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三章“土制高炉”

    到了叶安这里,他却并没有被普惠庄成功招聘,原因很简单,他不符合这一批招工的标准。

    从他面如玉冠的脸上,招工的人便知晓他是锦衣玉食惯了的人,更有可能是某个大户人家的衙内来寻乐子的……

    招工的人如此揣度不是没有道理,之前便有些许富家子弟装作寒酸的读书人前来普惠庄应聘,但干不了几天便要离开,甚至愿意付出高昂的违契钱。

    现在这些招工的人眼睛已经相当“毒辣”什么人能吃得了学徒的苦,什么人能长久的在庄子里干下去,什么人是来混饭吃的他们都能一眼看穿。

    叶安白面书生的模样放在人群中很是扎眼,自然也就被人家嫌弃了。

    只不过边上的管事瞧见了叶安,一个箭步便窜了过来,高声的唱了一声肥诺道“侯爷回来了!您老人家要是看咱们招人的章程说一声便是,小老早早就给您过目嘞!”

    叶安瞧着管事笑骂道“喊那么大声作甚!这小子是你家的子侄吧?倒是有几分机灵,用得着这般提醒他本侯的身份?我就随便看看,不妨事,你有那功夫不如想想如何多招些能人嘞!”

    管事连连点头道“小老知晓了,定然不会让侯爷失望!”说完便引着叶安向庄内走去,此时的叶安才发现,离开了一年多的时间,普惠庄的规模还在扩大,原本的围墙又被加高了许多,俨然是一副小城的模样。

    水泥路已经基本贯穿于整个普惠庄,水泥厂在自产自销的同时,也有不少的盈余,庄中除了原本的格物学堂之外,又新建了几处学堂,其中不乏一些教授成人识字读书的所在。

    这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至于工厂的规模并没有多少改变,但其中的机器数量却在增加,当然增加的还有庄户的住所。

    庄户们居住的宿舍已经改为上下两层,每一层的房间中都住满了人,当然宿舍的数量也在增加。

    这个庞大的生产机器一旦运行起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便是庞大的数字,每天都能看到牛车在往庄中运送大量的原料或是运出大量的货物。

    一到秋冬季节,棉花便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而各种棉织品便成为东京城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普惠庄掌握了棉布的生产与加工,棉衣更是拿手绝活,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生产能力的跟不上,而是生产资料的不足,毕竟棉花并不属于经济作物在大宋还没有普及开,除了阳城县之外,便没有其他的种植之处了,全靠罗珊娜的西域商队供给。

    这是叶安最不爽的事情,土豆和地瓜都推行许久了,但棉花这东西却没有百姓愿意种,他们不懂什么叫经济作物,只是知晓这棉花不当吃不当喝,种在地里完全是浪费田地。

    至于普惠庄自己的田地,种各种果蔬还来不及,更别提种棉花了,普惠庄中买的最好的农作物不是香甜可口的玉米,也不是已经随处可见的地瓜和土豆,亦不是胡萝卜和番茄,而是辣椒!

    辣椒酱,辣椒粉,畅销整个河南府,而鲜辣椒在东京城中更是供不应求,叶安不喜欢看庄中的文书报告,也不希望听人介绍,他只相信眼见为实。

    普惠庄的制度愈发完善了,上午的庄中已经见不到闲杂人等,青壮前往工厂或是田地里劳作,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会闲下来,或是帮工做饭,或是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给别人传授经验。

    学堂中满是孩子们的念书声,格物院中满是讨论器具改造的声音,远处的铁器厂黑烟滚滚,锤击的声音时而出现,而在铁器厂的边上则是新划分出来的冶铁作坊。

    谷誤&ltspa&gt  冶铁一项是铁器锻造中的重中之重,普惠庄的匠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提高铁器强度与柔韧性,同时兼具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现在看来不光铁器锻造有了不错的进展,连冶铁也发生了改变,当初自己给出的建议也终于被采纳,高高竖起的烟囱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冶铁作坊匠人老韩的带领下,叶安终于瞧见匠人们根据自己的建议所造出的简易高炉,说是高炉实在有些夸张,只能说是土法高炉。

    但即便如此也比原始的冶铁技术先进不知多少,这种高炉内铺满了特殊黏土所制造出的耐火砖,这个时代的人已经知道高岭土的作用,制造耐火砖并非难事。

    高炉上有三个口子,一个大的俩个小的,小的自然是用来排放高炉气体的,而大的则是投料所用。

    匠人们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按照先后顺序投入其中,而下面则是在点燃之后进行鼓风作业。

    巨大的风轮被几个壮汉推动起来,俩个入风口便开始疯狂向内管束空气,并且这些空气还是被加热过的。

    站在高炉的边上,便能听见炉膛内的剧烈反映,叶安甚至担心这土质高炉的强度不够炸膛了,但好在反应时间并不长,很快便只剩下燃烧的声音。

    投料的间隔有着相当严格的把控,经验丰富的匠人站在炉膛边上听着内里的声音,不要小看这个时代的匠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冶炼经验,并且相当可靠。

    在不知不觉中叶安便在这高炉旁站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四周的匠人们大喊“出料了,铁水出来了!”

    叶安立刻回过神来,紧紧地盯着下方的出铁口,随着一个大铁钩的勾起,出铁口的巨大铁块在绞盘的作用下被缓缓升起,这样的设计不得不说是相当巧妙,一旦有意外便能迅速放下铁块封堵出铁口。

    黄橙橙的铁水流出后,一群人便迅速推动运槽,将铁水推向铸造作坊,俩个作坊几乎是连在一起,为的便是方便铸形,省去切割的麻烦。

    而铁渣则是从出渣口流出,叶安对这种分离技术非常好奇,于是老韩便把负责高炉的匠人们都寻来,让他们讲个清楚,但……他们只是知道石灰能分离铁渣,但具体原因却不知是什么。

    当然匠人们也知道铁水密度与铁渣密度不同,铁水先流出而铁渣则在上面最后流出,所以这高炉只有一个出铁口,并无出渣口,铁渣是在铁水流尽之后流出的。

    如此一来每一次启用高炉都要在出渣后对出铁口进行清理,于是叶安便对匠人们提出自己的建议“等高炉冷了再派人下去清理,费时费力,为何不在高处设置一个出渣口,提前将铁渣派出,就算浪费一些铁水也无关紧要,毕竟相比效率提升浪费的铁水又值几个钱?如此一来出铁口放出的便仅有铁水了不是?”

    虽然是简单的一个改进,但却让匠人们眼前一亮,他们之前一直在想着如何让高炉更加剧烈的燃烧,以及如何让高炉便的更大,容量更多,但却并未想到过另设一个出渣口的想法!

    叶安摇了摇头,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法门,只不过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已,无论是普惠商号还是普惠庄,都需要新学人才,格物之才!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