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结果如何, 尤自待定。

    从太师府回来的第三天,韩菀接到太师公羊夷送来的一张帖子。

    王驾往西郊冬猎,此处随驾者中, 公羊夷邀韩氏母女三人与他一起同行。

    这事儿表面来说, 足可算是天大的颜面了, 可韩菀并没有多高兴。

    打开帖子一看, 脸色就沉下来了。

    倒不是由于佯投之事犹疑未决,而是帖上母亲和弟弟的名字。

    她自己有闯刀山火海的决心,但却不愿意让孙氏韩琮和她一起去。

    哪怕公羊夷此举只是出于礼数, 只倘若不成,谁知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

    她其实已经联系了太子丹, 万一, 真有个什么万一, 太子丹的人会来接应孙氏娘俩,立即护送他们去信国。

    所以她希望母亲弟弟待在总号或家里。

    反倒是孙氏和韩琮接受良好,娘俩不知韩菀打算, 他们说好母子三人共同进退的,并没觉得不妥,孙氏立即就张罗随驾的细软衣物了。

    韩菀还能如何?

    只能这样的。

    她也不能不让孙氏韩琮去, 这等敏感的关键时刻,若刻意这般行事,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她当场真诚了, 立马前功尽弃。

    韩菀揉了揉眉心, 伏在穆寒肩膀,闷闷说:“也只能如此了。”

    穆寒轻轻搂着她,低声安慰:“稍候我们多挑些人,届时紧随夫人二郎君左右。”

    穆寒的关切宽慰, 韩菀听了心里熨帖,不过她心里明白,多挑多少人,也及不上郇王护军。

    她们跟着公羊夷,怕就在王驾左近。

    她直起身,长长吐出胸腔一口浊气。

    想要确保安全,还是得尽全力把计划顺利进行下去啊。

    ……

    时兴田猎,春猎夏猎秋猎冬猎,一年四季皆可,除了像避暑那会那种庞大每年都有的狩猎,也有小型的,即兴的,逢郇王兴起,说走就走并不出奇。

    今日接了帖子,明日就出发了。

    辎车跟随太师府的车队,一路往西郊云岭行宫而去。

    人少,韩菀一行直接就当作为公羊夷的随属,跟着他一起住在行宫的外围。

    冬猎第三日,郇王召见了韩菀。

    闻得太师遣来的仆役禀,孙氏一下子抓紧了女儿的手,韩琮也是,腰一下绷紧了。

    韩菀不着痕迹拍了拍母亲的手,“阿娘,我去去就回。”

    “嗯。”

    孙氏深呼吸,努力装作自然姿态,“快请进来,坐下喝口热茶罢。”

    只太师府规矩大,那仆役俯身,婉拒了,侯在廊下等待。

    孙氏低头继续给韩琮剥橘子,韩琮忙垂下眼睑,努力放松,他没办法帮姐姐的忙,只能努力不拖后腿。

    ……

    再说韩菀。

    她不敢耽误,飞快更衣梳洗,对着铜镜暗暗深呼吸几下,只带着穆寒罗平,跟着仆役往正院去了。

    公羊夷也一身整齐,已在等她了,见韩菀来,也不废话:“王上召见,你且随我去见罢。”

    韩菀敛衽:“谢太师。”

    两人没再多说。

    公羊夷先行,韩菀随后,立即就随了宫侍往行宫正殿方向而去。

    初冬时分,冷风飒飒,只雪还未下,崇山原野一片萧瑟色泽,云岭巍峨连绵起伏,天地间一片苍浑的雄壮。

    西郊行宫依山势而建,高楼广殿重重叠叠,愈发被这苍茫天地衬得气势恢宏。

    韩菀并无心欣赏这风景,她微微垂眸,紧跟在公羊夷身后,步伐很快,穿过内宫门,沿着长直甬道一路往上。

    风很大,她心跳渐快,已能望见那座位于整座行宫最中心最宏阔高巍的宫殿,它矗立在高高的汉白玉台基上,俯瞰山麓一切,路上的执矛军卫越来越多,尖锐矛刃映着天光,沉沉无声,气氛肃杀。

    这种氛围中,很难让人不紧张,韩菀三人脊背绷紧起来,抵达阶下时,她深呼吸几下,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宫侍无声退去,公羊夷直接领着韩菀入内。

    厚厚的羊绒地毯落地无声,如兰似麝的馥郁暖香入鼻,陌生得让人有些排斥,这是一个偏殿,宫侍王卫垂首肃立,偌大的殿内非常安静。

    穆寒罗平都被留在了殿外,韩菀只身一人跟着公羊夷入了殿,她微微垂眸,入目是精致奢贵的地毯香炉宝鼎以及一色紫檀桌椅榻案,她一眼就发现南窗天光投下剪影,宽大矮榻的长案后,有人影微动。

    郇王在那里。

    公羊夷领着她往那个方向去了,须臾,在正对矮榻前一丈的位置停下,“老臣见过我王,我王万安!”

    韩菀眼观鼻鼻观心,跟着敛衽一大礼:“韩元娘见过我王,我王万安!”

    “起罢。”

    是个中年男低音,沉沉的,穿透力很强,如无形山岳下坠,陡生重负压坠在心坎一般。

    韩菀心弦绷住了,她感觉有一道存在感非常强烈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掠过,郇王的目光犹如鹰隼锁定猎物一般,漠然冰冷得让人呼吸为之一屏。

    好在,这目光并未停留,随意一掠而过,郇王道:“不必拘礼,起罢。”

    这话主要是对公羊夷说的,另郇王还给公羊夷赐了座,韩菀算沾了光了,也坐了下来。

    郇王和公羊夷聊了几句朝政,没多久,话题就到韩菀身上了,郇王瞥一眼韩菀,淡淡:“这位,就是韩氏家主?”

