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弩悉弄看了看文书的内容,这完全是国书的样式,他如果签下字,画下印,这王朝的国书就发出去了。
按照这国书的内容,这次动乱的造反者是噶尔家,唐军是应吐蕃赞普的请求进入逻些城肃清噶尔家的叛军,而且赞普还要求唐军继续剿灭噶尔家,让吐蕃各方势力听从唐军的号令。
这文书签下去,将给唐军的入侵以名正言顺的理由,赞普已经表态支持唐军的行动,并且令吐蕃王朝各方听唐军的号令,那么逻些城的吐蕃各大族就将失去抵抗唐军的理由。
虽然吐蕃各大族都很容易看出这文书的内容是不合实际的,但是奈何这文书确系王朝国书的样式,法理上是成立的,他们的赞普的表态将在法理上陷他们于不仁不义,如果他们继续勤王,他们反倒成了反贼。
而且这文书会让逻些城各大家族明白,他们的赞普已经投降屈服,这将大大挫伤他们抵抗的意志。
器弩悉弄知道这般颠倒事实,自毁长城的国书是绝不能签的,但是他说不出反抗的话语,只能低着头颤栗着。
只听得刷的两声锐响,器弩悉弄左右的唐军亲卫拔出长刀,一左一右横在器弩悉弄的脖颈上。
器弩悉弄感受到刀锋的冰凉触感,他越发颤栗着。
王方翼盯着器弩悉弄,他走前一步,闪电般拔刀,在器弩悉弄的头颅上方一挥,只见一道寒光闪过,器弩悉弄惨叫失声,颤栗着摸着自己的头,他头上的发髻被削断,只差分毫就削到头皮。
王方翼冷声道:大人若不配合,莫怪我等无礼。
器弩悉弄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此前他最为恐惧的人是噶尔钦陵,但此时他发现他对噶尔钦陵的恐惧是那么的浅薄可笑,眼前这些人是魔鬼,简直就是从地狱轮回而来索他性命的。
王方翼留意着器弩悉弄的状态,他转而说道:签下这个字印,我等保证,你仍然是赞普大人,你的地位不会动摇分毫,这布达拉宫,仍然是你的布达拉宫,下面的人马仍然是你的臣民,你的王朝依然会延续。但如若不签下这个字印,我们什么也保证不了,最起码你的性命我们也保证不了!
王方翼这是软硬兼施,器弩悉弄心智动摇之下逐渐失去抵抗的意志,他颤抖着拿起笔,在国书上签下名,又亲手盖上印章。
王方翼拿起国书看看,他将那国书交给副将,说道:带上两个传令的,前去宣赞普大人的旨意。
副将立马带着国书飞奔而去。
王方翼接着下令道:将这吐蕃皇帝收押,吃喝给足,严加看管。另外,立马修书给驸马爷,看时机立即发出。
部将遵照王方翼的命令,将器弩悉弄关押起来,然后将这里的状况修成送交安西都护府的文书。
布达拉宫下方的交战仍然激烈。
但是这座宫殿的防守方已经变成安西军,安西军已经肃清这座宫殿里面的吐蕃守军,转变成守城方。
城外是五万之众的吐蕃人,整个逻些城的吐蕃人都被动员起来了,他们发现一夕之间国都失守,唐人的军队入侵了国都,他们惊慌之下当然全力保卫自己的国都,但是这些吐蕃大军是临时拉起来的,没有大将的统一指挥,而且没有攻城的器械,面对唐军占领了布达拉宫,这吐蕃大军一时没有办法。
王方翼的副将拿着国书,押着一个吐蕃大臣,来到布达拉宫的正门,这里是吐蕃人攻势最猛烈的地方。
这个吐蕃大臣是一支大族的领袖,今日正好在布达拉宫内处理政务,被安西军逮住了。
副将将这个吐蕃大臣推上城墙,将国书交给他,用刀抵着他的后腰,前方两名安西军隔着两米远,但是他们握着长矛,一击就能刺穿他。
副将对那吐蕃大臣喝道:照着你们赞普的国书念!
这个吐蕃大臣年岁已长,他不像器弩悉弄那么慌乱,他看着局势,他看得明白这支唐军的手段,在他的立场,他如果不照办的话,一定是会丢掉性命的。
那他有什么理由不照办呢?这个王朝是赞普的王朝,或者说是噶尔家的王朝,赞普都屈服了,他坚持不屈有作用吗?
