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重要讲话

    “哦?函谷关拿下来了,下一步要兵进弘农县?”

    十一月,青州乐安郡,正在海边看海的陈暮接到了关中来到战报。

    看着手中的战报以及刘备后续的行动方针,陈暮轻笑一声,摇摇头,他就知道老大哥会这么做。

    跟老大哥相处多年,陈暮太了解刘备。

    实际上刘备之所以会选择轻兵冒进,主要原因有三点。

    攫欝攫。一是冬季天冷,刘备军新到了一批中式棉衣装备,御寒能力比之董军强得多,有了冬季作战多条件。

    &#21434&#21437&#32&#20061&#39292&#20013&#25991&#32&#57&#98&#122&#119&#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二是老大哥一心向汉,牵挂着长安的天子,想要尽快除掉董卓,匡扶汉室,有些着急。

    三是洛阳到长安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到那么远,满打满算,也不过四百多公里。换算成汉朝的距离,就差不多是一千里左右。

    这段距离以每日行军五十里来算,大概要二十天左右,哪怕等后勤补给,差不多三十天,就能杀到长安。

    此时依旧是冬季,雪未化,关东联军依旧有装备上的优势。董卓就算知道关东联军杀过来了,但大概率还是难以准备起那么多军队冬装,无法与关东军抗衡。

    反倒要是听田丰的,再磨蹭个两三月,就到一二月春天了,雪化了,天气回暖,那么关东联军到棉衣优势就荡然无存,更加陷入苦战。

    所以从当时到角度来说,刘备曹操他们之所以这么选择,完全不是什么降智低能行为,反倒是非常高明的战术。

    正如德国闪击波兰,不就是因为德国全机械化部队,波兰还是一战游骑兵,有装备领先吗?

    但有一点肯定也算是兵行险招,汉末毕竟不是二战,步兵走路也不是机械化部队可以开车,一旦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关中,战线确实会拉得很长,那么后面的补给问题,就是个老大难题。

    像后来李世民征高丽,七月出发一路势如破竹,都快打到平壤了,结果到第二年九月份天气开始变冷,士兵难以继续进攻,而且战线拉得太长,导致补给困难,迫不得已退兵。

    而且过了函谷关后,还有弘农县、湖县、华阴县、郑县等多处险要关隘。

    看谷歌地图的话你就会发现,过了函谷关就是一处小平原地区,在后世,这里属于灵宝市西阎乡。

    而在汉朝,这里就是弘农县,又名恒农县,为弘农郡的治所。

    这地方,就是一路往关中去的唯一一块平原。

    过了弘农县后,后面的湖县、华阴县、郑县等,都处于茫茫秦岭之中,道路艰难险阻,一不适合大型作战,二不适合骑兵作战。

    公孙瓒的幽州骑兵,在这里跟摆设没什么区别,需要进入关中平原才有用武之地。

    所以三十天杀入长安,其实是理想状态。

    如果沿途的郡县拼死抵挡,刘备无法短时间内攻克这些郡县,那么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

    既,在无法快速攻下的情况下,只能一步步前进。

    因此站在战略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实际上田丰的稳扎稳打确实是正确的策略。

    至少步步为营,赢了就继续去闯下一关,输了也不至于溃败,退回上一关继续驻守等补给就行。

    巘戅九饼中文9bz戅。但从战术角度上来考虑,刘备曹操他们的打法也不是完全行不通。

    利用冬季作战对于董卓的不利,利用各郡县守军没有想到联军敢于发动冬季作战,可以势如破竹一路打入关中。

    运气好的话,一路望风而降也说不定。

    通俗对比来说,田丰的策略上荀彧诸葛亮式的稳健阳谋型,刘备曹操他们是郭嘉贾诩式的诡谲奇谋型。

    正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有程咬金的莽夫三板斧。

    如果能够在冬天尽快三板斧砍下去,把董卓砍死,那一切都好说。

    要是三板斧没有把董卓砍死,让他勉强挡住了,那就是三刀结束,你不结束我结束。

    所以这一战,至关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董卓能不能挡住这三板斧。

    “去,把这份东西送去临淄给郑君。”

    陈暮招来侍从,让他去把战报送去齐国,交予郑玄,完善一下的内容。

    当然,假如这一战刘备失败了,那肯定不能写是他的策略失败。

    单单渲染一下董卓的残暴就行,不然世人就有可能指责刘备轻敌冒进,是他害得这次讨伐董卓失败,取得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将来书写出来,还是得陈暮研究,经过一定删减之后,再发表出去。

    主要还是以宣扬刘备的光辉形象为主,塑造一个不畏艰险,屡败屡战,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英雄人物。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这海好美!”

