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稳定吐蕃内部

    武曌回头看看上官婉儿,说道:昨日太平是怎么给你灌汤了?连你也替他们说话?

    上官婉儿如今是武曌身边的首席女官,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她将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执掌朝廷重权,在日后她几乎掌握着朝廷一半的权柄,一度与李令月分庭抗礼。

    当然,上官婉儿在历史上的权势主要是因她作为武曌的首席女官而获得的,如今武曌没有摄政,更没有称帝,上官婉儿也就没能获得历史上那般巨大的重权,所以眼下她只是天后身边的首席女官,仍然守着自己的本分。

    而且按照这个时空的历史轨迹,上官婉儿不太可能成为原本历史轨迹中的女宰相,她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才女在武曌身边工作,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行政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上官婉儿是个明白人,她的明白首先体现在她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她知道自己对于武曌来说,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她可以成为天后身边一个出色的女官,但也仅仅是一件好用的工具而已,如果天后觉得这件工具不好用了,是可以换一件的。

    所以上官婉儿很清楚自己首先得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出色了,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能让天后想要换工具的时候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武曌才不会轻易更换工具。

    所以上官婉儿素来是非常本分的。

    尽管上官婉儿身为武曌身边最亲信的人,而且她与李令月同龄,世人难免会拿她与太平公主做比较,但是上官婉儿心中很清楚,她根本没有与太平公主作比较的条件,太平公主那是公主的身份,光是在身份上,太平公主就是不可取代的。

    她上官婉儿如果有心拿自己和太平公主比较,甚至觊觎太平公主的地位,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她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所以眼下上官婉儿对李令月是满心的尊奉,那是主子的女儿,是天下人的公主,自然也是她上官婉儿的公主,她对自己所处的身份、形势环境,是掂量得极清楚的。

    另外,上官婉儿的明白还在于,她很清楚朝廷内外的形势,还有大唐帝国到底真正需要什么。

    朝廷内外那些世家豪族、官僚贵族他们反对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这是基于他们的利益需求,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对他们没有带来直接的好处,反而随着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会诞生新的权力势力,这会威胁他们的利益。

    但是对于大唐的统治者来说,也就是对于天皇天后,对于李唐皇室来说,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是有利好的,首先是大唐会更加强盛,这符合李唐皇族的需求,毕竟身为天下的主人,当然希望天下更加壮盛,希望这一代皇族在青史上留下好的声名。

    另外,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是做了好事的,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使得天下财富更多,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还有,当今天下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天下少数的地主据有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平民百姓失去土地,长此以往再发展下去数十年,天下必定有动乱,身为大唐朝廷中枢的官员,上官婉儿深知这个问题是天下弊病的根源,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想当年大汉王朝何等壮盛,最终并不亡于异族,仍然是亡于官僚贵族、世家门阀的土地兼并。

    而如今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给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扩张新的土地,通过帝国的对外扩张,使得帝国大量的失地人口、低阶层人口得到出路,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尤其是自从出生就失去土地的年轻人,他们可以选择离开中原,前去开拓新的世界,他们可以去广0州都督府,那里可以远渡外洋,去到新的黄金大陆开拓,他们可以去伊犁河谷,如今甚至可以去吐蕃高原,去占领和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的土地。

    如此一来,大唐没有土地的人口可以得到土地,可以得到属于他们的出路,从而不必待在大唐帝国境内与那些大地主起纷争,如此一来,天下的根本性矛盾将随之解决,天下将为之安宁。

    这样的境况,无论对于李唐江山,还是对于天下苍生来说,都是好事。

    所以上官婉儿深知作为李唐王朝统治者必须支持太平公主的行动,哪怕为了自己的良心,也必须支持太平公主。

    因此,上官婉儿才会这般为太平公主说话。

    上官婉儿进一步说道:大唐江山社稷有公主与驸马这般的人物,是社稷之福。公主得驸马这般的乘龙快婿,是公主之福,但归根到底,还是拜天皇天后的洪福所赐。

    武曌听着上官婉儿这话,却是收敛了笑容,她望着南方,看着李令月离去的方向,说道:好话容易说,事却是难办。上官,本宫明白你想说的,只是眼下安西都护府凭一府之力,要攻灭吐蕃王朝,还要控制吐蕃高原,这谈何容易。

