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睁眼

    “老百姓当然是要教育的,但是教他们什么,就是个问题。你教他们四书五经,谁懂啊?这些东西太过高深,教学两方都会觉得麻烦,枯燥乏味,失去兴趣。人一没兴趣,就学不下去。更重要的是,他们学这个是没用的。圣人经义,是要上位者如何看待事物,管理国家的学问。你要关清顾白他们读了,又有什么用?谁会给一个地方让他们去管?屠龙之技,学而无用,自然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但是老百姓不懂道理也是不行的,遇到事情只知道动刀子,那天下不就大乱了?所以教他们的东西,一定要是最简单,最容易理解,也是离他们最近的道理。天地君亲师,这是为官者的道理,柴米油盐,这是百姓的道理。孝顺父母,敬兄爱弟,这些东西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没错的,教老百姓这些,让他们懂得什么叫规矩,什么叫尊卑,这就好比是打了一个烙印。他们在家里孝顺父母,将来到了外面,自然会下意识的敬畏官府。很多东西不需要他们明白,只要他们服从就够了,这就是教他们道理的好处。我这篇文章立论就是在此,讲怎么教穷人道理,教他们什么道理,这些又为何是圣人之道。”

    乡试不比小三关,没有面试,提前交卷也是没有用的,范进是以等到申时才交了卷子。从贡院里一出来,就看见了在外面翘首张望的大姐儿和梁盼弟。除了她们,范家庄十几个人也在外面胡乱坐着,或是摇着草帽煽风,或是四下里乱看。

    范进眼下是范庄的带头人,如果他中了举人,整个范庄都会受益,是以这些人有此举动也是情理中事。见范进一出来,范志文、范志良两人已经快步上去,不等他们发问,范进却已经撞开两人,径直来到梁盼弟身前,抓住她的手道:“三姐,大姐儿,我出来了。咱们走,回一品香去说话。”

    一路上范进才抽出时间,给两个年纪比自己还大的晚辈讲解着自己的文章和思路。两人听得入神,频繁点头,将这些话努力印在脑海里。

    范进看两人笑道:“其实也不一定要记啊,你们九叔这科功名未保,谁知道怎么样呢。也许记了之后,也没有用。”

    “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梁盼弟先是吐了口唾沫,又朝范进一瞪眼道:“再敢乱说看我不揍你!赶快跟文昌帝君认错,说自己错了。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也敢乱说话的,真是夭寿!”

    范进打个哈哈,又朝一干宗族子弟道:“我一会要陪客人吃饭,你们到一楼,我让人煮东西给你们吃。”

    范志文也知,九叔要请的非富即贵,自己一行人在此未必方便,也忙告辞,来到大厅里等。太阳渐渐西垂,范进等的客人陆续来了。先是张师陆,后是陈绍典,陈望、魏好古等人……最后来的则是附近文澜书院的山长,南海县训导马洪印。

    马洪印本来就是穷教官,偏又在同僚里人缘不好,就是祭丁时分猪肉,到他手里也是最烂的一块。这次乡试的同考官,他连入选资格都没有,更是窝了一肚子心火与牢骚。

    平日在一品香,范进对他很照应,每天一份双皮奶,一份叉烧免费提供,于他而言,范进就是大恩人。加上喝了几杯酒,说话便胆大起来,借着酒兴,开始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解科场里的弊端。

    “这天一黑,便要放炮扫场,即使没完成卷子的,也要由军士扶出。说是扶,实际就是赶,无非是找个好听的言语遮掩罢了。接着呢,就是弥封,誊录,关节作弊在这个时候也就开始了。你们做题做到一半,是不是有巡绰官进来,给你们的卷子盖戳?若是当时题纸上未见半字,或是卷子已经完成,那这一科就没指望了。”

    张师陆问道:“一字未写那自然是没指望,可为什么卷子完成也没指望?”

