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骑兵对撞接战,纠缠成一团,薛绍的八名亲卫挥舞马槊,悍不畏死地大幅挥击长武器,力图最大程度地挡住敌兵。
堪察尔布的人马被薛绍的亲卫纠缠住,他挥起长矛刺倒一名亲卫,随即领兵继续攻向敌军的中军。
堪察尔布率领数名人马继续追击,却见唐军的中军方位不定,那原本位于中军的身披黑甲的唐军主帅游弋向另一侧的方向,堪察尔布立即继续追击。
薛绍策马游弋,前方是一片乱战,他的身前身后大部分是吐蕃人,眼看一名吐蕃步兵在乱军中挺起长矛朝他刺来,薛绍一甩缰绳,久经沙场的青骢马向侧方扬起马蹄,将那吐蕃步兵踹倒。
随即,又是一名吐蕃步兵对薛绍射出一记弓弩,薛绍俯身一避,顺势弯弓搭箭,一箭将那吐蕃步兵射死。
然后薛绍看向后方,只见堪察尔布仍然朝他追来,他回身搭箭,一箭射向堪察尔布,这箭将堪察尔布身边有一名亲卫射翻倒地。
薛绍回头一瞥前方,确认安全,他回身又是一箭,只听得利箭一声呼啸,袭向堪察尔布。
堪察尔布领教过这射雕手的厉害,他眼看那唐军主帅扬手回头,他立即拉动缰绳策马躲闪,只听得一声呼啸袭来,一支利箭射向他,他躲闪之下,那利箭没有射中他,但击中他胯下的战马,只见那利箭短程射击之下箭速极快,力道极大,一箭穿透了战马的脖颈。
战马脖颈上的鲜血喷溅而出,洒了堪察尔布一脸,堪察尔布控制不住马势,跌翻在地。
堪察尔布的亲卫继续朝着薛绍追去,薛绍又是回身两箭,射倒两人。
待剩下的四名亲卫攻到薛绍身旁,王海宾已经领兵回来援救,堪察尔布的那四名亲卫转眼间就被安西军击倒。
王海宾已经是穿透敌军的阵型之后又回身杀回来,他冲上前去,冲向堪察尔布。
堪察尔布一条腿被战马压住,他刚刚挣扎着爬起来,只见唐军的主将朝他攻过来,他挺起长矛试图对抗,王海宾挥起马槊,一着海底捞月式,一记挥击就将堪察尔布击翻。
王海宾的近卫冲过来将浑身鲜血的堪察尔布擒住。
王海宾策马回到薛绍身边,驻住马,说道:大都护,擒获敌军主将!
薛绍一边整理着鹰角弓和箭袋,一边看着局势。
两万吐蕃步军随着阵型被切割,主将被敌军擒获,已经彻底陷入溃退之中。
众溃败的吐蕃兵士只有小半数逃回娘池河谷,大多数则是选择逃出河谷,向着大军所在的相反方向逃亡,这是因为噶尔钦陵对于逃兵的处置素来非常严酷,所以溃逃的军人不敢逃回军中。
薛绍看着这先锋一战的局势已定,他对身边的亲卫说道:传令,立即冲击河谷内敌军主力!
王海宾本来正在考虑是稍作休整,还是立即引兵继续向前突进,他得到大都护的命令,他自是拿定主意,他调转马首,喝道:全军突击!
薛绍和王海宾策马向着娘池河谷的深处奔去,众骑兵跟随中军继续突进。
娘池河谷内,四万吐蕃主力大军已经动员完毕,大军正在集结,噶尔钦陵全身戎装,他持剑佩甲骑在马上,亲自在军前压阵。
噶尔钦陵看着大批军人溃退回来,他不需要得到前线的战报,也知道前方的两万军队已经被唐人击溃。
噶尔钦陵身边的众将领神色各异,都反应激烈,大部分将领怒发冲冠,怒吼着必须与唐人一决死战,少部分将领则神色冷峻,他们知道照这个情况,他们的两万先锋是被唐军一击而溃,这实在是再糟糕不过的信号。
噶尔钦陵则面无表情,没有人留意到他的眼神中短暂地流露出几分苦楚之色。
眼看前军已经溃败,噶尔钦陵和众吐蕃将领甚至能够听见安西军的隆隆马蹄声。
噶尔钦陵慨然拔出长剑,喝道:我朝生死存亡,正在今日!敢死战否!
四万吐蕃军人齐齐发出怒喝:敢!
