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章 西突厥的崩溃

    西突厥大军冲锋的阵势已经被彻底搅乱,阿史那俀子还看到不少突厥骑兵或者是因为辨不清方向,或者是因为恐惧,开始四处逃散。

    这时,唐军的蝗虫还在源源不断地袭来,唐军已经停止了齐射,而是有针对性地射击,而唐军最着重照顾的,便是阿史那俀子这个方向。

    阿史那俀子仅剩的几名亲兵朝他大喊:可汗!快后撤!保住性命!

    阿史那俀子也知道眼下的局面对他而言已是绝境,只是这局面变化之快让他措手不及。

    唐军使的是什么妖术,让他的三万大军转眼陷入崩溃?

    但是阿史那俀子没空档思考,他本能地调转马首,向后撤去。

    随着阿史那俀子后撤,阿史那一族的三千多族兵也丧失了冲锋的信心,他们跟着阿史那俀子寻求自保,或者后撤,或者寻找唐军兵力薄弱的位置寻求突围。

    随着先锋的阿史那一族的骑兵纷纷后撤,突厥大军迅速陷入混乱,从后面冲上来的骑兵撞上前方后撤的战友,庞大的骑兵阵型乱作一团,夹在阵型中间的突厥骑士被撞翻马下、被撞死、踩死的不计其数。

    跟在突厥大军冲锋阵型后方的一些原本就地位低下、对阿史那家忠诚度不高、本来就怀有观战局变化再作打算的想法的突厥部族骑兵更是掉头就逃跑。

    此时,唐军的雁形阵已经形成一个半圆形包围住突厥的三万骑兵。

    左翼的黑齿常之和右翼的王海宾都严密地观察着局势,他们已经发出五轮白磷弹齐射,此时唐军已经转为自由射击,他们瞄准突厥人冲击突围势头猛烈的方位集中发出射击,阻挡着突厥人的攻势。

    突厥人阵型的混乱迅速扩大,大军已经开始以不同的部族为团体四处冲击试图突围。

    这些小股的军队冲向唐军,冲击唐军的包围圈。

    唐军面对着突厥各路乱军的冲击,唐军骑兵按照此前已经准备好的调度,负责前线接战的将士抛弃弓弩和箭发式白磷弹,亮出兵器拍马而上,与突厥骑兵短兵相接。

    突厥骑兵手持马刀冲向唐军,他们习惯性地以猛冲之势紧逼唐军,因为他们知道唐军骑兵最主要的武器是马槊、长枪等长柄兵器,所以突厥骑兵对付唐军骑兵惯于寻找近身作战的机会,这样能使唐军失去长兵器的优势。

    但是这次突厥骑兵贴近唐军之下,他们发现唐军被逼近之后迅速抛弃马槊、长枪,转而亮出一种前所未见的兵器,那是一种宽刃大刀,刀刃长度与唐军惯于使用的陌刀的长度相仿,但是刀柄短得多,只堪单手持握。

    只见唐军用这种大刀挥舞劈杀,大刀抡转之下,唐军骑士劈杀凶猛,而且攻守兼备,突厥骑兵的马刀对上唐军这种大刀,竟然完全占不到优势。

    唐军骑士清一色地配备这种大刀,而且使用精熟,显然经过专门的战术训练。

    突厥骑兵没防备唐军骑兵的这种新武器,只见唐军骑兵一轮劈砍之后,随着战马腾转,回身又是一轮劈砍,唐军放弃了刺、挑等以往惯用的作战技术,一味地使用大刀劈砍,只见这战法虽然单一,但是威胁却是前所未有的大。

    因为劈砍这一攻击手段是最能从战马上借力的,骑兵在战马前冲之下,劈砍所能发挥的力道是最大的,加上唐军的大刀原本就极为厚重,所以更是杀伤力十足。

    唐军骑兵的近身交战手法几乎仅剩下劈砍这一招,称得上简单粗暴。

    西突厥人讶异于唐军的大刀的设计,这种大刀刚中带柔,不仅砍杀效果极佳,而且反复劈砍之下不见刀身有损伤。

    在唐军强硬的阻挡反击之下,西突厥人的突围冲击很快被打退。

    黑齿常之和王海宾分别处于南北两边的包围圈看着突厥大军的动向,只见这支游牧骑兵大军已经处于半溃散的状态,阵型陷入混乱。

    但是突厥大军中仍然有颇为强大的力量在进行组织,那是西突厥各部族的头领,这就是部族制的优势,当头领失去领导力的时候,各部族的头领会带领各自的部族做出决断和对抗。

    各部族分别组织起来,开始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唐军包围圈的冲击。

    黑齿常之果断地下令,喝道:左翼向前迂回!

    随着黑齿常之一声令下,唐军的左翼向前移动,随着左翼前移,包围圈的中心出现一个明显的缺口。

    随着这个缺口的出现,突厥大军找到突围的机会,大军没有统帅统一号令,各部族各行其是之下,半数突围的人马开始涌向包围圈的缺口。

    黑齿常之喝道:穷寇莫追!

