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就在刚才,李文毅给李汉发来了现场调查的消息,时间定在明天。李汉的报告还没写完,最后结论就打了个毒杀。至于那四种毒药里,哪种起决定性作用,哪种只是偶然掺杂在其中,这一点没法下定论。他找祁镜的主要目的就在这里,但同时,他也希望搞清整件事儿的来龙去脉。毕竟农药灌上一瓶就已经够要命了,谁会没事儿往其他人嘴里灌那么多,什么深仇大恨下这种死手?当然,他也没指望祁镜一个人就能把事情解决掉。祁镜似乎也很清楚他的来意,索性虚构了一个急诊病人,想从临床出发,找一找这人身上的特点。平时或许没什么意义,但对一具破烂不堪的腐败尸体,这种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经过后期润色的病人46岁,男性。一小时前出现步态不稳摔倒,脑袋磕碰到桌角,当时的主诉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头晕、撞击后产生的头痛,以及较为剧烈的腹痛。那时家里没人,所以没得到及时救治。直到40分钟后,等家属到家后,这才拨打了120。10分钟前,急救员到达现场,那时的病人已经神志不清,口角流涎,嘴边还吐着泡沫,情况很不好。心电监护显示血压还算正常,134/78mmHg,心率轻度增快,102次/分。在搬运途中,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肌肉震颤。在去医院的路上,病人血压开始下降,心率持续加快。在检查肌肉震颤的时候,还发现病人双手皮肤上有明显的不规则红斑,同时还有指甲抓挠的划痕。“红斑应该是农药刺激皮肤后的结果。”陈冰抓住了重点,“划痕应该就是红斑瘙痒后不自觉抓挠产生的。”“所以你觉得是农药洒落在身上造成的?”“嗯,菊酯对皮肤的刺激要比有机磷高,又有那么强烈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果说除了有机磷外,还有一种中毒的话,我更倾向于菊酯。”菊酯中毒造成的症状,确实都落在祁镜给的病人描述中。陈冰能优于另外两个女生的重要原因,并不是他本身的实力更出色,而是他所在肾内科这个专业帮的忙。人类一共有三大排泄途径,尿、粪和汗,它们会带走身体所不需要的东西。其中尿液占的比重最大,而司管尿液排泄的肾脏就成了全身最大的清洁过滤器。肾内科就是维修这个过滤器的科室,所以肾内科经常会遇到中毒后肾衰竭的病人。(1)因为庞大的尿毒症透析人群,陈冰自然要熟悉血液净化和透析的过程。丹阳周边都是乡村,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菊酯就要少得多了。但在这样一个学习工作的过程中,陈冰会比其他医生更容易见到农药中毒的病人。只要样本量够大,见到菊酯中毒就只是时间问题。“不错啊,还知道菊酯。”祁镜想到了陈冰的专业,问道,“我记得你是肾内科的吧,去过透析室?”“嗯。”陈冰点点头,“去过透析中心,里面大都是尿毒症病人,也给内科急诊做过血液过滤,有幸见过一个菊酯中毒的,症状倒是和有机磷差不多,但它更偏向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可以。”祁镜难得表扬了他一句,但紧接着便是下一个问题,“那证据呢?”“证据......”陈冰愣了愣,然后没多想便忽然笑了起来:“我只是碰碰运气而已,至于如何区分这两种中毒,胆碱酯酶是个比较有特异性的指标。菊酯的胆碱酯酶活力正常,而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胆碱酯酶活性会大幅度降低。”(1)“这可是混合中毒。”刘飞燕提醒道,“这种鉴别方法没有意义。”“我觉得飞燕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这种病人一来肯定要做尿样毒素鉴定。只要查常规毒素,总能查到的。”祁镜点点头:“我倒是把毒素检测忘了,现在定性检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其实这种病人,尽量对症治疗,同时检查毒素类型,然后选择应对的解毒剂就行了。”刘飞燕说道,“刚才胡东升也说了胆碱酯酶的问题,我觉得......”正当她侃侃而谈的时候,祁镜忽然开口打断道:“那这样,就当医院的检验科瘫痪了吧。”“哈?”“啊??”“祁学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祁镜想了想,“就当检验科罢工了吧,比如奖金没到位,工作时间太长......反正你们只要知道没法做检查就行了。”罢工?公立三甲医院正式职工大都进编,平时或许工作上有怨言,但罢工肯定没可能啊。“啊哟,你们怎么那么死脑筋,在这事儿上钻牛角尖干嘛。”祁镜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他们严谨好,还是杠精好,“你们只要知道检验科没法用就行了。”“那还怎么治?”“血检也没了?”“没了。”祁镜摇摇头。三人在临床工作了才两三年,从来就没想过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祁镜见自己给的条件太苛刻,只能换个说法:“那就当院前急救的车在路上抛锚了。”“那上出租车啊。”“堵车。”“那......”“别那啊这啊的,现在你们就是三个在野外露营的朋友。”祁镜索性把事儿说绝,“在路上遇到了这个男人,现在最近的急救站里有全套解毒药物,但缺乏检查手段,你们必须第一时间确定中毒的种类。”“这样的话就只能猜了吧。”“可混合性中毒怎么猜?”“其实就是因为是混合中毒,所以我才猜的菊酯。”陈冰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解释道:“一来菊酯和有机磷都是杀虫剂,往往会一起出现。二来是曾经老师说过,有机磷会使原本低毒的菊酯毒性增强,往往需要阿托品外加胆碱酯酶复能剂联合使用。”