这些吐蕃军人都是血脉正统的吐蕃部族,他们世代生长在这片高原,对于自己的帝国王朝自然有深刻的认同感,对于唐人自然有相当的仇恨心理,眼下的局面,他们都明白到了生死存亡的绝境了。
他们的首都已经被唐人占领,他们眼下是集结前所未有的大军,准备前去收复都城,但是谁知他们还没抵达都城,反而被唐人杀到眼前来,他们已经给唐人杀了个措手不及,如果这一战挡不住唐人,那么吐蕃王朝就真的再没有能够和唐人抗衡的力量了。
这是亡国之祸。
所以眼前这四万吐蕃军人不管此前存着什么私心,不管曾经的立场是什么,眼下他们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击退唐人。
噶尔钦陵挥剑指向唐军来袭的河谷山口的方向,喝道:迎战!
噶尔钦陵麾下的将领立即领兵前冲,这些将领对于眼下的局势都是没有二话的,他们基于最基本的亡国的危险,眼下也没有什么保留,只有全力作战。
吐蕃大军渐次冲向唐军来袭的方向。
此时,王海宾已经冲出山口,冲入娘池河谷的谷地,只见广阔的谷地内布满了吐蕃人的营帐,黑压压的吐蕃军队正集结着朝他们冲来。
经过长途奔袭,还有先锋接战的折损,唐军八千骑兵剩下六千五百人。
王海宾看着数量六七倍于己军的吐蕃军队,他心中震了震。
薛绍回到中军,他奔入河谷,他看见吐蕃军队的规模,虽说有心理准备,但心下也是不禁惊了惊。
王海宾在前方缓了缓马速,意在集结军队。
薛绍果断下令,说道:传令!立即冲击敌军!一刻不可停留!
薛绍的亲卫立即奔前去向王海宾传令。
王海宾本也知道他们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只能一鼓作气,继续实施突袭,打吐蕃人措手不及。
王海宾得到薛绍的命令,他挥起马槊,喝道:全军冲锋!
六千多名安西军骑兵继续从河谷山口上奔驰而下,冲向吐蕃大军。
吐蕃大军如潮水一般涌向唐军,但王海宾一眼就看明白,吐蕃人的阵型并不严整,显然,吐蕃大军遭到他们的突袭,匆忙之间进行集结,还没能调整好阵型,眼下吐蕃人的军阵看似规模惊人,但其实颇为散乱,阵型只见有不少断层之处,还有多处地方显出混乱的态势。
王海宾看准了形势,他一马当先,立即领兵冲向吐蕃大军侧翼一处薄弱之处,那个方向在吐蕃军队的左侧,那里是吐蕃大军的一支偏师,这支偏师是噶尔钦陵在吐谷浑故地征集的蛮人,也就是被吐蕃人征服的吐谷浑故地的原住民。
这支吐谷浑蛮人原本是战斗力强悍的,素来作为噶尔钦陵麾下的前锋,但他们的强悍建立在吐蕃人军阵严谨的前提下,因为这些蛮人本质上并不愿意为吐蕃人卖命,只是在严谨的阵型之中,这些蛮人在吐蕃人的驱动之下往前推进,不得不跟随军队全力作战,不然他们后退则会有杀身之祸。
但是眼下这些蛮人的状态明显和平日全力作战的姿态不同,他们都是老兵,当然能够感觉到今日吐蕃大军的战斗姿态和以往不同,眼前的吐蕃大军仓促集结备战,不到一个时辰前传令让他们集结,他们还以为骤然有什么紧急军情,让他们执行行军任务,谁知道他们刚刚集结起来,就听说马上要投入作战,而且不只是他们投入作战,而是全军投入作战。
这支吐谷浑蛮人当即就懵了,什么情况要马上在原地启动作战,而且是全军参战,这支军队几万人之众,如何全军参战?挤在这个山谷里头,如何作战得来?
这支吐谷浑蛮人已经深深地感到事有不妥,他们与吐蕃人并非一条心,他们谋划的是,这支吐蕃大军阵势前所未有的大,想来是不太可能打败仗的,他们跟着吐蕃大军征战,可以捞点肉吃,但如果这支大军可能会打败仗,那就完全是另当别论了,他们可不会跟着吐蕃人去送死。
所以这支吐谷浑蛮人对于形势的判断特别敏感。
到了眼下,他们看着一支唐军从山口冲进来,而且如恶狼一般冲向他们,这些蛮人马上明白了,他们这是被突袭了,面对的是那支这两年来战无不胜的如传说一般的安西军,而且他们派出去的大批先锋部队已经被安西军击溃。
种种形势表面,情况非常不妙。
这支吐谷浑蛮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不会任由吐蕃人驱驰而去当炮灰,吐蕃将领如同往常,依然是驱使这支吐谷浑蛮人前去充当先锋,这支吐谷浑的蛮人可就没有以往配合,尤其是他们看着唐军凶悍的架势,他们知道在这支仓促动员起来的大军里面冲去前阵,就是那血肉去当盾牌。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