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钦陵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他此时应该已经攻到逻些城城下,但是在十日前,他听说后方的军报,唐军在吐蕃领地的东线全线发动攻击,这让噶尔钦陵非常棘手。
吐蕃王朝的东线是吐蕃与大唐常年争战的地区,噶尔钦陵率领他的大军常年驻扎在吐蕃王朝东线的吐谷浑故地与大唐作战,多年以来他对唐王朝的战绩基本能够做到胜败持平,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战绩成果,毕竟相较之下,眼下大唐周边的众多王国势力都被大唐压制得喘不过气来。
噶尔钦陵带领吐蕃王朝对抗大唐,能够挡住大唐的西进,甚至有时还能率领吐蕃王朝东进,这样的功勋是噶尔钦陵在吐蕃王朝内超然的地位的保障。
噶尔钦陵没想到这一次唐军会全线出击,他本以为唐军最多发动一些零散的攻势,不会发动全线的猛攻。
因为噶尔钦陵以自己常年对大唐作战的经验,他知道大唐内部各方势力其实有着很多的矛盾,说到底是大唐内部不同派系的势力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眼下大唐在西域的战事是安西都护府主导的,大唐军方在一般情况下绝不会插手,因为安西都护府在外头战胜了,对于大唐军方没有实质的好处。
对于唐军来说,在西线发动全线的猛攻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的,所以唐军按理说不会发动这样的进攻。
势必是安西都护府在大唐朝廷内部做了很多事情,有力地影响了唐人朝廷的决策。
对于噶尔钦陵来说,集中力量对付安西军,这是好办的,毕竟他在国内作战,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唐军全线攻击他的后背,这情势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唐军发动的是零散的攻势,噶尔钦陵留在后方的力量是足够抵抗的,但是如果唐军是发动规模化的攻势,那么噶尔钦陵的后方就会燃起大火,他的后方有他的家族力量,更要紧的是,后方还有他那八万将士的亲眷,后方故土被唐军攻陷,就算噶尔钦陵耐得住,他手下的军队也耐不住。
噶尔钦陵不得不抽调两万精锐,装备成精锐骑兵,派得力的大将火速回师救援,他率领大军主力则停驻在娘池休整。
噶尔钦陵抽调的两万精锐吐蕃骑兵杀回东线的吐谷浑故地,立即与唐军大军燃起多场大战,双方各有胜败,因为噶尔钦陵在故土上设置的防线已经经营了数十年,这道防线可谓固若金汤,所以唐军的攻势在噶尔钦陵的精锐骑兵的回援之下无功而返。
噶尔钦陵眼看击退了唐军,他立即重新组织军队,继续喊出收复逻些城的口号,试图继续进兵逻些城,但是他听说撤回唐境的唐军重新组织了攻势,又一次攻来。
唐军这样的举动仍是大出噶尔钦陵的预料,唐军这是要豁出去与他死磕的架势,唐军很清楚噶尔钦陵构筑的防线是不可能突破的,继续进攻只会给唐军徒添伤亡。
噶尔钦陵不得不下令两万精锐继续守住西线的防线,而且他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就是命令西线的军队寻找时机突出防线,主动进攻,击溃进犯的唐军。
在十日前,噶尔钦陵得到西线的最新战报,他在西线的大军防下唐军的攻势之后主动出击,将唐军击退二十里。
噶尔钦陵立即下令,留下五千精锐留守,剩下的精兵全数回调娘池,待大军汇聚,立即继续挥师进军攻打逻些城。
但是精兵还没返回娘池,噶尔钦陵就得到另一个消息,在吐蕃王朝的边境出现大量唐人商队,这些商队进入吐蕃王朝国境内,与吐蕃人民爆发了大量的近乎战争的冲突。
噶尔钦陵从这个消息中嗅到极为不祥的气味,联想到唐军全线的猛攻,噶尔钦陵意识到唐人商队异乎寻常的聚集背后大有文章。
果然,后续数日噶尔钦陵不断得到新的情报,唐人商队的数量越聚越多,在吐蕃高原的西线、北线已经聚集了十万以上的数量,这些唐人商队绝大多数自带武装,可以视作一批半军事组织对吐蕃王朝的全面入侵。
噶尔钦陵不得不重视这个事情,因为吐蕃王朝的西线和北线不乏他的势力,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还有自己麾下大军的家庭的利益,他不得不观察局势,然后筹备对付这些唐人商队。