    唐军看着西突厥人突围溃散,没有发动追击,而是集中精力抵挡突厥乱军混乱的冲击。

    西突厥骑兵找到可以撤退的出口,他们自然而然地不再与唐军硬撼,而是尽数撤向可以撤去的方向。

    所谓兵败如山倒,西突厥三万骑兵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崩溃,向伊犁河谷的北方逃去。

    这场原本阵势拉得极大的决战迅速地结束了,两军长时间的混战、搏杀并没有发生,因为西突厥人迅速地崩溃,唐军则由始至终都维持着阵型和秩序,称得上纹丝不乱,西突厥则称得上一触即溃。

    而且唐军也没有进行追击以扩大战果,而是选择鸣金收兵,收拾战场,然后撤回伊犁河北岸的营地。

    当天傍晚,详细的战报送到新安西都护府。

    薛绍坐在新安西都护府西堂之上,狄仁杰、王方翼、姚崇、宋璟等众官员候在下首。

    这一整天他们都密切地跟进着伊犁河北岸的战况。

    部下快步走上西堂,送上最新的战报。

    薛绍接过战报,看了看,不动声色,递给下首的狄仁杰,说道:大伙都看看吧。

    狄仁杰看了看,递给王方翼,说道:可喜可贺,此战顺利,如同大都护与王将军所料,突厥人单兵强悍,但集结作战不是我军对手。

    王方翼看了眼战报,说道:杀敌两千四百人,估计伤敌四千余人,这个战果尚可。

    薛绍说道:杀敌不重要,原本我们就没想用杀敌解决问题。

    狄仁杰:大都护说的是,按照大都护的思路,我们是以贸易的方式解决问题,杀敌数量大,反而是加深仇恨。

    王方翼:我们按照原先预定的计划,击溃敌军之后,就放敌军溃逃,并没有进行追击歼灭,这是执行了我们原本的计划。而且按照这个思路,我军伤亡仅二百三十人。

    薛绍:这一战的战略目的达到了,我军以最小的伤亡,击溃敌军。眼下敌军的去向呢?

    王方翼:按照前线禀报的种种信息,末将推测,突厥人以溃败之势退向伊犁河谷北方。按照战局判断,西突厥头领阿史那俀子负伤,带领阿史那一族退却,而且阿史那俀子和阿史那一族是在我军的集中火力攻击之下率先撤退,带动西突厥人的快速溃败,因此我们推测经过这一战,阿史那俀子的威望会遭到巨大的折损,按照他率先溃逃的表现,他势必失去西突厥首领之位。也就是说,眼下西突厥各部族会各行其是,不再听从阿史那俀子的号令,如此一来,西突厥各部预计会在伊犁河谷北方各自占据据点,以图进退。

    狄仁杰:那么按照军方估计,西突厥人的各部族眼下是想进还是想退?

    王方翼:应该还是想进。毕竟西突厥人眼下只有留在伊犁河谷内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水草生存,所以西突厥各部会继续对我军进行侵扰,甚至会到伊犁河的其他河段渡过伊犁河,来到南岸侵扰新安西城。

    狄仁杰:这就是黑齿将军此前预计的,第一战过后,我军与西突厥各部会陷入游击战。

    王方翼:正是。如果陷入游击战,我们会很麻烦,军队折损是一回事,更麻烦的是,西突厥人会散落在伊犁河谷各地,对我们的生产进行反复的侵扰。

    狄仁杰看向薛绍,说道:如同大都护的预料,眼下打仗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咱们是时候实施计划了,百万斤番薯、土豆已经备好。

    薛绍:棉布呢?

    狄仁杰:目前已经完成两万匹棉布,还有一万匹棉布预计会在十日之后完成生产。

    薛绍:很好,那么眼下咱们还得找到与西突厥人沟通谈判的对象,我觉着,这个人还得是阿史那俀子。

    王方翼:末将赞同,阿史那俀子威望仍在,如若我军要寻找对话的对象,他仍是最佳的选择。

    狄仁杰:我们得尽快与阿史那俀子取得联系,只是以眼下的局面,大战刚刚结束,西突厥各部必定极为仇视我军,阿史那俀子不知撤到何地,与他取得联络怕是困难。

    王方翼:大都护,末将请命,前往北岸,寻找阿史那部!

    薛绍:准了,你等务必谨慎行事,莫要造成损失。

    王方翼:得令!

    王方翼当夜即带着精锐渡河,去到伊犁河北与黑齿常之、王海宾所部会合,并在当夜即点齐军中精锐。

    第二天日光初升,王方翼点出的一百精锐兵士无声无息地从营地出发,往北方而去,他们都脱下军服,穿着西突厥人的衣装,装扮成突厥族人,这些兵士普遍是河西走廊选拔出来的兵士,他们许多人之中本来就有突厥人的血统,所以装扮成突厥人可谓轻车熟路。

    他们的任务是查探西突厥可汗的去向。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