    等陈暮处理完事情,罗敷披着白色狐裘,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喜欢吗?”

    陈暮笑了笑,远处海浪翻滚,虽是隆冬十月,按照阳历就是十一月,海边阳光暖暖照射,徐徐海风轻抚,沁人心脾。

    “喜欢。”

    罗敷穿着白纱长裙,手里拎着鞋,罗袜生尘,洁白的脚踩在沙滩上,踩出小巧玲珑的脚印。

    陈暮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那这片大海,就送给你了。”

    “啊?”

    罗敷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小嘴张成o型,羞涩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陈暮遥望着大海彼岸,我要全世界都知道,这片东海,被你承包了。

    “哈哈哈哈。”

    罗敷捂嘴偷笑道:“这算是郎君给我的聘礼吗?”

    “不算。”

    陈暮轻轻将她相拥在怀里。

    攫欝攫。和罗敷的婚事已经定了,明年年初。

    聘礼已经下了,秦家庄的人,也都纷纷开始搬迁到了青州。

    毕竟乱世将至,各地豪强世家甚至底层百姓,都已经能够感觉得到变化。

    &#21434&#21437&#32&#20061&#39292&#20013&#25991&#32&#57&#98&#122&#119&#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治安开始变差,生活更加贫困,山贼强盗逐渐变多,世道不好,首先会从各地的治安与生活环境中体现出来。

    在这乱世之中,能找到一个喜欢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女孩不容易。

    年纪越大,也更希望有个家。

    这样。

    或许也会明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负重前行。

    看着远方的天空,陈暮心里想着。

    ......

    ......

    乐安的海边如今密密麻麻,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晒盐场。

    不止是乐安,包括东莱的海边,同样是如此。

    蓼城县,位于今山东省利津县南,也就是黄河的出海口,利津县在黄河北岸,而如今的蓼城县在黄河南岸,古今两县,南北对称。

    自从汉孝康帝去世之后,陈暮就已经开始在青州布局。

    首先是赚钱,以苏双张世平为代表的商业集团大力发展商业渠道,不仅与天南海北的各路商团都有交集,还有青州周边地区,各大世家、豪强、财团等等。

    既然沟通了销售的门路渠道,那么大力发展商品也是必不可少。

    之前青州主要出口粮食为主,但随着战乱将近,粮食作为储备物资,必须减少出口,那下一步当然就得发展取代粮食得商品出来。

    古代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粮草和盐铁。

    民以食为天,所以食物是首位。

    而盐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是次位。

    汉朝百姓用盐以井盐、池盐为主,海盐需要用水煮,春秋齐国时虽然靠海盐富强一时。

    但那是因为春秋时整个中国的人口也就那么一千万人不到,各国的井盐加上齐国的海盐,产量低可以满足需求。

    到了汉朝大一统,人口剧增,海盐的低产量就没有意义,所以汉朝就开始大量发掘井盐、池盐等。

    只是相比于明朝以后,食盐依旧紧缺,如果能够大量生产食盐,将为青州带来巨大财富。

    毕竟食物是生活必需品,盐同样也是。

    陈暮用宋朝才会出现,明朝才会普及的晒盐法,在山东沿海边境大量铸造盐田,经过今年一年的努力,收获了大量粗盐,成吨的白色有杂质的盐块被送入海边仓库。

    这些盐块取出来后,后面的工序其实就跟井盐和池盐的工序差不多,都要通过水煮,过滤等方式,去除杂质,变成精盐。

    也许有人说,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直接搞井盐池盐,岂不是少了一道工序?

