么。

    其他人也都对这首诗没什么印象。大家都将这首诗归为不入流之作。没有太多关注。

    卢仙翁念道: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冥幽,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重念这首诗,大家一听,就愣住了。

    卢仙翁道:“这写的不就是今天发生的事么?”

    这首诗原本读起来是写九月初八,“菊花漫山城”的形象。

    现在再看,哪是写“菊花漫山城”。

    分明写的是,大周的金甲军队漫山城。

    陈后主瞪大了眼睛:“难怪写的是秋来九月八。梅玉书说他是为了押韵。现在看来这分明是在提前告诉大家大周动手的日子。这小子好嚣张啊。”

    玄静颔首道:“看来,梅玉书确实和大周有勾结。”

    “哎呀……”

    陈后主一拍大腿,十分羡慕道,“仙翁,你赚到了呀。原来你这首《菊》才是压轴诗,只是藏得太深,到今天才现出真容。这首诗,注定要名流千古,而且是那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名流千古。”

    玄静师太也赞叹道:“仙翁以后就要跟这首诗一齐被后人津津乐道了。”

    卢仙翁高兴地合不拢嘴,前几天的阴霾一扫而空。

    他讲道:“百诗榜必须得重新修订一下,这首《菊》虽然不是道境之诗,但从艺术性和戏剧性上来看,拿个榜首不过分。”

    先前评定的百诗榜榜首,是梅玉书为陈后主写的那首《江湖》。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宏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陈后主一听就不乐意了,说你这首诗戏剧性上确实挺强,但艺术性上绝对比不上《江湖》。

    两人争论起来,就跟这两首诗是他们自己写的一般。

    众文豪哭笑不得,又谈论起梅玉书写的另一首《菊》。

    “飒飒西风满地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朝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更是提前预警了呀,梅玉书早就有造反之心了。”

    “可是,梅玉书和梅家有何深仇大恨呢?”

    ……

    莺萝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打听梅玉书的消息。

    众文豪分析出梅玉书和大周有勾结,让她松了一口气,心中祈祷:“梅郎,但愿你平安无事。”

    ……

    阳雾山中。

    大周完全控制了梅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收编、审问工作。

    许凡想要弄清楚的第一件事就是梅玉书到底是怎么死的。

    梅荣身为俘虏,毫无隐瞒地告知了梅玉书的状况。

    这是个残忍至极的故事。

    和梅家三十年前的布局有关。

    当时,梅擎天经历了第三次鬼劫,梅家使用开阳离陨丹将其复活之后。他体内的阳气已经积累到了十分恐怖的地步。

    这些阳气残留在灵魂之中,无法驱散。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

    梅家研究出两种方案,第一种就是吸收女性血液中的阴气,中和老祖体内的阳气。

    第二种,就是让老祖修炼出一门火极神通,从而凭借自身的力量,控制住体内的阳气。

    第一种方案,很容易实施,他们编造“雾神”的存在,把药奴们当成祭品,进行的轻松又顺利。

    第二种方案,却难以实施。

    因为梅擎天饱受阳极之苦,根本就没法修炼,一直凭【不朽树像】沉睡。

    于是,梅家又想出了“借鸡生蛋”的妙法。

    他们决定培养出一个掌握了火极的极刑郎,让老祖使用【神魂挪移】之法,占据其身体,从而获得火极之能。

    梅家便从冥幽中挑选了六百位新生儿,让他们从小就生活在高温环境之中,遭受各种火烧之刑,甚至直接使用先天火极来折磨他们。

    与此同时,又给他们最好的修炼资源。

    这六百人过着炼狱一般的生活,一半以上都没活过十岁,剩下的也都是疯傻残疾……

    只有一人天赋异禀,安全修炼到了一变境界,并且在突破一变境界时,掌握了火极神通。

    这个人,就是梅玉书。

    然而,梅玉书实在是太优秀,优秀到梅家高层将其视为接班人,不忍心将其作为牺牲品。

    所以,梅家的打算是,让老祖尽量靠祭品抵消体内的阳极。留下梅玉书再创辉煌,没准将来就是梅家第二个不律。

    七月份,梅擎天从沉睡中醒来,为迎接最后一次鬼劫做准备。

    然而,许凡下毒,导致梅擎天突然暴毙。

    这让梅家措手不及。

    首先是炼制开阳离陨丹的药材不够了。

    梅家花高价四处求药,却愕然发现,市面上突然冒出一股不知名的势力,也在高价收购相同的药材,甚至愿意出更高的价钱。

    这让梅家高层察觉到情况不对。

    再结合老祖受人窥探,突然暴毙的事实。

    他们隐隐得出一个结论:老祖要逆天改命的事暴露了。

    十多位太上长老争论不休。

    眼看鬼劫之日就要来临,不得已之下,他们决定牺牲梅玉书,让老祖复活。

    之后的事情,就很明了了,梅擎天施展【神魂挪移】之法,夺舍了梅玉书的身体。

    【神魂挪移】也是伤天害理的禁术,需要童男童女为祭。这就是为什么六岁以下的孩童会被当做祭品。

    梅玉书生来就是个工具人,确实很可怜。金掌柜求许凡将其带离梅家,估计是猜到了梅家要对梅玉书不利,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许凡询问了金掌柜的下落。

    梅荣告诉他说,梅玉书生前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是,希望他们能放他的母亲和金掌柜一齐离去。

    梅家一直将梅玉书的母亲控制在手里,从而要挟梅玉书。这就是为什么梅玉书不愿逃走,安然赴死。

    第二个要求是,希望梅家能够善待许凡。

    第一个要求,梅家答应了。

    梅玉书的母亲是老年痴呆,金掌柜的为人又比较老实。放他们走,并不会对梅家造成太大的影响。

    九月初五凌晨,金掌柜背着梅玉书的母亲离开了梅家,不知去向。在他们离开半天之后,梅玉书便自尽了。

    第二个要求,梅家也答应了。

    然而,他们食言了。霍寻夫妇一鼓动,他们就对许凡下了杀手。

    许凡听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略微有些难过。没想到梅玉书在临终前还是想保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