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看着薛绍和王方翼来了,笑道:大都护,瞧瞧这宅子建造得还像模样吧?过几日宅子就完工了,届时大都护的工作就可以在这里开展。
王方翼:待这宅子建好,驸马爷就可以将公主殿下迎过来。
狄仁杰:这是当然,将公主迎过来是头等要务,这里大批工作还得公主殿下主持。
薛绍:姚崇、宋璟、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的调动事宜如何了?
狄仁杰:黑齿常之原本在北庭戍守防务,听闻大都护的召唤,立马带着亲卫兵马赶往新安西都护府,过几日即可到达。程务挺从新洛0阳大陆归来,正跋涉而来。姚崇、宋璟已经来信,表态待安顿了广0州都督府的事务,即刻赶来。
薛绍:嗯。人才募集的工作也得抓紧。还有就是煤炭和橡胶,这两种战略物资一个采自北地,一个采自广0州,都得加紧采购调拨。
狄仁杰:大都护放心,待新安西城的建设工作上正轨,我等便加紧采购调拨煤炭、橡胶等战略物资,绝不会拖后腿。
薛绍:很好。还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比其他任何任务都紧要,这事你们得第一时间去办。
狄仁杰和王方翼都打起十足的精神,认真道:请大都护指示!
薛绍:往西边去,找天竺的商人购买棉花种子。
狄仁杰和王方翼都愣愣。
狄仁杰:棉花?是什么物事?请驸马爷明示。
王方翼:臣等孤陋寡闻,从未听过‘棉花’。
薛绍笑笑,在他前世,棉花是华夏、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物事,是制作衣被的最主要物料,但是在这个时代,华夏还没有普及棉花。
棉花原产自印度,在大唐时基于繁荣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已经有所传入中原,但是华夏帝国和人民并未认识到棉花的御寒价值、经济价值,所以在唐朝时唐人并不知棉花为何物,甚至这个时代只有绵字而没有棉字。
直到宋朝,中原才开始种植棉花,但是仍然没有大规模推广,中原人依然没有用棉花制作衣被的习惯,更没有形成棉纺织业的产业链条。
由此可见一个文明关于饮食、居住、衣着的基本生产和使用习惯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
华夏形成种植生产棉花、使用棉质衣物的习惯,并形成产业链条,是在明朝,由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用行政命令强行推广才成功。
明太祖起于乡野寒微,深明农桑之事,他知道棉花是极佳的经济作物,种植棉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华夏人民的穿衣问题。
所以明太祖以开国的威势,制定律令,强令人民种植棉花,由此才让华夏大地遍植棉花,才让棉花的纺织和使用习惯遍及华夏。
事实证明,于明太祖而言,这是一个利在千秋的举措,于华夏历史而言,棉花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华夏文明的进程。
在棉花普及之前,华夏人民使用的纺织品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丝绸,一种是麻布。
丝绸御寒效果好,但是贵重,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普通百姓只能用麻布,但麻布冷硬,御寒效果差。
此外,衣服被子还需要填充物,富贵人家会用羽绒或蚕丝作为填充物,普通百姓用不起这些贵重的物料,一般会用芦花、杨絮作为填充物,这些廉价填充物同样御寒效果很差。
诗句中所谓布衾多年冷似铁中所谓的布衾指的就是用麻织成、填充芦絮的被子。
富贵人家除了用丝绸,还能用裘,也就是动物的毛皮,比如熊皮、狐皮等,普通百姓当然也是用不起的。
但是自从棉花在明朝普及之后,华夏人民不论富贵还是贫寒,都有一个共同的御寒选择:棉花。
棉花产量高,纺织工艺也不复杂,御寒效果极佳,所以棉花的普及改变了华夏人民的生活。
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无非衣食住行,棉花极大地改善了华夏人民穿衣的基础需求,尤其让贫苦百姓也穿得起御寒的衣物。
当然棉花的种植和普及还会带来一个更加深远的历史影响:工业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世界资本主义萌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纺织业等同于棉纺织业。
什么大型工厂组织,珍妮纺织机,蒸汽机,都是用于棉花纺织业。
可以说一部棉花的历史,就是世界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
棉花将改变华夏人民的生活,还会推动工业化进程和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后话。
种植棉花,发展棉花产业,将改变华夏的历史。
薛绍眼下要在伊犁河谷提高生产力,除了改进炼钢技术、改进交通工具之外,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够支撑生产力飞速发展的爆炸性的增长点。
历史已经证明,华夏适合种植棉花,华夏在未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将成为华夏最成功的经济农作物,华夏的市场、华夏的人民将对棉花有海量的需求。
棉花,无疑就是这个爆炸性的增长点。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