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胁

    落日的余光中。    斥候们同往日一样结束了巡查返回燕关。    轻轻拍打坐下的战马,他们望着无边草原被霞光染成昏黄的颜色,树林在微风中荡起红波,一切都如此安静美丽。    “嗖!”    一声箭矢破空的声音却打破了这一切。    刺穿空气,正中一个斥候士兵的脖颈。    士兵捂着脖子,喉咙中发出艰涩轱辘声,从马上重重掉落。    “敌袭!”    其他斥候大惊失色,他们左侧的树林中,数百北狄骑兵向他们冲来。    箭矢如飞蝗落下,斥候们纷纷中箭,从马上摔落。    北狄骑兵很快抵达面前,弯刀割下了斥候士兵的头颅。    在仅有的那么一丝残留视野中,斥候们望见北方一条黑线在缓缓移动。    ……    燕关。    激烈的警钟在傍晚敲响。    墨翟登上城墙,望向如同潮水一般涌过来的北狄军队,心情沉重。    “父亲。”墨羽站在墨翟身边,他身上已除去了盔甲,换上一身常服。    兵部的命令已经到了燕关,将他就地革职。    他正要收拾行礼,离开燕关,没想到北狄大军突然而至。    “你即刻去燕郡,不必呆在这里。”墨翟望向城下的北狄军队。    城下的北狄士兵一眼望去有数十万人。    宁锦都司之战后,他还未见过北狄人出动如此大的阵仗。    “北狄人打过来了,都怪燕王惹下如此大祸,完了,全完了。”墨翟右侧站着一位中年将领,乃是燕关副将萧远山。    此时他面色苍白,额头上全是汗滴。    “这与燕王有何干系?”墨羽怒道。    他一向很厌恶萧远山,在燕关他一向蛮横,动辄饮酒鞭笞士兵,但见了北狄人便吓得和孙子一样,令人鄙夷。    这样的废物能在燕关,也就仗着他是八大势族之一,萧家的人。    “北狄人有仇必报,燕王抓了库图,他们岂会善罢甘休。”萧远山怒道。    想到墨羽已被革职,他怒道:“你已被革职,燕关军务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速速离开这里。”    “萧副将!”墨翟喝了一声。    瞪了眼墨羽,他厉声道:“还不快走,在这里做什么!”    “孩儿不走。”墨羽望向城下北狄大军,“若是他们攻城,孩儿拼死也要护在父亲身边。”    他的话音落下。    这时一个北狄骑兵忽然出阵,将一只箭矢射上了城墙。    在箭矢的端部,绑着羊皮纸。    士兵捡起箭矢,立刻送到墨翟手上。    “北狄可汗穆勒洪真在此正告大颂皇帝,十日内交还我北狄九王库图,否则攻破燕关,踏平燕州,决不食言。”墨翟念道。    萧远山听了,擦了把头上的汗:“立刻八百里加急去金陵,一定要快!”    墨翟选择了沉默,他没有阻止萧远山,这么重要的事,他必须上报朝廷。    墨羽望了眼自己的父亲,从父亲的眼中他看到了屈辱,不甘,无奈诸多情绪。    他曾记得自己父亲一心想要驱逐北狄,收回宁锦都司。    但一年年过去,他渐渐不再提及此事。    因为他清楚,以大颂当前的军力根本做不到。    这也是为什么他得知燕王大败北狄人后如此高兴的原因。    因为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实现自己志向的人。    为此,他甚至给他的儿子下了个套,利用此事将他革职,令他前往燕郡,辅佐燕王。    “父亲,孩儿走了。”他这时说道。    北狄的目的显而易见,他知道自己留在这里也毫无益处。    墨翟点了点头,重重拍了拍他肩膀,这是无声的言语。    ……    “哎,小心点,别撞到殿下了。”    城北,承德坊。    赵煦望着忙碌的匠人,一个官员站在他身边,介绍着什么。    上次同北狄人战争中,他选了一个民坊焚烧制造假象。    战事之后,这个民坊许多建筑被烧成了灰烬。    王府赔了这里的百姓不少银子。    后来他觉得这民坊里完好的建筑也没剩几座了,干脆拿银子把整个民坊买了下来。    将铁模铸炮的事交代了,他便想起这里来,于是叫来府衙里的工曹,让他将承德坊收拾下,重新规划。    “在这里建南北东西两条大道,把整个民坊分成四块,东面居住,西面的房子全部用青砖建造……”赵煦在地上划起来。    现在王府里既要造大蒜素,又要酿酒,如今又添加了一个香水,根本不够用了。    而王府周围的地块拿来做工坊又浪费了。    于是他决定将整个承德坊改造一番,将工坊都迁到这里。    这样一来,也方便管理。    “嗯嗯……”赵煦说的时候,官员频频点头。    他叫邹容,和刘福曾是同窗,被刘福安排在了工曹的位置上,专门负责燕郡灌溉沟渠,城墙修葺等事。    “工坊的房子要建的大,长一些,上面屋顶还是传统的瓦顶即可。”赵煦又道。    邹容将赵煦在地上划的东西一一记在心里。    燕王还是第一次单独给他任务,他可不敢懈怠。    “殿下,青砖倒是没问题,不过青砖之间的泥被雨水冲刷时间长了,墙容易变得不结实。”邹容提醒燕王。    坐上这个位置后,他破费了一番功夫钻研建造学问。    “用什么泥,不用……”赵煦差点脱口而出水泥。    但他当即意识到这里是没有水泥的。    他拍了一下脑袋,“哎呦,怎么忘了这个。”    于是他对邹容说道:“走,和本王去一趟兵仗司,给你看个好东西。”    邹容点了点头,燕王一向奇思妙想甚多。    这是府衙官员都知道的事。    听燕王这么说,他倒是微微期待,不知道燕王向他展示什么。    两人到了兵仗司。    赵煦在院子里找到和陶匠一起做泥炮的王应。    此时,王应身上都是泥,正在泥炮的炮身上用木板打平炮身。    “不错嘛,一天多的功夫有点样子了。”赵煦笑道。    王应面前的泥炮和他给的图纸上的尺寸差不多。    炮身一米23书网m左右,这是一门典型的守城炮。    不过现在泥炮还有些粗糙,还得继续磨平。    在王应身边,还有的匠人在制造更小口径的火炮,这是一种野战炮,口径75mm,炮身相对短一些,火炮的壁薄一些,更为轻便。    既然制造火炮了,他自然要将适合于不同作战情况下的火炮一起造出来。    没必要死板地走一遍火炮发展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