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丹阳医疗中心的选址地点非常微妙,在市西偏南的地方。那块区域上靠三院,下依仁和,虽然相距都有些距离,但其实单论市区内的就医覆盖面积,医疗中心并不占优。放平时,在两家三甲医院的竞争夹缝中,民营医院很难生存下来。科室重叠率高,对病人的吸引力不足,科室竞争力不足,恐怕医院一上线就会出问题,病源数连下降的空间都没有。但那只是对“一般”的民营医院而言,丹阳医疗中心创立时的定位并不一般。在“医疗”两字中,它更偏向后者,而在“疗”字的几个含义中,它更偏解除痛苦困难,而非单纯的医治。也就是说,丹阳医疗中心表面是家医院,其实自身定位更偏向于疗养院。三甲医院有床位周转率的指标,床位有接手病人数量的压力,很多病人会因为这个指标“被迫”出院。(1)这时,祁镜所在医疗中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舒适的病床和宽敞的病房,能为这些需要后续疗养的病人提供环境。西边就是丹阳最大的山间别墅区,对于那些被三甲病房劝退的富人来说,医疗中心反而成了后续的首选。进可在这儿安心疗养,退亦有两家大三甲帮忙兜底。而那些无法忍受三甲冗长排队量的轻症病人,也会因为相近关系,成为两家三甲医生推荐的首选。所以这儿的病房走的是高端路线,而门诊却是对三甲的一种补充和分流。相比有些空旷的住院部,这一个月的门诊反而是最受周围民众欢迎的地方。当然比起三甲的专家门诊和人流量,医疗中心无足轻重。可这儿的药品储备充足,医生也都是从慢性病内科聘来的,对于那些跑来开药的病人,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至于急诊,医疗中心还没有那个能力,甚至于从一开始就被祁镜剔除出了自己的计划。就算24日中午刚开完职工大会,祁镜离开会议礼堂的时候,如果上去问他医院有没有开展内外科急诊业务的能力,他的回答也一定是否定的,不能!可世事无绝对,才刚离开没多久,还没回诊断部,两个电话和一条电视新闻就让祁镜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了好几位本不该属于医疗中心接手的急诊病人。一个电话来自于邵莉,打来的时间在下午两点。就在几分钟前,她接到了现场采访的任务。这位转做医疗专题的记者被电视台紧急派去了位于市西的阳潭二中,那儿出现了群体食物中毒。截止他们得到消息为止,已经有50多位孩子发病被送去医院,数字还在慢慢增加。因为学校离三院最近,旁边还有市西儿科,所以去的大都是三院。但三院才刚升甲等,急诊容纳病人的能力有限,短时间往里面塞人肯定是不行的。儿科医院因为对病人年龄上的限制,急诊也只能接手初一初二的学生,所以邵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医疗中心。邵莉这通电话自有她的用意。一来是和祁镜说上一声,大家已经是合作伙伴关系,打个招呼通通气也是很正常的。二来她则想旁敲侧击地问问医疗中心有没有接手病人的可能,毕竟三甲本来人流量就大,再遇上这种事儿肯定乱得不成样子。而且考虑到同行竞争,这时一味去找三甲医院采访反而会适得其反,不一定能拿到第一手资料。相反,如果是医疗中心的话采访起来就会轻松许多。那里是二级医院本来病人就少,又有祁镜在,答案可靠性的问题也被一并解决了。面对这个问题,祁镜的回答当然是没有,因为在他看来,医疗中心完全没有能力接急诊病人。就算是低毒性的食物中毒,答案也是一样的。不是硬件的问题,而是完完全全人的问题。医疗中心没收过急诊人才,同时也缺乏经历过急诊磨练的护士、护工和一票后勤人员。现在唯一有着落的就只有保安,作为医院阻止医闹的唯一手段,祁镜非常看重这个岗位。新保安的武力值不是问题,不过急诊局势随时都在变化,光有身体和武力值可不行,还需要随机应变。