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柬之面对上官婉儿是毫不客气的,他说道:那你便退下吧,这里轮不到你掺和。
上官婉儿站着没动,她回头看看玄武殿的方向,然后沉默地站着。
在场的群臣看着上官婉儿还杵在那儿,都是觉得奇怪。
李治看着这场面,他也皱皱眉头,这上官才人是玩哪一出?
李令月看着上官婉儿,她忽又看见太液池对面玄武殿走出一行人影。
只见那为首的人影披着红色凤袍。
李令月惊住了。
李令月低声提醒道:父皇,母后来了。
李治也是一惊,抬眼看见武曌的队伍已经走下玄武殿的阶梯,正绕过太液池,朝蓬莱殿走来。
此时,跪下蓬莱殿下方的群臣也已经留意到玄武殿的动静,他们大惊失色。
张柬之回头看看武曌的队伍,他也是惊诧失色。
天后往蓬莱殿而来,在张柬之的记忆中是从未有过的。
武曌七十岁了,但是她的精力、体力依然保持得非常好。
在历史上,武曌出现明显的精力衰退,还要等五年之后,就是武曌七十五岁之际,她的体力精力才出现明显的下降,进而逐渐失去对朝政的掌控力。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此时武曌已经是武周朝开国皇帝,她此时应该已经篡唐立周,自己成为圣神皇帝。
但是因为薛绍的到来,李治的高血压病得到正确的治疗方式,所以李治没有死去,而且到如今身体依然保持着健康。
因为李治没有死,所以武曌就没有篡唐立周的机会,但是实际上,武曌也不想篡唐立周,最大的原因是,篡唐立周的风险太大,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就算成功了,她和她的家族能不能全身而退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事实上,武曌虽然篡唐立周成功了,但是她七十五岁以后已经控制不住局面,最后李唐复辟,她在神龙政变中被拉下皇位,最终落寞死去,她的武氏家族虽说一度权倾天下,但是在武曌死后武氏家族遭遇大劫难,武氏子孙大部分没有好下场。
对于武曌来说,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李治一直活着,与她日月同天,天皇天后共治天下,她以天后的地位掌控朝政大权,她依然是天下的主人,依然能够实现她的政治理想,依然能够保证她武氏家族的荣华富贵。
在历史上,武曌是因为李治死了,她才没有回头路,只能一往无前地往前走,走上篡夺的道路。
所以武曌对于眼下的局面是满意的,她与李治这个分工已经持续了三十年,她负责处置朝廷内外大小事务,属于实际执掌者的角色,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关口,李治掌握有权力,比如三品及以上的官员的任免权力,还有重大军事行动许可的权力。
高官任命权,加上军权,这是李治仅有的权柄,但是这两个权柄是至关重要、至为致命的,这是李治制衡武曌的武器。
实际上,李治和武曌形成了一套良性的权力制衡体系,武曌担任实际的执掌者的角色,李治则扮演制衡者的角色,这套体系避免了天皇天后其中某一人独断专行,避免了朝廷政策出现不合理的过激状况。
所以这十多年来,蓬莱殿和玄武殿就在这般默契的相互制衡之中协同运转着,但十年来蓬莱殿和玄武殿从不相互来往,李治和武曌除了一些重大时节的时候,比如上元节之类的时候会碰面,其余时候基本是不碰面的。
武曌更是从来不曾出现在蓬莱殿前。
所以眼下蓬莱殿前的群臣看着武曌走来,他们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武曌缓步走来,老太太体力依然充沛,脚步稳健、轻盈,看着倒像是五十来岁的状态。
武曌身材越发瘦削,到了七十的年岁,武媚娘已经褪去年轻时的丰腴,那身段已经看不出以往的妖娆。
武曌的容颜看着依然年轻,像是五十来岁的年纪,这当然是因为她养尊处优,保养得好,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天生丽质,那桃花眼依然有年轻时的神采。
武曌脸上含笑,她身后跟随着十名玄武殿的主要女官,她们缓步来到蓬莱殿前,她直面蓬莱殿,正好与李治将百来名高官夹在中间。
群臣纷纷转首,下拜,喊道:臣等拜见天后!
武曌笑笑,没有答话,她又启动脚步,绕过群臣,来到蓬莱殿前,笑道:日月当空,你等是拜日,还是拜月?
群臣沉默半晌,张柬之领头,转向蓬莱殿的方向,再次下拜,喊道:臣等拜见天皇天后!
武曌莫名地笑着,半晌没说话。
看着天后不说话,群臣都跪着不敢动。
张柬之缓缓站起来,他是宰相之尊,地位高于所有臣子,按照规矩,他是可以不行跪拜礼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