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不愧是你父亲的儿子啊!”

    ......

    韦瑾与韦夫人互相对视一眼, 露出了彼此心知肚明的微笑,然后一起转移了话题。韦瑾指了指身后跟随的僮儿道:“儿今朝外出,买了些笔墨、白纸之类, 自觉极好,为父亲也备了些。”

    韦训哪里是在意一点儿笔墨的人, 但他很在意儿子的孝顺啊!抚摸着胡子道:“甚好!甚好!”

    到底是我的儿子, 连买张纸都想着我...啊,像我!

    僮儿将盒子打开,原来是随园出品的种种文具。韦瑾指着一盒笔道:“这般笔, 最耗工本, 家中在京兆时易得, 到了建邺就算是有这样的,也多有不及了!”

    这是一盒套组笔,总共四支笔,两支是日常用的,一支偏小,一支偏大, 可以适用多种写作需求。其中偏大的那支笔,虽然不及后世的大笔,却也做了相应改进,使得蓄墨能力大大提升,以应对大笔写字的要求。

    这些都是优质好笔,‘有心三副二毫笔’的工艺在此时可不是普通人用的起的!甚至就是一小撮人能用罢了!其中工艺相当繁琐(这也是后来各项指标稍次的散卓笔成为主流的一个原因), 而此时的工匠大多在中原,南方地区有的时候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

    至于说商人输送...且不说如今商路连接困难,只说这样的手工打造、产量很小、不缺买主的东西,也很难流到南方来啊!所以就算建邺有‘有心三副二毫笔’, 品质也不能与中原地区相比。

    许盈在随园的制笔作坊里使用了流水线,这一方面使得制笔工匠的培养变得简单,生产效率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另一方面,却也使得产品比以前更加优质了——精工细作、心血而成,这些话听着是很好听,但事实就是,分工合作之后,反而让精者更精,也不容易有品质差异。

    这就像是现代社会里,完全不算情怀加成,普通的产品自然是工厂里出来的物美价廉,至于手工作品,往往是质量参差不齐的代表。这不是说手工不好,而是手工制品更加优质必须限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譬如说工艺品那一挂,那需要工匠的审美。又譬如说某些精度要求极高的(在许盈上辈子时,人手依旧是最精妙的加工工具,一些特殊的产品只能依赖人手加工)...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是另一番光景了!

    笔看着还好,但不到使用也不知道高明在哪里,所以韦瑾又指了指另一个僮儿手里用浅褐色桑皮纸捆扎成一刀一刀的澄心堂纸,外面一道腰封,可以看见印刷的漂亮图案,以及‘澄心堂’字样:“父亲原来用澄心堂觉得好,不输于北纸,只是难买了些,货栈处时有时无的,此次儿多买了些。”

    另外又拿出砚台、墨锭给韦训看,这两个卖相就很漂亮了,就算是没有用也会觉得比之前的砚台、墨丸高档的多!砚台一方,露出漂亮的石色,看得出来纹理极其细腻,上面根据这方砚台的纹样做主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与其说是砚台,还不如说是一个漂亮的摆件。

    墨锭这是黑的发亮,一面刻了‘随园’字样,下面还有日期和经手工匠的落款。錾刻的字样上泥了金,十分好看。

    “若冲与儿说起过,此砚取自新安佳石,最适宜作砚。其质坚丽、滑不拒墨,触之有金声,且性温凉,呵气成云,贮水不涸。”贵族是最喜欢‘讲究’的群体,想要他们认可歙砚、端砚值大价钱这是需要一些炒作的!而只要炒作成功,他们出多少钱都愿意。

    韦瑾之前在雅集上已经得了一方歙砚了,用了这方砚之后,原来的就不放在眼里了!此次去文房铺子花大价钱再购一方自然是孝敬父亲的。

    “据说能与新安佳石相比的,只有两处,一处是凉州临洮,何底可得绿石,绿如蓝、润如玉,甚为发墨。另一为交趾端州所出山石,最为润滑娇嫩——临洮砚台是得不到了,端州山石砚却不用等多久了。”韦瑾说起这个很有兴致。

    这也是许盈和他们说过的,端州采来的第一批石头已经到了。只是这又不是一般的东西,在真正动手制砚之前还需要好好揣摩一番,免得糟蹋了好料子。

    这样说着,韦瑾又把笔架、曲别针、便利贴等小玩意儿给父亲看:“这虽是小道,但儿日常所用,倒是方便了不少。”

    韦训摆弄着曲别针这个时候倒是觉得有些意思了,是的,这些东西不见得是必需品,但用了之后就会方便很多,倒像是体贴着人的用度来的。虽然市面上的货物都是以体贴使用者为出发点造的,但没有体贴到这个程度的啊!