    韩菀立即起身:“回王上,正是。”

    上面有茶盏端放的声音,郇王啜了一口茶,没说话,公羊夷便接口:“韩家主这般年纪轻轻,便撑得起家业,倒实属不易啊。”

    韩菀眼观鼻鼻观心,肃道:“家父骤然离世,母寡弟弱,不得已,韩菀只能迎难而上,幸得祖宗庇佑,才算勉强支应得住。”

    规规矩矩的回话,不深也不浅,没有提及半句其他,就连她“已知”的杨膺杨夫人也没有沾上一丝,不抱屈不埋怨,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这种场合,通常只要一句话,甚至只要进门一个照面,就能看出人的深浅。

    韩菀的表现,甚至比之许多重臣贵胄之家的子弟第一次见驾,都还有好出许多。

    郇王挑了挑眉:“韩家主果然巾帼不让须眉。”

    他终于正眼看了韩菀片刻。

    这目光给人压迫感十分之大,掌一国之生杀,落在身上犹如实质,韩菀后背的皮肤感受到了这种力量,汗毛一根接着一根竖了起来。

    她定了定神:“韩菀不敢当。”

    接下来,郇王没再和她说话,话题略略停留,公羊夷说起商事和经济,以及南北天灾差异,以及对这几年北地天灾频发的感慨。

    有涉及的韩菀的,她一一回了。

    尽量简明扼要。

    这个郇王,实在是一个城府极深的国君。他没说话,可韩菀却半点也不敢忽略他,反愈发慎重,每字每句都在心里反复过几遍,这才说出口。

    短短一阵功夫,她后背里衣已见汗湿。

    随后话题便转移开了,涉及朝政国事,她闭嘴如蚌壳,规规矩矩坐着,视线放在坐席前三尺,耳边是郇王和公羊夷的交谈,她只当自己不在。

    这次召见,并没持续很久,大约是两刻钟上下,郇王仰靠在凭几上,道:“行了,此事朝上再议。”

    “下去罢。”

    韩菀随即起身,与公羊夷一起,告退,退了出殿。

    出了大殿,公羊夷没有和韩菀一起回去,他往另一个方向,只吩咐宫侍,让宫侍给韩菀带路。

    韩菀拱手,与公羊夷别过,随即带着穆寒罗平,按原路折返了。

    ……

    北风瑟瑟,微微黄尘随疾风扬过,大殿阶下几人渐行渐远,消失在宫墙拐角后。

    公羊夷立在大殿前的宫廊下,看韩菀走后,他没有去其他地方,却一转身,沿着宫廊走到尽头,回偏殿去了。

    偏殿内,已多了好几个人,其中两个是熟面孔,一个两鬓微白人至中年形象肃严,另一个遒劲精瘦微黑肤色,一双鹰目眸光冷冷,眉目摄人气质阴翳。

    一个襄平侯杨膺,另一个赫然是李翳。

    这二人,前者皮弁冠束发一身绯红朝袍,另一个长靴踏地身披软甲甲胄,竟是一身王卫样式的装束。

    韩菀猜得还真没错,李翳乃郇王近卫校尉,贴身心腹之一,他领的差事,正是和襄平侯杨膺一起谋取韩氏。

    只可惜,这差事至今为止,办得不算漂亮。

    公羊夷回来后,这双方在如何处置韩氏的的方针上产生很大分歧,话没说得两句,三人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公羊夷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能和平解决是最好的,这样没有后患,对郇王乃至郇国都好。

    杨膺和李翳自然不会愿意,他们花费了这好几年的功夫,怎甘心?

    要是按原定步骤收网,差事虽有岔子但也算顺利完成了,功劳还在他们身上。倘若韩菀就这么带韩氏投来了,这功反让这公羊夷白占了,他们费尽心力反不得讨好,谁肯?

    这平时还算敬重的太师名头,现在也不好使了。

    公羊夷和杨膺你一句我一句,唾沫横飞。

    郇王却没开口,想起方才所见的韩菀,他微眯了眯眼。

    王上不表态,双方吵得非常激烈,最后杨膺瞥一眼郇王。他为郇王心腹多年甚是了解,一看郇王表情就明白了几分,立即道:“王上,此女顽骨难驯,只怕难为我等所用,老臣以为,还是一劳永逸为妥。”

    “不过就是个十来岁的丫头罢了。”

    公羊夷反唇相讥:“杨侯这般胆小,岂不笑煞人也?!”

    他冷哼:“怕不是杨侯怕某得功,自己费心数年无得益罢?”

    “你!!”

    公羊夷没理他,转向郇王,要说了解,作为王师,看着郇王长大的他,对郇王了解只会比杨膺更甚。

    他知见了这一面后,韩菀并没能让郇王定下主意,公羊夷想了想,提议:“王上,既人已住进行宫,不妨使人再近距离观察一番罢?”

    到时再下定论不迟。

    郇王挑了挑眉:“那便依太师所言。”

    他瞥一眼李翳,又吩咐另一个心腹校尉:“陈堂李翳,你二人去。”

    “是!!”

    作者有话要说:  有关全垒,明天会有所突破的,大概能上到一半吧哈哈哈哈哈哈

    爱你们!!明天见啦宝宝们~ (づ ̄3 ̄)づ

    最后还要感谢“腹黑大小姐莉莉丝”扔的手榴弹哒,啾啾!!,,网址  ,: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