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五月,黄涅新回到了自己阔别十年的家乡。他觉得自己已经平复了心中伤痛,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和幸福。他要将一切告诉逝去的家人,同时他还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向林依依求婚。
黄涅新带着无限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遐想回到申城,但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林依依,林依依失踪了。
黄涅新疯了一样的四处寻找,甚至到了警局报案,最后他发现张依依是“主动失踪”的。他在张依依的公司了解到她已经和公司解约,同时她不但一次性支付了一千万的解约费,还辞退了包括经纪人和助理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天之后,黄涅新在警局得到了让他几近崩溃的答案:林依依和她的家人去了倭国,而且就在今天。
紧接着一条新闻更如晴天霹雳:林依依签约倭国顶级经纪公司,尊尼事务所!本来像这种签约艺人的事情一般就发个通告,登个娱乐版就完事了。但这一次,尊尼事务所这家倭国顶级、世界知名的经纪公司用了签约倭国顶级巨星的条件签下了林依依,这个在华夏都只属于三、四线明星的艺人。这事被倭国的娱乐媒体放在了头条,华夏媒体发现之后也立马转载。
一时之间林依依的名字传遍了整个亚洲,甚至连一些欧美的媒体也有报道。但是大多数媒体都是在疑惑和质疑,只有一些华夏的媒体使用了“奇迹”、“为国争光”等等带褒义的标题,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媒体知道其中的真相。
但是,只要有真相的存在,那么总有大白天下的一天,哪怕有些知道真相的人要掩盖,哪怕有些知道真相的人不愿说。在黄畾看到新闻,赶到申城,在黄涅新家中找到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黄涅新后,他在自己的V博中发布了一篇长文,文中详细的讲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在文章最后黄畾还发出了一张黄涅新人鬼不如的近照。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黄涅新,因为黄涅新的一本刚刚完成的著作。在黄涅新跟随张依依到申城任教之后,林依依已经小有名气,此时的她已经不需要黄涅新日常跟随。因此,黄涅新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他开始对近代历史产生了兴趣,因为申城毕竟是华夏近代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嘛。渐渐的黄涅新从一个爱好者变成了一个研究者,而且研究的方向从近代史渐渐缩小到二战史,又从二战史缩小到发生在金陵的那场惨案。
那是源于一次偶遇。那一天黄涅新到金陵研究当地的二战文化,他在金陵大屠杀纪念馆中发现了一位长跪不起的老人。这让黄涅新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忍打扰老人,一直等到老人离开时才上前与他交谈。一番交谈之后,黄涅新才知道老人是倭国人,名叫冈田友夫,他来金陵做这些是代替他父亲来赎罪的。
老人的父亲叫冈田毅一,是那场惨案的参与者,战争结束后他每每想到此事都会无比的愧疚和不安,尤其是在他退休之后,这种感觉更是与日俱增。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每年都花一个月到金陵赎罪。这件事他从六十五岁一直做到九十五岁,直到他的身体无法行动,他将事情托付给了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为他做到自己离世。
这一次的偶遇让黄涅新锁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因为他发现倭国在金陵的暴行在华夏以外几乎被人们遗忘。尤其是在倭国所有的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更可怕的是在华夏,除了史书上简短的描写之外,都没有一本详细的记录这段惨痛的历史!
黄涅新为这一现象震惊了,他决定要做点什么。于是他以金陵大屠杀纪念馆为切入点,寻访幸存者,采访馆长,整理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他还以冈田友夫为桥梁,多次前往倭国,采访了冈田毅一在内的诸多二战老兵。
让黄涅新没预料到的是,他的行为引起了倭国右翼势力的注意。于是他开始不断的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同时他还被倭国拒签。但黄涅新依然通过网络和电话完成了倭国的资料收集,最终他花费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一本十余万字的历史纪实著作《金陵暴行——不能忘记的历史》[注1]。
倭国右翼势力发现威胁和限制无效,在黄涅新完成著作后,为了阻止作品发表出来,他们开始使用利诱的手段。在开价千万依然被黄涅新拒绝后,他们转换了目标——林依依。
一千万的违约金,一份顶级经纪公司的顶级合同,一个全家移民的承诺,就让林依依放弃了黄涅新。她以帮忙的名义,拿到黄涅新新鲜出炉的书稿,将书的版权注册到了自己的名下。这在这个特别重视著作权的世界,那就是彻底斩断了黄涅新与这本书的关系,而从此这本书的命运就是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了面世的机会。
在黄涅新知道林依依去了倭国的一瞬间,他就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因为就在他回申城的前一天,他就知道了林依依注册著作权的情况。但他并没有很在意,虽然他不明白林依依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相信林依依,直到他知道林依依去了倭国。
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背叛,黄涅新彻底崩溃了,他已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哪里还知道去想如何去应对。但他幸运的是,在他身边还有清醒的一个人,还有时刻关心他的一个人——黄畾。
离开燕京之后,黄涅新与黄畾依然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从黄涅新开始写这本书开始,黄畾就一直给予他很多的帮助和建议。像著作权的问题也是黄畾告诉黄涅新的,因为他一直在为黄涅新联系出版社。出版社在著作权注册通过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问题,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就转告了黄畾。
作为旁观者的黄畾不像黄涅新一样感情用事,黄涅新写书过程中经历的那些威胁和诱惑他都一清二楚。所以他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同时他也知道无法靠三言两语改变黄涅新的固有思维。于是他决定尽快赶到黄涅新身边,与他一同面对。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情发展得太快了,当他找到黄涅新时,黄涅新已经变成了那副人鬼不如的模样。
———————————————————————————————————————
[注1]:参考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