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回道成初试飞升步 引手蟾宫折桂香

    话说王攸一行人乘坐一艘五层画舫自扬州渡口逆江而上,不过区区半日,便是到了金陵。

    金陵秦淮河上,一面是勾栏酒楼,而另一面则是王攸最终的目的地江南贡院。

    前世叶郁因为是个宅男,不大喜欢出去游山玩水,所以对于南京的那座江南贡院并不了解。相比较于现实世界中的江南贡院,此时眼前的江南贡院更是绵延数里,可见江南一带,文风鼎盛。

    难怪自明清之时,多数的状元之才都出自这江南。

    对于贡院,他心生崇敬,但对于另一面的勾栏,王攸属实不怎么感兴趣,毕竟他是叶郁,接受过高等教育,尽管知道其中不少女子都是被逼无奈,但心理上叶郁不怎么能够接受这些风尘女子。

    看着那些女子浓妆艳抹,言语轻佻,王攸选择离开窗边,倒是王寅四人兴奋不已,不断的吹起口哨,吸引对面的女子。

    “唉。”王攸叹了口气,便是来到厢房的里间,顺手将房门关上,躺在床上,仔细的想想这次考试。

    如果说不紧张,那不正常,对于能够此次及第,老师林如海早就做出了评价,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随后便是听见外间川儿似乎在和什么人说话,之后川儿又敲了敲这里间的房门。

    “川儿,什么事?”

    “大爷,船主人说即将靠岸了,问我们是继续呆在船上,还是入住酒楼。”

    王攸思索了一会儿,对川儿吩咐道:“想来你们也不愿意呆在船上,也罢,就上岸住在酒楼里吧。”

    “是,大爷。”

    王攸知道这画舫即将靠岸,索性就起身再度来到外间,看着王寅四人,厉声的说道:“你们是父亲身边的护卫,我也不好多约束你们的私事,不过别惹事,这金陵毕竟不是京都,还有别忘了你们的使命。”

    四人脸色一变,赶忙站直了身体,为首的王寅歉意的对王攸说道:“大爷说的极是,我们兄弟四个只是没来过这金陵,自是觉得新鲜。等大爷进了贡院考场,我们......”

    “好了,你们注意就是......”王攸满脸黑线,正当他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吗,不知道风月之事。

    一行人上了岸,便是住进了这画舫的主人虽置办的酒楼,聚贤楼,楼高三层,王攸在酒楼小厮的带领下,很快的进入一间厢房内,这厢房和画舫的布局一致,但要更为宽敞舒适,甚至隔音效果也做的不错。

    按照科举的规定,所有考生必须提前一日进入考场,乡试分为三场,每场持续三日,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进入考场前,监考者需要对考生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止考生身上藏有夹带,这所谓的夹带就是作弊用具。

    当考生进入相应的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在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全部在号房之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这些也是老师林如海交代给自己的,毕竟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也是丰富的考试经验者,王攸作为他的弟子,自然是言传身教。

    对于这场考试,王攸准备的很充分,父亲将魏畑派给自己,也是考虑周到。试想一下,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被关在一个地方呆上数日,就像坐牢一般,还要兼顾作答考卷,这对一个人的身心是多么大的折磨。

    八月初八,王攸在众人的注目下进入了贡院,在进去之前,对于眼前六人做了一些安排,以魏畑为首,王寅为副。至于他们要做什么,只要别惹出麻烦,都是可以接受的,除了日常开销外,其他的费用自己出钱。

    原本王攸以为让他们自己出钱会让他们有怨言,可是却没有,反而使得王攸高看了一眼。后来他才知道父亲王子腾私下里给了他们一笔钱,至于川儿手中的银两就是父亲给自己此次乡试考举之用。

    果真如林如海所述,考试流程一切都照常进行。来到属于自己的号房门前,王攸苦笑不已,真的是比想象中的还要差,后来转念一想,要建造如此规模的贡院,想来朝廷当初出了不少钱,至于这钱有没有被层层搜刮,暂且不论,但毕竟是国家工程,面子上还得过得去,不过也仅限面子上了,至于这里子,反正有没人在这号房里住一辈子不是。

    不过令王攸感到满意的是,这号房内还算干净整洁,非但如此,还准备了相应的蜡烛和炭火,蜡烛用来照明,而炭火不仅仅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毕竟考生进入这贡院考场后,除非考试结束交卷,否则是不能够离开考场的,因此这吃饭就得自己解决,这也是为了规避某些作弊手段。

    不得不说,科举制算得上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又一大发明。

    关于吃食问题,王攸不得不感谢王子腾将魏畑派给了自己,原来这魏畑跟着父亲在外行军之时,需要深入一些不毛之地勘察地形地貌,这时候魏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为了不让敌军发现自己,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能够使用火的,所以魏畑在干粮的制备上就显得极为用心。

    因此,进入贡院之时,王攸带了许多魏畑制作的干粮,以备不时之需,虽说味道不咋地,但王攸还能接受,前世作为宅男的时候,没少吃什么方便面之类的东西。

    八月初九清晨,贡院内某号房内,王攸悠悠醒来,舒展了一下筋骨,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约莫卯时,只听见外面监考官喊道:“开考!”

