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不知为何,白稷的笑容令冯去疾等人后背皆是起了寒意。螺蛳这东西的确是好吃,可他们总有种被利用了的感觉。
“国师所言,似乎是话里有话。”
扶苏坐在旁边,当即意识到有些不对。
“公子果然聪颖,一点就透。螺蛳其实不算什么,但这却代表着生产力。公子可还记得,本君曾与你说起过这生产力。”
所有人同时看向了扶苏,他是连忙便要起身。而秦始皇则是瞥了他眼,淡淡道“今日国师设宴,无需多礼,坐下说便可。”
扶苏略显尴尬,只得坐着缓缓开口道“国师此前曾提过,秦国若想昌盛,国强民富,便得提高生产力。顾名思义,便是指人在生产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人需要的物质资源的力量。”
牛啊!
白稷当时随口说的而已,他竟然都还记得。竟然还能做到几乎一字不差的地步,这点也是让白稷颇为赞叹。
“何谓自然物?又何谓物质资源?”
“咳咳!”
扶苏被冯去疾这问题直接噎死,白稷也没说啊!当时只是闲聊而已,他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田螺,便是自然物。天生地养,随处可见。这盘爆炒螺丝,便是经人改造后的物质资源。田螺本无价值,若是此前赠予冯相,冯相可要?”
“不要。”
冯去疾摇摇头。
“若是这盘爆炒螺丝,冯相可要?”
“自然是要的。”
“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白稷这么解释后,冯去疾等人大概也是懂了些。旁边的御史大夫冯劫稍微年轻些,若有所思道“此前的仙茶,茶油也是此道理,可对?”
“聪明!”
古人举一反三的本事还是有的。
“生产力提升后,为何能让国强民富?”
“民富则国强!”白稷顿了顿,“生产力提高,则黔首能更为富裕。列位喜欢吃这田螺,黔首便可将田螺捞起卖给诸位。茶农采茶得果,再经过工坊制成成品,同样卖给所需之人。诸位可以想想看,此举岂不是大善?”
“民富可以理解,何以因民富而强国?商君曾言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辱则贵受,弱则尊官,贫则得赏。国师所言,岂不是驳斥商君?”
“嗯,你可以这么理解。”
李斯张着嘴,半天没说出话来。白稷好歹遮掩下,就这么干脆利落的说自己驳斥商君?商君虽死,但商君之法传承至今。秦能兼并六国,也有商君之法相助。
这事儿其实此前白稷就说过,这时代变了,不能总抱着商君之策而行。如今的秦国兼并六国,继续以商君之法,只会令秦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白稷便是要告诉他们,这么做是错的!
李斯这次没有后退半步,作为当朝左相,又秉持着法家理念,他不可能就此退缩。这次是两种理念的冲突,他自然不会退缩。
“民富则贪生,只会图利而忘义。”李斯冷然道“秦若图强,民需贫弱!”
其实这就是商君的驭民五术,并不能说商君是错的。时代不同,自然得用不同的手段。随着时间推移,秦国慢慢发展,那么就要改变策略。
“秦国图强,还需民富!若民富,便可得万民支持,秦国社稷固若金汤,可国祚万年。”
“错!若民富,民必图权!”
李斯是据理力争,两人就差拍桌子起来对喷。旁边大臣则是蹙眉思索,想着两人的言论。
“够了!”
见两人僵持不下,秦始皇终于是发话了。
“李相与国师所言,皆有其道理。国师还未解释,若民富,何以国强?”
白稷长舒口气,慢慢解释道“道理很简单,民富则商兴。秦国只需大征商税,便可令国库充盈。不论任何事,都有了底气。生产力的提升,好处多多。黔首日子过得好,只会对秦国心怀感激。不论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秦国根基!”
“国师此言也有些道理。”
李斯则是缄默不语,他不否认白稷说的有道理。但是,他始终保持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若是民富兴商,那么还有谁会务农入伍?没人务农,粮价便会暴增。到时候便会出现通货膨胀这种事,可能几百钱才买的上一斤粟米。
其实李斯这就是多虑了,他能想到的白稷自然知晓。大兴商业的前提是生产力提升,土豆这些作物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问题。本来可能需要上千万人耕种的,现在兴许只要五百万,相当于是解放了部分的人力,可以去做别的事。
“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便先作罢。不论何种方式,只要对秦国有利,朕都会采纳。”秦始皇笑了笑,接着便端起酒杯,“诸位,再饮一樽!”
看到双方各执一词,其实秦始皇心里更乐意。朝堂之上在于平衡,不论任何人都不能一家独大。
白稷举起酒杯,笑而不语。反正他提出了办法,至于是否实施也不用着急。毕竟这事关系到秦国社稷,不可能轻易下定论。
喝了酒自然得玩些游戏,李信便提议玩投壶。这类游戏他们此前也玩的比较多,白稷倒是头一遭。在不施展仙法的情况下,依旧可以轻松命中。到后来李信干脆禁制白稷参赛了,说白稷耍赖皮。
靠!
天地良心,他真没施展仙法……
玩也玩了,最后大臣们便一一告辞离去。
秦始皇并未着急离去,端起酒杯品着果酒。冷风吹来,令他是起了些许冷意。
“国师,此次朕未曾答应只因为此事关系社稷。如此重要之事,朕不可能就此下定论。”
“稷明白。”
秦始皇笑了笑,四下看了眼道“其实泾阳现在已是相当不错,国师不如回来住在仙缘宫,这座离宫本就属于国师。”
白稷闻言当即笑了起来,回头看了眼恢弘的离宫。
“回来住倒也可以,反正泾阳都已步入正轨。”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