如果以后有了抢救室或者重症监护室,拿他来当个看门人倒是不错的选择。这个电话刚挂断,第二通电话就来了。打来的是朱雅婷,内容也和食物中毒有关:“我们能不能在门诊大厅这里划分一块区域出来,接收阳潭二中的食物中毒病人?”“你要接?”“我就想知道能不能。”“不能。”祁镜回答得很干脆,“还不如把多出来的病人分派到其他三甲医院去。”忽然电话那儿的声音变成了中年男性:“祁医生,我是三院消化科主任孙敏。我不是来要求你们接诊的,而是希望你能帮个忙。”“帮忙?这个忙可不好帮啊。”祁镜笑了笑说道,“咱们医院急诊能力实在堪忧,万一医疗上出了什么岔子会非常麻烦。我觉得不如动用三院急救分站的120,把病人疏散去其他三甲医院......”“不,我不是让你们分流病人......当然,如果能分流的话,那最好不过了。”孙敏顿了顿,说道,“现在的问题在于,这起中毒非常奇怪,我甚至没法判断到底是不是食物中毒。”祁镜听到这儿,总算明白了。帮着医院分流是一部分意思,而判断中毒的类型和源头是另一部分。祁镜当初在内科急诊工作了十多年,确实解决掉了许多麻烦的中毒病人,以至于很多医院会把自己没法解决的中毒病人送来他这儿救治。千奇百怪的毒物见了不少,而乱七八糟的理由也是一堆。要说当时丹阳的大内科谁最强,或许会众说纷纭,但要说对付中毒和传染病,那一定非祁镜莫属。祁镜从来不认识孙敏,不知道他这一介主任,为什么要把自己无法明确病因说得那么直白:“孙主任,找不到病因的中毒更应该留在三甲医院。这样万一出现病情反复或者中毒加深,三甲的危重症救治能力肯定比我们强。”意思很明确,就是不想接。如果是以前,祁镜或许会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把人接来看看。可他现在不是一个人在行动,利益和命运联系着整家医院,绝不仅仅在诊断部一个部门。“你个小子怎么玩起谦虚来了?”就在他说了自己的看法后,听筒里的声音又换了一茬。孙敏的声线比较淡,说话时音调起伏不大,会给人一种温文儒雅的感觉。而现在祁镜耳朵里却被塞满了直率和爽快:“这次中毒范围大,原因模糊,这对你们医疗中心可是个机会。”祁镜听过这个人的声音,还很熟:“张校长?你怎么去三院了?”“我去三院不行吗?”张庐说道,“我好歹以前也是消化科主任,这次来三院......啊呀,怎么被你绕到这上面去了。现在问题是那么一大波病人怎么办?这些送来医院的小家伙们看症状更像皮肤过敏,可过敏都是个体因素,怎么可能变成群体。”“现在离午饭过去了三个多小时,如果是速发过敏反应速度太慢了,迟发又太快。我觉得不是过敏,应该还是中毒才对。”祁镜第一个想要问的就是人数,“一共来了多少人?”“初中部来了20多位,隔壁儿科接了一大半。”张庐给电话开了免提,坐在一旁的孙敏便开口说道,“高中部已经有了近40名学生,我们只能接下20名,其他人被120送去了其他医院。”孙敏说道:“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只是发了病的,还有许多有发病征兆但却不严重的需要我们尽快处理。”“按我们之前讨论的,推荐那些症状轻微的去你那里,你给好好看看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张庐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在毒理方面的能力确实不足,没什么好隐瞒的:“我呢就不掺和这件事了,等你有了答案给我个回个电话就行。”对面打着诊断的幌子让祁镜接,祁镜不想接,那就只能在电话里就把问题给解决掉。“中毒其实有不少特异性的症状,皮肤症状就是其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祁镜问道:“我想知道这些发了病的孩子生命体征还稳定吗?”“挺稳定的。”“血压心率没问题?”“没问题。”“那就不是高组胺鱼了......曼陀罗也得排除掉。”