    二字清晰有力,可谓声如洪钟。

    一时间王攸便听到各种慌乱的声音此起彼伏,过了好一会儿,才真正的安静下来,随后监考官便是开始发卷,在监考官的身后跟着四名腰挎长刀的武士,他们面色刚正,一人先进来检查一下号房内物品,一人拿着一张画有人像的图纸,仔细的瞄了瞄王攸的脸,另一人则是拿着一个册子,拿着笔在上面勾选了一下,随后让王攸签字画押,最后一人则是从监考官手里取出数张考卷,递到王攸面前的石台上。

    至于监考官,在四人做完所有动作之后,看着王攸,问道:“你就是金陵王氏王子腾王将军的嫡子王攸?”

    王攸赶忙起身,对着监考官深深作揖行礼,恭敬的回道:“学生正是。”

    “好,坐下吧。”说罢,便是离开了,原本王攸以为这是监考官例行问话,但发现监考官只是在少部分的考房门口略作停顿,想来这就是世家子弟的优势所在,别小看这区区几句问话。

    一方面是为了验明正身,另一方面也是有着照顾之意。

    摒弃所有杂念,王攸小心的摊开考卷,正如老师林如海给自己往届乡试的考卷内容一致,这第一场考的就是四书里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摘取其中的某段名篇,随后将其中的一句话或者数句话遮挡掉,类似于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词默写。

    不过令王攸意外的是今年的这第一场考卷之内,居然多了一道新题型,那就是作诗,题型是是让考生以四君子为像各作一首,共四首,必须是七言绝句。

    王攸原本是打算将古人所做的诗词往上誊录,做一回儿文抄公的,后来一想,这个红楼世界中时代根本不可考,如果说这个世界是架空的,但有些人却和现实世界一样都存在在史书之类,所以他们的诗词自然是被收录了下来。

    想到这,王攸冷汗涔涔,这作诗着实不是他所擅长的,诗词除了讲究平仄押韵之外,更多的是要将所描述的东西能够完美的展现出来,若是其中夹杂着人生的抱负和理想就能够再次升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看来自己是把此次乡试想的过于简单了。

    不得不说,这新题型着实让王攸措手不及,但这题型也是个机会,是个拉开分数的机会。他需要思考解决的办法,若是胡乱作诗,想来最终这考卷分数必定不高,若是抄录的诗是大家名篇,那么不说这题无分,想来也会被人耻笑。

    王攸站起身,在考房里来回踱步,思索着破题的方法,但始终迟迟不敢下笔。

    “不,我要冷静下来。”王攸再度坐了下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心里不断的暗示自己。

    上面的四书内容默写部分他已经全部答完,字迹工整,少有涂黑划改之处,顺便还检查了一遍,当看到其中一句出自《孟子》的‘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时,王攸突然想起这句话的上一句: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这上一句的内容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取长补短,自己不擅长作诗,这是自己的短处,然而的自己的长处就是书读的多,更为重要的是我知道事情的大概走向。”王攸自言自语的分析道,“这红楼梦中的时代固然不可考,至少采用未来之诗也并非不可取。”

    想到这,王攸灵光一闪,这诗词作答想来必须要做一回文抄公了,不过这对象的选择也只能局限于现实世界中的清朝诗人了。

    于是,就四君子的七言绝句诗词,王攸只能厚颜无耻的以郑燮《山中雪后》,《竹石》,《盆兰》誊录了上去,这两首诗词一者写梅,二者咏竹,三者诵兰。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枯荣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至于最后一首关于菊花的,他想了想还是自己写了一首。

    最后等待答卷上的墨汁干了之后,他将答卷上交给了主考官。

    接下来,八月十一和八月十五举行的另外两场不出意外,王攸皆是将答卷做完后,交了上去。

    此次乡试结束后,王攸便是带着川儿魏畑六人再次乘坐画舫回到了扬州,此刻的扬州林宅之内,王攸,王子腾和林如海三人在茂竹园内的一间屋内,不过此时的王攸却是跪在地上。

    “你那咏菊的诗和前面三首比起来,简直不堪入目。”林如海手上拿着王攸答卷的副本,出口训斥道。这副本正是昨日王攸从金陵回来后,林如海让他根据回忆将所答的文字誊录出来。

