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王应熊从史可法手中接过信件,从头到尾迅速看完,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他并不作声,转而将此信,递给一旁的巡抚马乾。
马乾接信览毕,亦是眉头紧锁,面目阴郁。
史可法察颜观色,见二人虽皆是默然不言,但观其表情,只怕心下皆不乐意。
于是,他轻咳一声,朗声道“王总督,马巡抚,二位对我太子监国之建议,可是有甚想法?”
见史可法这般发问,王应熊却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转问道“史阁部,本督想问下,你原为朝廷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兼江北总督,怎么不继续为朝廷效力,转而投效这来历不明的太子呢?”
王应熊这般发问,一旁的巡抚马乾,亦将满是怀疑的目光,向史可法投来。
见二人之目光,满是质疑之色,史可法微微一笑,捋须笑道“此事若要细细讲来,却是话长了。”
“阁部但说无妨。”
见这王应熊犹是追问不止,史可法便将自已如何离开朝廷前往江北,如何率领江北四镇御敌,如何无法抵御清军来攻,如何听从太子使者之劝,尽速将扬州及附近州县的百姓运往江南,免受清军屠戮等事,向王应熊与马乾二人,简要地讲述了一遍。
他一语既毕,便感叹道“太子殿下,人在东川,却是心忧江南百姓,一心助其脱逃清军虎口,这般仁德纯善,这般护佑百姓,可谓是难得之英主矣。而相比太子殿下,那朝廷之中,上至皇上,下至群臣,竟无一人愿为百姓安危着想,亦无一人为艰危时局筹谋画策。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明臣择主而侍,与还在朝廷之中勾心斗角浑浑噩噩地度日,还不如另投他处。故而本官最终决定,脱离混乱不堪的朝廷,转而为太子效力。”
说到这里,他略略顿是一下,见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俱是皱眉深思之状,知其心下已有所动。遂又继续说道“本官来到东川之后,但见当地治理之状,虽然仅开始起步,却已呈现出秩序井然,生机蓬勃之状。在太子治下,百姓有房有产,有居有业,或躬耕,或做工,或买卖,俱得良好安顿,可谓安居乐业,这般景象,堪为这乱世之中之桃花源,亦不为过。”
“接下来,本官又亲眼看到,太子被部下推戴为监国之后,又是如此逐一扫灭东川之地的各部流寇,将他或消灭,或吸纳,成功地将除了达州一地外的整个东川,全部吸纳于自已掌控之下。接下来,更是成功打退了五千清军的进攻,将其彻底击败,最终狼狈逃回汉中而去。这般卓伟功业,以本官看来,纵是我大明开朝之将,亦难为之。太子之英主气象,文治武功,皆是昭然矣。”
说到这里,史可法的声音激昂了起来“太子身为先帝嫡子,又是这般有为之主,大明得此人物,实是社稷之福,百姓之幸矣。只可恨,因太子南下之时逃难匆切,难以自证身份,竟被一群小人,鼓摇唇舌,构陷暗害,竟生生欲将太子殿下逼入死路,方肯罢休!却不料,金鳞非是池中物,王者自有上天佑,太子一路从南京辗转抵达东川,最终顺利在此落脚安顿,岂非天意使然乎?”
史可法话音一转,却又叹道“可惜的是,太子殿下在东川之地凯歌高奏,连战连捷,而朝廷治下,却是愈发混乱黑暗。前段时间,十多万兵马守卫留都,竟连几个时辰都扛不过去,就被佞臣勾结外寇,开门献降,让留都失守,让整个江南彻底沦陷,更让陛下都为清虏所俘,押解北京,受尽屈辱与嘲讽,于今想来,本官心下,亦是戚痛不休啊。”
听史可法这般言说,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亦是一脸黯然,为之附合叹息。
这时,那巡抚马乾却又问道“现在朝廷既灭,天子被俘,天下板荡不安,那太子殿下,对这时局却是作何观想?太子殿下,又可有登基为帝之心愿么?”
马乾这话,问得直接而迫切。
很显然,他是想一探究竟,弄清那位太子现在到底是何真实想法。
这个问题,总督王应熊亦是十分关切,他瞪着眼睛,直直地望向史可法与阎应元二人。
而马乾这话问完,一直没说话的阎应元,开口抢先回道“马巡抚,对于现在这天下局势,太子殿下以为,自朝廷倾覆以来,现在我大明国中,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镇南侯郑芝龙,故必会在其地界之中,拥戴其手中傀儡唐王朱聿键为帝,助其成为大明之主,此为必然之势矣。而在郑芝龙暂难管辖的其他地界,则会多有如太子殿下一般的明朝宗室,自为监国,以应对时局。故而自此之后,大明已是分析板荡,各自为战,这般情形,实是令人堪叹矣。”
阎应元一语说完,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俱是沉默。
二人知道,正如这位担任什么监纪司司长的年轻人所说,那位太子殿下,对大明时局的预测,应当是颇为准确的。
弘光小朝廷一灭,各地的地方势力,皆会开始纷纷冒头,形成谁也不服谁的分裂局面。
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北面的清虏最为得利,而原本就危机重重形如累卵的南明,只怕接下来的命运,会更加地分崩离析,不可收拾。
但是,南明的分裂与内讧,这样令人扼腕的结果,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所以,太子殿下身为先帝长子,又是嫡传正统,却不登基为帝,而是继续担任监国之位,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郑芝龙部发生内讧与矛看,最终内斗不息,反让那清虏从中获利。太子殿下这般良苦用心,还望二位细加查鉴。”
听到这里,王应熊与马乾二人,下意识地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俱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十分复杂的神色。
王应熊一声轻叹,缓缓道“太子殿下忧国忧民,不谋其位,以求尽可能全力对敌,可谓大仁大义之举也。我今闻之,却亦为之感佩之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