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 经天纬地之才!(求鲜花)

    方阳:“呵呵,我猜魏征明白皇上苦心后,会不忍触动皇上,所以他会改口说。”

    “这镜子啊,是秦始皇用来铲除异己稳固统治的秦镜。可以照穿人的肺腑,看穿人的心理。”

    “他还会说,秦镜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照出群臣的忠奸、国运的兴衰。”

    方阳:“你们想啊,有此典故在,大明宫峻工后,秦镜就被悬挂在朝堂上震慑妖邪,就叫做,‘明镜高悬’。”

    “魏征会提议,有宝镜镇守,自是一派的正大光明,所以行宫叫做大明宫。”

    方阳是学古文化的,要是不知道明镜高悬的典故,那就丢人丢大了。

    不过以前方阳并不清楚这个典故的全过程。

    直到前天看到魏征抱着一个镜子去找人。

    别问为什么方阳认识魏征,反正是对面小妹妹喊得‘魏大人’。

    历史记载的典故,加上方阳亲眼所见的事情,就把整个过程给推算出来了。

    李二:“这魏大人居然敢欺君罔上?”

    方阳摆头:“非也,魏征乃是不可多得的耿直人才。”

    “要不是前两年屡次顶撞了圣上,差点丢官,也不会想出这么一出来。”

    “虽然演戏,也是为了劝解皇上嘛,只是他不知道皇上修建大明宫是为了行孝。”

    李二孙四两人对视:丫的,魏征不知道修建大明宫是为了行孝道,你怎么知道的?

    李二:“你又是怎么知道大明宫修建会是因为皇上行孝?”

    方阳能说是历史记载的?

    “这个,推测的,一样是一些在长安城看到的小现象,推测出来的。”

    李二:“你这么推测,是说皇上小气,魏征还要转弯抹角才能警示他呗?”

    方阳:“我可没说,你说的,要是那位真小气,杀头的时候你先顶着。”

    李二无语,我特么自己砍自己脑袋是吧?我真的小气嘛?

    李二急忙问:“你觉得修建行宫是好事是坏事?”

    方阳:“这大明宫的位置啊,在龙首原,乃是长安龙脉所在,当然了我不信龙脉这一套。”

    孙四无语:“不信你还说。”

    “我不信,宫里人信不信?”

    “不过,大明宫修建的确对大唐统治有好处,因为皇帝出巡并不是很方便,很容易被人看到。”

    “大明宫修好,宫墙一直延伸进东城墙,皇上随时可以体察民情。”

    “以后大唐的所有皇帝都可以很方便的体察民情。”

    李二:“这么说是好事?”

    方阳摆头。

    贞观八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最大的事情无非两件事。

    大明宫修建。

    长孙皇后崩。

    为什么这么巧?

    古人不懂,现代人却可以推测。

    因为大兴土木,尘土飞扬。

    本就是病号的长孙皇后又得了肺病,最后驾崩。

    李二:“说了体察民情的好处,怎么又不是好事?”

    方阳望着皇宫的方向:“修建大明宫是好事,但是动工时间不是好事。”

    李二诧异:“怎么了?”

    “大明宫在皇宫东北角。”方阳:“最近风向从东北往西南,大风可以把工地上扬起的尘土代入皇宫。”

    “听说皇后娘娘病重,很有可能会因为尘土导致肺病,加重病情,直接……”

    方阳顿了顿没有说出口:“听说皇后娘娘是个好人,我觉得皇后娘娘应该多活一些时日的,若是不染上肺病,到了夏日,皇后娘娘身体转好,起码能多活几年。”

    方阳说着回头看着李二:“对了,李二你妻子也病重,千万别留在长安城,要是染上肺病,可就完了。”

    “你这么有钱,不如在华清山下买一个宅院,送老婆过去住,一直到宫殿修好后再回长安城内吧。”

    李二和孙四面面相觑。

    两人起身,作揖:“多谢提醒。”

    李二:“小方,这一次的银钱我多给你五十贯,算是感谢。”

    方阳摆手:“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的字值得多少就是多少,多要你五十贯我能发财还是咋地?”

    方阳内心:这可是大户,不能一次吃死咯,得细水长流!

    李二和孙四对视一眼:“那我们就走了,最近经商繁忙,下一次有空再过来。”

    方阳:“呵呵,我知道我知道,你们下次喝花酒的时候过来呗?”

    正要出门的李二孙四差点双双踉跄倒地。

    走远之后,李二回头:“孙四,怎么说?”

    孙四恭敬:“若是他说的都一一实现,那此人之才,可以说是经天纬地。”

    李二惊讶:“这么高的评价?”

    孙四:“从各种小事推算出个各种结果,第一,此人孤身一人却对长安内外乃至皇宫内外了如指掌。第二细小原因推算出不可思议的结果,关键此人挺有怜人之情。”

    李二点头:“若是一一实现,的确说明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孙四:“就看怎么实现了。”

    李二:“哼,传令下去,明日龙首原动工,让人去盯着魏征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