    “张公子你不懂,一字没写固然是不行,可是这卷子写完,也当然不是好事。巡绰官盖戳,是在午时前后,试想,贡院里鬼叫了半夜,谁睡的踏实?转天个个头晕眼花,紧接着就来了卷子,只想着七篇文章怎么做,就想的头大如斗,怎么可能在午后就做的完?如果真做完了,那只说明一点,他事先知道考题,早有准备,这样的卷子自然是不能中的。”

    张师陆、陈绍典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魏好古脸色则有些难看,呢喃着:“或许不一定如此。”

    马洪印这时又喝了杯酒,脸上红润更盛,索性连袖子都卷起了些,仿佛化身成十八铺的巡街铺兵,继续说道:

    “其实这也就是走个形式,只有最笨的人,才会在这个环节搞出那么大纰漏,真要是摆这种乌龙,不录他也好。这种二愣子真的点了举人,还不知道要闹什么笑话呢。赶快把他刷下去,让他回去修炼几年再出来也不晚。其实吃功夫的,是在现在。”

    他来到窗边,看看外面天色,点头道:“时辰已到……活切头、蜂采蜜、蛇蜕壳,这些把戏该演了,再晚怕是来不及。”

    胡大姐这时从后厨端了道鱼翅上来,听了这话连忙问道:“马夫子,这活切头什么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听着好吓人啊。难道贡院里,还要杀人?”

    马洪印每天来这里要叉烧打包,都是胡大姐为他准备,两下算是极熟。他对这个红眼睛少女看法也不错,笑道:“贡院里当然要杀人了。不信你问陈朋友,他有多少同窗在贡院被杀?他无非是醒悟得早,趁早躲进红袖招避难。我现在文澜书院,每天也无非是培养一批杀才,预备着给贡院送祭品进去罢了。”

    陈望点头道:“是啊,我早说过了,功名二字最杀人。如果不是兰姐儿非逼着我来,便是杀了我,我也不会再进秋闱。大好青春,哪能蹉跎在这俗事上?”

    张师陆打断他的话道:“老兄,你老也且住一住,先听马夫子把话说完。请问一下,这活切头,蜂采蜜都是什么东西啊?”

    马洪印一笑,“若是你现在到了贡院里,保证每一种把戏都能看的见。现在科场上作弊最常用,也是最拙劣的手段,莫过于剿袭怀挟。反正四书五经就那么多,题目总是有限,先把可能出的题目请枪手都做一遍,然后想办法带进考场,于场内现场誊抄。这种方法既笨又危险,科场里既有监临又有巡绰,稍一盘查便能看出情弊,不是自取灭亡?”

    许是吃多了酒的原因,张师陆、陈绍典两人脸色都有些红,只听着马洪印继续讲。“真正高明的,都把功夫用在场外。先用一大笔银子,买通了考场里的胥吏公人,书办誊录生,尤其是誊录生,都是县学里考三四等的秀才,日子也很潦倒,给些银子就可以买通,剩下的便是他们的手段了。这活切头,实际就是割卷。等到你交卷之后,弥录誊封时,就割换卷面,把甲卷换成乙卷,这就是活切头了。但这法子,又是刀子又是浆糊,好好的文雅之事,生生做成那搞假古董的勾当,实在太丢人了些,不值一论。至于蜂采蜜,比这个便高明些。事先把文理精通手快能文者,冒充成誊录生,埋伏在考场里,再把那受买关节的考生题纸多备一份。等到考生交了卷子,立刻烧掉,把那空白题纸拿出来。将其他人的卷子都拿到誊录手里,集众美文字于一篇,自然文辞华丽,非中不可,这不就是蜂采蜜?”

    张师陆奇道:“那这么搞,印戳该怎么办?”

    “张公子,你家是科举世家,这话问的,似乎有些缺典了。事情都做到了这一步,难道区区一枚印戳,还能拦住人?巡绰印戳又不是督抚关防,私自刻一枚,很难么?”

    贡院之内,摇晃的烛光中,誊录已经开始。考生的卷子为墨笔书写,是为墨卷,而誊抄则用朱砂代替墨,是为朱卷。

    负责监督的官员高声吩咐着:“秋闱是朝廷抡才大典,轻慢不得。谁敢从中徇私舞弊,必要严惩。谁若是受了银钱打点,搞些舞弊把戏,可别怪官法无情。”

    誊录生听着教训面无表情奋笔疾书,由于时间紧张,誊录的速度都很快,在袖子摆动间,崭新的戳记已经出现在题纸上,在身旁新近引进的煤炉内,几张题纸已经变成纸灰。

    酒楼内,马洪印已经开始介绍起另一种私弊。“所谓蛇蜕壳,就是多预备一张卷子,与蜂采蜜颇有相似处,所不同者,就是找的枪手必是高手,在考试的时候,就已经把卷子做好。等到弥封誊录时,二仙传道袖里乾坤,用枪手写好的题纸替换掉原来的题纸,这便是所谓的蛇蜕壳。这手法比之蜂采蜜要买通的人略少些,可是最后换卷那一手,要的是手法娴熟不露破绽,放眼广州城,有本事玩这手段的……啧啧,我看一个也不曾有。”

    胡大姐已经听得入了神,连上菜都忘了,这时连忙问道:“马老夫子,这神仙睁眼又是什么啊?”