    上官婉儿:如若此事完成,却是不世之伟业。

    武曌视线从南方转向西南,那里是吐蕃王朝的都城逻些城的方向,此时驸马薛绍带领的安西军正占据着逻些城,准备对抗噶尔钦陵的八万大军。

    武曌当然没有去过逻些城,甚至大唐帝国曾经登上吐蕃高原、进入吐蕃王朝腹地的人数量也非常少,武曌只能从历年来大唐派往逻些城的使者的描述中得悉逻些城的模样和状态。

    但是武曌可以想见,此时孤军守在逻些城的一万多安西军的处境有多么的艰难。

    这样的情况,放在帝国其他将领的手上,会如何处理?

    武曌觉得,绝大部分将领会选择撤军,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困守在逻些城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所以,武曌能够感受到安西都护府攻下逻些城的决心和意志。

    武曌喃喃叹道:必须支持他们啊。上官,事情如何操办,拟好了吗?

    上官婉儿答道:回禀天后,支援安西军的谋划都拟好了。即刻下令各地放开关禁,以传军令的形式将命令发布开去,一日之内可以传令关中,两日之内可以传令中原,三日之内可以传令全国,在号令之下,全国百姓势必群起涌向西域西线大军总计十万,能动用的军力在六万左右,即刻传令军中,号令西线全军进攻,在三日之内,将对吐蕃东线形成压迫性攻势

    武曌:很好。立即去办,记着一个准则,不遗余力。必须不遗余力支援安西军!明白告诉下面的人,支援安西军,这是国策,不遵从国策者,以国法办之。

    上官婉儿答道:上官得令!

    武曌继续望着西南的方向,占领西域之后,是占领吐蕃高原,拿下这两片版图,大唐的疆域面积将扩大将近一倍。

    这是千秋伟业啊!

    ~

    公元693年,大唐开耀十三年的七月。

    吐蕃高原,逻些城。

    此时已是盛夏时节,吐蕃高原上的气温越发温暖。

    早晨,薛绍穿着单衣,照例站在布达拉宫的红山的山顶,环视着逻些城。

    这个时代的吐蕃高原是历史上气候最温暖的时期,果然名不虚传,这气温得达到30摄氏度了,这和中原的夏天气温差不多了。

    正是因为这般温暖的气候,这个时代的吐蕃高原水草丰盛,大片草原适合畜牧,大量的土地适宜农作物的耕种,所以这时代吐蕃高原的人口能够达到千万数量级,这才造就能够与大唐分庭抗礼的吐蕃王朝。

    但是高原的气候也是非常脆弱的,不像中原地区,数千年都稳定在一个温暖和煦的气候,吐蕃高原的温暖气候只持续一百多年,此后因为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些许微妙变化,吐蕃高原的气候又是翻天覆地,一百年后吐蕃高原的气温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良好的畜牧环境、耕种环境被破坏,吐蕃高原人口又迅速减少,哪怕到了薛绍前世的现代世界,在现代工业、农业的辅助之下,吐蕃高原的人口也不过三百万左右,远远没能达到大唐时代的千万级别。

    在这个历史时期,吐蕃高原真是一片富庶之地啊。

    薛绍经过这些日子的亲眼目睹,他深深地觉得,如果将这个时代的吐蕃高原的环境放在他前世的现代华夏,那么华夏多了这么大一片气候优良的地区,华夏的实力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啊。

    所以必须将吐蕃高原并入大唐,得到吐蕃高原,大唐的实力将有飞跃性的增强。

    薛绍坚定地想着。

    他照常站在红山山巅这个制高点环视观察着逻些城,这半个月来逻些城在安西军的控制之下趋于稳定。

    安西军的大军散布在逻些城中,以军伍为单位对逻些城形成细密的管控,管控逻些城的安西军大部分是文职军官,这些军官素质高,处理事务有技巧,能够准确贯彻薛绍的管控意图。

    所以安西军对逻些城的管控很见效果,要知道逻些城里头的都是吐蕃贵族,这些吐蕃人凶悍善斗,有人力,有武力,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吐蕃王朝的主人,所以他们必是不服唐军的管控的,但是安西军仍然将他们压制住了。

    稳定内部,是第一要务。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