    只能说这是时代不同了...后世大家挖空心思要卖货赚钱,很多小的痛点也要被挖掘出来呢!对消费者的体贴是古人难以想象的。

    “这盒子有些意思。”韦训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哪怕是以前没见过这种路数,也凭本能摸到了些什么。

    相比起时下常见的货物,许盈的货物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做了包装!这个时候的货物极少有包装的,像是珠宝首饰之类,也常常是一个托盘送上,挑走了就挑走了。若用个盒子装着,那常常是给人做礼物时才有的!

    偶尔也有一些货物确实有包装,但那往往是不得已的。比如说一包米、一瓮酒,不装着不行啊!而就是这样的货物,在零售阶段往往也会去掉包装,买米买酒的可以自己带容器装嘛!

    倒不是说零售领域一个有包装都没有,只是说极其少见!而且那也是出于实用给个包装,并没有别的意思。

    许盈觉得自己的包装非常粗陋,他喜欢用硬纸做盒子、皮纸做袋子给商品做包装,因为相较于竹木多少便宜些,他也是有成本方面的考量的!而一些价值很高的商品,比如说砚台,他就可以用铜盒、木盒来装。

    但不管是哪种包装,都不能达到令他满意的程度...他上辈子见过无数工业社会的产品,就算心里知道横亘了一千多年,技术差异就在那里,不能强求,却也无法拧转他既存的心理印象。

    而且就算不说技术上无法弥补的差距,好歹做的整齐一点儿啊!每次看到不够规范的包装,许盈都会怀疑自己其实是有强迫症的!

    以当下基本手工的包装,就连做到整齐也很勉强啊!

    但站在此时的人的角度,却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没见过工业社会的产品,看不出这些包装有哪里不好。就他们看来,这些包装之前很少见,但肉眼可见地提高了产品的档次,至少他们看着就是这种感觉。

    比如一支笔,人家就放在那里卖,许盈则是用装饰的好看的盒子仔仔细细装起来,盒子里还有防止笔在盒子内移动的装置,盒子外面则将笔的名字、品牌、生产地、经手工匠、生产日期用小字标的清清楚楚...就算买家买到次等品也不会想到去找厂家麻烦,那也会觉得更放心了啊!

    当一个人郑重其事做一件事,在很多细节方面用心了后,落在其他人眼里是不一样的!

    这是韦训现在看到的,他没有看到的是,随着这些货物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随园’会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品牌。到时候只要是打上‘随园’品牌的产品,哪怕是新产品,也会立刻受到市场追捧!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躺着也赚钱的时候!

    这个时候一旁的韦夫人笑了起来:“这不是与家中买来的乳粉、蔗糖是一个路子吗?”

    她是家中主妇,虽不说中馈之事事无巨细,有些东西却是有印象的。别的日常采买也就罢了,他大多只是勾账、对账,并不管具体,但奶粉和糖这两项她印象很深刻,因为她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两样东西,是宫里下赐的!

    韦家从京兆南下,那时候京兆情况已经很不好了(如果不是这样,韦氏还不一定会举家南下呢)。当时在北方损失了不少家财,那个时候再处理家中一些不动产也得不到什么好价格。而南下途中更是财富缩水,等到抵达建邺,韦家不说由此家计艰难,至少也是元气大伤的!

    这个时候韦家需要在建邺站稳脚跟,同时借助在南渡小朝廷中捞到的位置生财。因为有韦太后的关系,这倒是不难,但一开始的时候想要在建邺安稳下来,还是需要宫中一些帮助的。

    韦家如今的宅邸就是这样来的,而且当时宫中还赐下了一批东西。这些东西有珍稀,也有普通的,普通的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得着的——这倒是不奇怪,古代亲戚之间送礼,就是一个‘周全’!往往涵盖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价值多少的问题。

    当然,当初的投资,如今都见到成效了。韦家不仅站住了跟脚,还能送财物入宫支持韦太后呢!

    而当初赐下的东西里就有糖和奶粉,奶粉就不说了,根本就没往北方卖过,所以韦夫人人在京兆时没见过。至于糖,那可能就是巧合了...虽说东塘庄园的糖卖的很好,但在华夏大地上一稀释,每个地方流入的都不是很多,京兆只是恰好没有商人带过去而已。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