噶尔钦陵认为这些唐人商队并非职业化的武装力量,应该比较好对付,所以他派出轻骑兵前去进行扫荡,但是一番扫荡之下,他意识到自己估算错误了,这些唐人的队伍虽说是商队的性质,但是其中不乏尚武的唐人青壮,而且他们数量众多,吐蕃王朝扫荡的轻骑兵不过一万多人马,对付十几万之众的唐人武装,很快就觉得吃力。
噶尔钦陵经过一番扫荡,他派出一万多轻骑兵非但没有将唐人的商队打退,反而折损了一半,而且要命的是,这些唐人商队的数量还在增多。
唐人入侵吐蕃高原的商队数量还在增多,这些商队的目标是逻些城,他们会继续汇聚力量,直到能够突破吐蕃人的阻挡,抵达逻些城城下,另一方面,唐军在吐蕃王朝东线的攻势还没有停止,预计半月之内,唐军又会卷土重来。
面对这样的形势,噶尔钦陵自是深为困苦,所以今日他在军营中巡视时面容极是凝重。
对于一名执掌王朝多年、行摄政王之实的重臣兼元帅来说,他很少感到如此的忧愁。
他着实是没有想到吐蕃王朝会沦落至今日的困境,先是去年他在西域全线失败,进占西域、霸占丝绸之路的吐蕃大军被唐人的安西军彻底击溃,他不得不率军放弃丝绸之路,撤回吐蕃高原。
然后,唐军神不知鬼不觉地突袭至逻些城下,一举攻陷了逻些城。
这样的局面,放在两年前他是不敢想象的,那时候吐蕃王朝攻占了唐人的西域,切断唐人的左臂,吐蕃王朝强盛的势头足以与唐人平分秋色。
谁曾想这短短时日之内,形势风云突变,归根到底,这些变化都以唐人的安西都护府引发,安西都护府自从驸马薛绍执掌之后,其发展强盛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噶尔钦陵知道眼下这局面也是安西都护府策划的,如果不是安西都护府在背后动作,唐人不会有这么多大规模的举动,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唐人武装商队,势必也是安西都护府回到唐人朝廷内部策动的。
此时,噶尔钦陵散着步,走出军营,来到娘池河谷的西边,西边的山地上有连成大片的桃花林。
噶尔钦陵在众亲兵的护卫下走进桃花林,他驻扎在娘池的时候喜欢到这桃花林里面来,眼下,他在这桃花林里面一边踱着步一边思考,想着,这个局面应该如何破局。
眼下他已经没办法不顾后方的状况,继续进兵去攻打逻些城,如果后方继续遭受唐军的猛攻,就算他肯牺牲家族的利益,他的部将也无法坐视自己的亲族和财富被毁坏。
他觉得眼下最实际的想法是,自己挑出精锐的四万部将前去攻打逻些城,留下四万部将防备唐人。
但是仅有四万兵马,他没有把握战胜安西军,毕竟去年他率领五万精锐在西域被唐军打得大败,这个教训之惨痛让他刻骨铭心。
眼下虽然占领逻些城的唐军只有一万余,但是这些兵马无疑是安西军的精锐老卒,而且是安西军大都护,那驸马薛绍亲率,噶尔钦陵原本带领八万兵马,就是想用绝对的人数优势取胜,所以他觉得仅带着四万兵马前去逻些城,这着实是下策。
如果攻打逻些城再败,那他噶尔钦陵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噶尔钦陵觉得自己输不起,也赌不起。
噶尔钦陵看着漫山遍野的桃花林,又看看远处雅鲁藏布江浩瀚的江水,他深深地叹息一声。
看来自己只能选择中策,所谓的中策就是,带领兵马退却,退回到自己的领地,以自己吐蕃大论的身份划地为王,让自己成为吐蕃王朝的新领袖,率领吐蕃人民与安西都护府分庭抗礼。
即是没有把握打得过安西军,而且自己完全输不起,那么只能选择退却。
但退却对噶尔钦陵来说会打开更大的局面,首先,吐蕃人民必定是不服唐人的统治的,今后反抗唐人的力量会风起云涌,这些力量需要一个领袖,而吐蕃赞普已经投降,沦为唐人的傀儡,所以这个领袖最适合的人选自然是噶尔钦陵。
噶尔钦陵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以恢复吐蕃王朝的名义称王,带领吐蕃人民反抗安西都护府,他举起复国的大旗,自然会吸引各路兵马前来投靠。
借此,他将成为吐蕃王朝的实际领袖,这样的策略,能够为他谋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他手下的势力也会支持他,他的众多追随者能够跟随他谋取更大的利益。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