而且这个国书本来就是赞普签字画印并同意发出的,责任并不在他。
这个吐蕃大臣站上混乱的城墙,面对下方汹涌的吐蕃人。
众吐蕃人面对着唐军白磷弹的阻截,他们对于这城墙一筹莫展,攻势本来也不甚激烈,只是以围城的阵势为主。
此时看见吐蕃大臣站上城墙,众吐蕃人纷纷暂缓下攻势,看着那吐蕃大臣,毕竟吐蕃人也想知道布达拉宫里头究竟是怎么样了。
吐蕃大臣张开国书,用吐蕃语照着国书念起来。
念完第一遍,王方翼喝道:再念!大声些!
吐蕃大臣将国书念了三遍。
下方的吐蕃人大概听清了国书的内容,大意是说,噶尔家叛乱,赞普请唐军前来平叛,唐军将剿灭噶尔家,臣民不必忧虑,各安本分。
众吐蕃人哗然,他们怒吼着,继续进攻城墙,但是他们的攻击有了明显的减弱,这封国书已经打击了他们的士气,毕竟赞普已经屈服,而且在皇权上否定了他们勤王的正义性,这样的打击对吐蕃人的士气是釜底抽薪一般的。
王方翼带领着他的百名亲卫站在红山山顶,他们的目光如鹰隼般注视着布达拉宫的四面。
他们主要需要守住三个方向,眼下他们握有主动权,只要挡住吐蕃人的攻击,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优势会扩大。
王方翼的亲军在山顶上随时准备增援某一个方向。
副将不断赶来向王方翼汇报战况。
王方翼看着吐蕃人又在正面组织了一场猛烈的进攻,安西军在危急之下抛出大量白磷弹挡住吐蕃人。
王方翼看着白光在城墙前爆燃,他问道:白磷弹还有多少储量?
副将答道:还有大约八千枚!
王方翼点点头,他心下稍定,依靠白磷弹守城,安西军是有九成把握的,这次他们带上了大量的白磷弹,眼下八千枚白磷弹足够他们继续支撑下去。
王方翼看看天色渐暮,他说道:文书需速速发出。
副将喝道:我等明白!已经派出四支弟兄准备送出文书。
王方翼点头,看着夜色降临,这一场对抗看来还得持续数日。
当夜,夜深人静之际,四路安西军分别从城墙上攀援而下,他们分别带着一封远征军的书信,准备将书信送往远征军后方。
四路送信的安西军都装扮成吐蕃人的模样,他们悄然潜出,混入吐蕃人的军队之中。
此时整座逻些城已经乱成一团,原本吐蕃王朝能够掌控局面,号令众家族的就只有皇室和噶尔家,而眼下皇室已经被挟持,噶尔家被皇室认做谋反者,所以已经没有人能够镇住逻些城的局面。
在混乱之中,安西军的四支送信队伍得以潜出,他们各自向西疾行,来到位于逻些城西边的安西军事前布置的后方营地。
他们在营地取了马匹,飞速赶往于阗城。
送信的队伍轻骑疾奔,按照计划,他们将在两天之后抵达于阗。
此时的于阗城,这座小城已经人满为患。
于阗城原本是西域小国于阗国营建的国都,这个绿洲上的小国规模十分有限,整个小国的规模不过十万人,小城只能容纳数千人口。
在大唐占领西域之后,将于阗作为安西四镇之一长期派兵占领,眼下于阗也在安西都护府的掌控之下。
从三天前开始,大量的军队涌向于阗城,这批军队有万人之众。
这些人马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开拓团,因为这支队伍虽是军队编制,但是队伍里头只有半数是职业军人,另外半数是文官性质的军人。
而且这些军人基本全是新兵。
这支队伍正是安西都护府新招募的新军,这支新军都是从安西城新增的人口中挑选出来的,清一色是品行、智力、体力都上佳的良家子。
安西军大军来到于阗城,对于于阗城的人民来说如同黑云压境,毕竟作为西域小国,于阗素来饱受战火之苦,唐军占领西域,他们要遭一番劫难,吐蕃占领西域,他们更要遭一番劫难,还有突厥人也曾经占领西域,这些蛮族对于西域小国的劫掠更是无底线的。
每一次主子变换,于阗都要遭一番劫难。
但是这一次安西军的到来似乎是一个例外,只见这支万人大军纪律严明,军中的将士都是年轻人,大部分还有些书生气,这支大军来到于阗之后对于阗人民秋毫无犯,没有做出任何扰民的举动。
甚至于,每一次有大军来到,于阗人民都必须贡献自己的粮食给军队充作军粮,但是这一次安西军不但没有索要粮食,而且破天荒地分发了一些粮食给于阗的人民,这让于阗的人民大为意外。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