    但先不说山东本身就不产井盐池盐,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单说海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东西。

    做海盐耗费的只有人工成本和粮食成本,汉末天灾**不断,无数人流离失所,只要给口饭吃,根本不缺工人。

    所以哪怕多一道工序,海盐依旧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陈暮陪着罗敷去乐安看了海,就让秦家人送她回了临淄,接着在荀彧氏仪孙绍简雍孙乾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东莱郡的盐田情况。

    在汉孝康帝驾崩之前,陈暮就已经在青州做了实验盐田,先检验晒盐法是否真的有效。

    毕竟相隔千年,谁也说不好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差距。

    不过经过实验,晒盐法肯定是有效的。

    区别只是在于因为工业水平较低,制取方法没有后世那么快。

    可能从晒盐到出粗盐,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中间如果遇到下雨天气,还得把盐水引入盐田旁边的蓄水池里躲雨,等雨过后再用虹吸效应引回盐池,很麻烦。

    所以在初平元年,也就是今年一整年中,整个乐安与东莱二郡靠海,都开始进行食盐屯田。

    现在看来,取得来显著效果。

    这也正常。

    往后推两千年前,我国海盐的主要来源,就是来自于山东。

    往前推八百年,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就是靠着海盐富甲天下。

    现在陈暮不过是承上启下而已,不算创新,顶多算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一点后人的智慧而已,并不算什么科技进步工业革命之类的玩意儿。

    “我这句话,你要记录下来。要想富,先修路。我青州山脊不算多,多丘陵和平原,大路和主道也还算好修建,盐做出来,是要给青州百姓用,同时还要卖去别的地方,路不好,就是耽误销量,你们明白了吗?”

    陈暮身边人环绕,发表着重要讲话。

    氏仪作为合格的秘书,立即动笔在一旁记录起来。

    孙绍简雍孙乾等人听的频频点头,表示已经记在心里,以后会办。

    荀彧听了之后,提出意见道:“尚书令,修路是一件大工程,青州是否有足够的钱来修路呢?”

    陈暮笑着摇摇头:“没有。”

    “那......”

    “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步要一步一步迈。”

    陈暮缓缓说道:“今年各地盐田产量都还不错,先用来平抑青州盐价,满足百姓需求,然后扩大生产,再拿出来卖钱,有钱,才能修路。”

    巘戅九饼中文戅。荀彧若有所思地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粗暴,力道太大,或者步子迈得太大,容易伤到自己,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错。”

    陈暮看着海边的实验盐田,说道:“修路是为了让盐卖得更好,可现在我们手里只有商品而没有钱,那就先辛苦辛苦,用最原始的办法把商品卖出去,等有了钱,再完善它的配套设施。”

    万事开头难,盐田虽然前几年就已经试验做得很好,顺利产出了盐。但直到今天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可以说之前一直是在付出,而没有任何回报。

    现在青州在打仗,财政压力也大,没有钱修路。那就只能发挥最原始的办法,用人工将盐背出去,等有了钱,再考虑修路。

    路修好了,就可以跑马车,人也能推板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道路不好,难以大规模运输。

    “我明白了。”攫欝攫

    荀彧点点头,经济学道理他不懂,但任何道理只要不说得那么玄妙,说话的方式简单点,聪明人都能领会得通透。

    陈暮又道:“荀子曾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因为人跑不快,驯服了马匹,替我们代步。因为路远,发明了船,顺着河流飘荡。所以发明创造,才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你们明白吗?就是能够产出的方式,先古时期,我们刀耕火种,到了春秋时期,我们慢慢学会了用牲畜耕田,用犁耕田,让铁变成锄头,这就是提高了生产力。我们只有继续发明,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可是我感觉发明的东西,已经被先贤们发明完了,已经没有什么可发明的了怎么办?”

    简雍摸着脑袋,想想自己会发明什么,发现自己什么也发明不出来。

    陈暮笑道:“那是因为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哦?”巘戅追书看戅

    简雍不服气道:“难道子归有天赋?”

    “还行还行,会亿点点。”

    陈暮谦虚地点点头。

    简雍笑道:“那就把你发明的东西取出来瞧瞧。”

    陈暮看向氏仪,问道:“我之前让你们做的脚踏车做得怎么样了?”

    氏仪点点头:“已经做好了。”

    “有成品否。”

    “使君问得正好,那东西我甚是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