祁镜立刻在脑海里,给这两大类画了个大大的叉,继续问道,“孩子们嘴唇肿么?”“肿,肿得厉害。”祁镜听到了肯定的答案,立刻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嘴肿,那八成是毒蘑菇了。”张庐立刻从身边的一张纸上寻找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看到了“黑木耳”三个字:“午饭里没有蘑菇,只有黑木耳。”“都属于真菌嘛。”祁镜没太在意这个说法,“这些中毒的蘑菇长得就和黑木耳差不多,吃了之后会出现日光性皮炎、皮肤麻木、身体出现浮肿。最重要的一点,它们会引起嘴唇肿胀外翻。”“毒蘑菇......如果嘴唇不肿的话是什么中毒?”“某几类低毒性的野菜。”张庐和孙敏交换了一下眼神,现在唯一能信的就是祁镜。就算不信祁镜也没其他办法,因为出事儿到现在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急诊那么多医生,连一个疑似诊断都给不出来。不信他又能信谁呢?“治疗怎么做?”“生命体征没问题就没什么好治疗的,如果症状比较明显,给个简单的抗过敏就行了。”祁镜回想了一遍自己的记忆内容,继续说道,“还有记得避光,因为这些毒蘑菇里的毒素是光过敏性卟啉,遇光产生过敏反应。”“懂了!”祁镜松了口气,好在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群体中毒事件,及时去医院观察应该很快就能恢复过来。既然病人很好处理,放在大厅打地铺观察观察就行,也就没必要分流了......他的设想不错,可惜朱雅婷却借着这个前提,又把活揽了过来:“分一些病人过来吧,如果病情不严重的话,我们能应付。”“那可真帮了我们大忙了。”“大家互帮互助嘛,应该的。”朱雅婷接过了张庐手里的电话,笑着对那头的祁镜说道,“祁医生,尽快安排门诊和空余病房出来,核算一下能容纳的病人数量,尽早帮三院分担病患。”“你确定要接?”祁镜告诫道,“虽然叶状耳盘菌和猪嘴蘑毒性都不高,但还是吃死过人的。万一真出现了......”“这是我们扩大影响拿到预算和投资的好机会!”朱雅婷压低声音,言语间不禁透露出了和张庐一起出现在三院的真正原因,“这忙你必须要帮!”祁镜没办法,只能应了下来。他挂掉电话后,还是暗叹自己低估了医院建设所带来的巨大资金负担。就算是朱岩这样的丹阳富商也难逃这个“陷阱”,到头来还是需要一些资本加入才行。医院拿资金最重要也是最纯粹的途径就是医学院校的合作。不过再纯粹的合作也会有限制,这和祁镜的预设路线有出入。好在是张庐的丹医大,和他合作肯定利大于弊,如果朱雅婷真能谈成,对医院肯定有好处,至少在病源数上会有相当大的帮助。“陈冰,把刘飞燕和曹绮雯都带上,诊断部和老年科的事儿先放一放。”祁镜找到了自己手里能用的“棋子”,“马上会从三院转来一波食物中毒的学生,你们帮忙接收一下。”“食物中毒?”陈冰心里没底。“来了之后先抗过敏,然后维持住生命体征就行,问题都不大。”祁镜说完,又吩咐道,“对了,去门诊大厅的路上再去一趟皮肤科,看看那儿有多少空床。”“这是要把人放皮肤科?”“那当然。”祁镜说道,“老年科的床最便宜一天也得500,给他们住,他们付得起么。”“可......可万一郑主任不理我怎么办?”陈冰心虚得不行,“内科我还镇得住,可皮肤科,我真不懂啊。他好歹是主任,我一个......”“你怕什么?”祁镜手里拿着一份皮肤科病历,是刘复第一时间送到他面前的几份病历之一,也是这次他特别关注的一个皮肤科病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只用了3天,诊断写得很模糊,治疗也几乎没有,但病人的症状却是实实在在的。他把病历丢在桌面上,语气慢慢冷了下来:“他都要自身难保了,恐怕没心思管这种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