    天到四更时,签已经摇过了,所有朱卷根据抽签结果,分成若干包,装在箱子里,分到各房同考官手里,先有同考官阅卷,所有被同考官看中的卷子,会用青墨笔在卷子上写一个荐字作为标记,再写上评语送交主考。主考虽然有权罢黜这些被同考看中的卷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权力并不会用。另外,主考也可以到各房翻看落选卷子,从中选拔遗漏之才,作为对同考工作的补充。

    这科乡试的十名同考官,是各县选来的学官,教谕、训导之类都有,平日都是吃冷猪肉的,权柄也极有限,只有在考差时,才有几日风光。如广宁县训导崔善,穷了十几年,全靠这次放了考官,家里聘币交至,不但三个女儿都许了人家,还换回了一大笔彩礼,委实发了财。

    他做了多年教官,看文章的本事自然是不差,不过衡文如看人,加之时间紧张,崔善倒也不敢掉以轻心。科场三场首重头场,头场首重三篇,也就是只看三篇尚书题,中与不中,就在于此。四篇本经题作为评定名次的依据,实际是由两位主考权衡,同考一般不考虑。哪怕本经写的再稀烂,只要四书题做的像样,一个举人总是跑不掉。

    崔善一连看了几个人的卷子,提笔于上做了标记,大多都是罢黜。门被人推开,灯花晃动,本应隔绝往来的考房里,竟然来了客人。崔善抬头望去,便见到一顶象征忠正的獬豸冠,外加一身神羊补服。连忙起身道:“梅柱史您怎么来了?快些请坐。”

    按明初制度,内外帘官防范森严,一道帘子隔绝内外,谁也不能逾越。可是自嘉靖年间巡按权力无人可制,科场内也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以广东科场为例,身为外帘监临官的梅淳,实际可以到任意一个地方就座监督,成了兼通内外之人,防闲设置实际已经失效。

    外帘官进入内帘官的房间本来算违制,可是为了防范科场舞弊,朝廷又给了御史监督考官的权力,他以此为依据进门,又算天经地义。

    学官的权力与御史相去悬殊,崔善见他进来,只当是自己那几笔孝敬收的不干净被人查出了手尾,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梅淳却只一笑,随意地看了看卷子,

    “崔学博(训导别称),乡试干系重大,上至制军下至诸生,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我们,稍有些差错,便是一场风波。尤其是一些有才气,有名气的学子,如果一时不查,漏过他们的卷子,人家闹起来,那便是个两败俱伤。他下科再考,依旧可以中试,若是被这事影响了考绩,可是大大的不妥。更要紧者,若是这人于朝廷有大功,却为人坏了功名,那便不是一个误字可解,怕不是有人刻意为之,借公事报私仇,这便要详查议罪。学官平日生计艰难,一被选中同考,家里难免有人送些贺礼,或是定几门亲事。这是人情往来,不为过错,偶尔有些进项亦是调剂。可若是和考场的事连在一起,可就难免被人说成互相勾连,蓄意买放,那就是大罪!”

    崔善只觉得秋风渐凉,吹的自己透体生寒,连连施礼道:“大柱史说的是……下官自当谨慎小心,不敢麻痹大意,遗漏贤才。”

    “本官也知道,衡文如鉴宝,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这乡试,一共就这几天时间,光是吃喝就要用去多久?明天一早要喝犒劳酒,再过一天是辛劳酒,这几顿酒席吃完,留给看卷子的时间又有多少?难免会有错漏粗疏,这是没法子的事,有些小遗漏不当回事。只要是要紧的卷子别漏掉,就可以了。告辞。”

    送了梅淳离开,崔善心内依旧不明白,他来这一趟除了教训自己一顿还有什么意义。可等他坐在桌前,却发现在桌上,赫然多了一个包裹。这包裹几时放到桌上的,他也搞不清,但是包裹上朱漆封签俱全,打开来,便看到里面放着的几份朱卷。这包袱……绝对不是自己房的。

    再看看卷子,这上面蜡封等物一样不缺,自己现在就算出去说这包卷子不是本房而是梅淳带进来的也没人信。他呆呆愣了半晌,自言自语道:“神仙睁眼……神仙睁眼!真没想到,这法子真有人用了。”当下也不看卷子内容,只题笔在这包里的卷子上逐个写了个荐,又将几句不要钱的溢美之词写下,权当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