这也算是一种经验积累后的结果。虽然两个女生觉得没什么,甚至陈冰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可祁镜知道,有时这种毫无根据的发散性甚至跳跃性思维,往往就能救回一条人命。陈冰的猜测没错,第二种中毒就是拟除虫菊酯。当然,祁镜在病历中并没有明说,因为两种杀虫剂的中毒症状很相似,他的本意也不在菊酯上。可以说陈冰猜出菊酯出乎了他的意料,这才有了刚才的表扬。至于整个病历中的坑和难点,其实就是之前胡东升说的违和感。临床上有机磷、菊酯中毒产生中枢神经抑制的病例并不多见。如果程度不深,两种中毒都会刺激交感神经,让神经释放可以促血管收缩的儿茶酚胺。收缩血管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血压升高,而且是剧烈的升压,往往收缩压能轻松飙到200以上。所以,就算中枢神经抑制后的低血压也只是相对而言,很少有收缩压低于80的先例。医学中没有绝对,没见过某种现象并不能代表它没有,但相关的逻辑关系却是绝对的。就好像心脏冠脉堵塞一样,虽然有些人的心梗没有胸痛,心电图不典型,甚至心肌酶谱改变得也很有限,但冠脉堵塞导致心梗的这个逻辑推论是绝对的。把这种逻辑关系代入到这个虚拟病例中,就会出现许多矛盾点。低血压的严重程度可以推测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情况,如此严重的中枢抑制必须有重度中毒才行,可是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却并没有到这个地步。少量的泡沫提示轻度肺水肿,简单的肌肉震颤说明神经抑制的程度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甚至于病人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呼吸频率还不跌反升。“太奇怪了!中枢抑制呼吸频率一般低于15次/分,可这家伙超过20了,这算哪门子抑制?”刘飞燕重新审视了一遍病人的病史,还特地用笔记下了其中的关键点。想着想着,她看向一旁的祁镜,忽然一个念头砸进了她的脑袋让她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该不会是病历本身出了问题吧?医学有各种不确定性,每年的临床指南就有不同,几乎年年更新。医学院考试的题库更是因为时常和临床脱节而经常出错,历年被学生诟病的考题多如牛毛。就算全国最高水平的医学考试中仍然会有争议题,实在是医学上的思路太广了。一个主治出的病历题,还是临时编出来的,出点纰漏很正常。刘飞燕很想说出来,可是出于下属对上司该有的敬畏,以及医学生长期底层打工人的心态,她没把这句话说出口。但一旁的曹绮雯却没什么顾虑:“我觉得病历设计有错......”“唉唉唉,别开玩笑。”刘飞燕和她早就认识了,清楚这姑娘的性格,只是听个开头就知道她要说什么。可惜她临场反应慢了些,想拦可惜语气软了些,已经拦不住了。曹绮雯说道:“当然有可能是其他中毒造成的,但我觉得提前问一句省得之后受误导也挺好的。”这要是其他人也就算了,可这姑娘不一样,不能因为几个病历讨论就那么入戏吧。刘飞燕凑到她身边,不停拉着衣角,悄声说道:“喂,能不能别那么直接?”“怎么了?我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嘛。”“你是来应聘的啊......”“......”曹绮雯确实忘了,从早上口吐虫子的病人开始到现在,她的脑子就没停过。在那么激烈的讨论中,曹绮雯早就融入了进去,把来这儿的目的抛诸脑后:对啊,我是应聘来的,还没答应呢,怎么可以这么和学长说话......祁镜也是没想到会有人质疑自己的病历,愣了愣,然后点点头:“病历没问题,还有两种毒素,尽管猜吧。”四种混合中毒确实超纲了,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纲,在内科学的书本上根本没有这样的病例介绍。三人又不是专职内急的医生,现在已然到了极限。要不是之后胡东升回到办公室,祁镜都准备公布最终答案了。当然病例诊断答案本身,只是整个案子的起点,李汉还等着之后的内容,他不可能浪费太多时间。“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胡东升进门就把病历放在会议桌上,然后说道:“他签字了,收拾完东西就要走。”“嗯。”祁镜说道:“来聊聊汉总手里的人吧,三个小家伙说不下去了。”之前祁镜和邵莉谈话的时候,胡东升就和李汉讨论过,他们发现祁镜在说中毒的时候,那个低血压非常扎眼。所以胡东升大胆猜测了祁镜的出题意图:“中毒有很多种,内急常见的是农药中毒,但还有一种在城市里不多,但乡村一直都存在。”三人倒是没想到这一点,经他一提马上反应了过来,确实是自己的视野窄了些。但脑子里有了答案的同时,疑问也应运而生:“你是说动物类毒素?可病人住在城里,城里有蛇么?”“没蛇可以有别的。”“虫毒?”“丹阳也没带毒的虫子吧。”“丹阳周边有吗?”“我记得也没有。”“你们别老想着那些毒虫。”胡东升说道,“想想为什么低血压?为什么在一个本该高血压的病人身上会出现那么低的血压,是人不行了?还是另外两种毒造成的?”“低血压......”“休克?”刘飞燕看着胡东升,马上分析道,“休克从原因上分的话......过敏?如果是过敏的话,又是毒素,那最常见的就是蜜蜂了。”“在室内被蜜蜂蛰成过敏?”“有可能。”三人就像三只才刚来家的小猫,在胡东升丢出的线团边玩得非常开心。“我也怀疑是蜂毒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下降的血压根本刹不住车,皮肤上的红斑和抓挠的性质还有待商榷。”胡东升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然后看向了祁镜,“就看是不是祁哥的正确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