    “弟子不会作诗,给老师丢脸了。”王攸悻悻的回答道。

    “也罢,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起来吧,接下来就等消息吧,其它的我看了,都还算不错。”

    “是。”王攸躬身占了起来,随后便是找了个最下首的位置坐了下来,然后端起一旁案几上早有丫鬟沏好的茶水,一口饮尽。

    此时的江南贡院审阅处,数十个监考官聚在一起,正在审阅今年所有考生的答卷,依据得分先排出大概的名次,此刻落在主考官莫青山面前的是三份考卷,这三份考卷字迹明显出自一人之手。

    “莫大人,这是我等下官从众卷之中挑出的最优一份,请大人裁夺。”听着下面的同僚说的话,莫青山点点头,随后听他说道:“你们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答卷拿给我看一下。”

    “是,大人。”

    话音刚落,两个监考官将同样的三份考卷递到了莫青山面前的书桌上。

    莫青山除了是此次江南贡院的主考官,更是文渊阁大学士,此次奉圣上之命来江南之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自然马虎不得。

    “道林,明和,你们二位也一道来看看吧。”莫青山对着身后坐着喝茶的两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客气的说道。

    两人均是站起身,向着莫青山拱了拱手,便是来到莫青山的身侧,一同看着眼前的九份答卷。

    由于答卷事先将考生姓名全部遮挡住,为了便宜主考官审核,监考官细心的在答卷上标注了甲乙丙以示区分和名次等级。

    “这甲卷之中诗词部分那首咏菊真是文笔不通,与前三首相比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真是奇怪。”被莫青山唤作明和的中年人疑问的说道。

    “想来是这考生故意为之。”那道林冷哼了一声,显然是很不满意,“我看乙卷虽作诗一般般,但中规中矩,更何况关于策问回答的不错,当为头名。至于那丙卷对于时事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虽辞藻华丽,但华而不实。”

    莫青山一言不发,他自然知晓这两位也代表了朝中的派系之争,尽管知道这是圣上为了平衡势力的手段,但如今这派系之争却是愈演愈烈,甚至其中有着圣上和太上皇的影子。

    许是被二人的争论吵得有些心烦,莫青山呵斥道:“都是为国家办事,自然要以圣意为先,二位还是不要夹杂一些个人感情为好。”

    “大人说的极是,不过有些人就是看不清局势。”周安瞥了一眼,语带讽刺的说了一句。

    “周明和,什么局势不局势的,莫要胡搅蛮缠,天还没塌呢!”梅墨愤怒的反击道。

    “够了,当着这么多下级官员的面,不要失了朝廷的脸面!”莫青山面色一肃,“综合来看,丙卷确为第三,至于甲乙二卷,甲卷稍优,当为头名。”

    说罢,便是用一旁的印章在甲卷之上盖了一个第一的字样,随后甩了一下袖袍,对下面的监考官吩咐道:“你们尽快安排,月底将榜单派出去,朝廷此次在江南取前一百五十名,若是还有疑问,素来报我。”

    “是,大人!”众监考官应声称是,随后又退回自己的岗位,开始批阅审核定次。

    ......

    八月二十九,举人榜单便是发布了出来,随后传往江南各地,此时的林宅门口,鞭炮齐鸣,一派喜气之像,四名身着官服的仪官分立两旁,一名中年人手拿榜单走到林宅门口,脸色肃穆,高呼:

    “考生王攸接榜!”

    王攸早早的跪在地上,起身后的林如海和王子腾皆是身着官服,躬身行礼。

    “王攸,年十,无字,金陵王氏,九省统制王子腾之子,同德七年,取桂榜首名,为解元。”

    念完之后,那中年人便是对着林如海和王子腾行了下官礼,一脸谄媚的笑道:“恭喜王大人,令郎为解元,想来不日你王氏一门必定再攀高峰。”

    “多谢吉言。”王子腾谦虚的回了一句,不过心里是真高兴,他虽是武将出身,通过多年的战场拼杀和祖辈余荫才获得如今的地位,但王氏一门毕竟还是底蕴不够,比不得八公,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父亲要让自己娶缮国公石氏府上的一名庶女,以及将一个女儿嫁给了荣国府贾氏,而另一个则是嫁给了薛氏。如今自己的儿子不但是举人,还是解元。

    “哪里哪里,想来王大人和林大人今日要忙不少,下官还得继续去放榜,这里也就失陪了。”那中年人笑了笑,随后便是告辞而去。

    ......

    待放榜之人离开之后,林宅门口更是喧闹不已,王子腾连忙吩咐下人去派发礼品,至于林如海因为身体不适,便是和王攸令人退回了内宅之中。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