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千户层次,可能家丁就十来个了。
到指挥使层面,家丁几十人总是有的。
当然,也有一些内地卫所,正军逃散大半,军官都穷困不堪,平素又极少奉命出兵,自家也不想去营伍中效力征战的,到千户,指挥使级别的不养家丁,或是只养几个家丁的也是不少。
明军的家丁制已经逐渐成型,并且日趋壮大。
此时的家丁可能最多几百人,到千人规模的极少。
到万历年间,有总兵调动,兵部额准其带五千家丁转镇。
这就相当惊人了。
这些家丁不大可能是将领一个人蓄养,应该是将门家族的举族之力。
家丁改姓,和主家荣辱一体,从主家获得供给,不光是细酒肥羊,还有田亩,妻子,多半是主家赐给或养育着。
募来的营兵也逐渐沦为和卫所军一样无能的存在,大明朝廷又只能指望将领的家丁征战效力。
明朝的体制就是使营伍越分散越好,每年花几百万两养的营兵无用也不打紧,只要不成组织,不会威胁到朝廷和文官的地位就好。
象戚继光那样的将才,文武俱备,不贪财不好色,练兵为大明中期第一人。
其征战也不靠家丁,而是靠辛苦练成,薪饷充足的营兵。
这就使戚继光成了异类。
抗倭成功后戚继光奉命北上,开始时是准备练兵十万。
但高拱等大吏并不支持,就算有张居正撑腰,但练兵十万出自一个将领,委实非大明朝廷上下能容。
哪怕后来改五万,三万,这练兵计划还是夭折了。
最后戚继光的练兵总理还是改为蓟镇总兵,最终调南兵两万,重修蓟镇敌台长城,稳固了边防,在文官眼里,做到这样就足够了。
恢复制度,编练强兵,在文官眼里反而相当危险,因为太难控制。
而另一个大将李成梁,从来不练兵,麾下将领皆出私门,李家极盛时有家丁八千,多半是骑兵,兵强马壮,整个辽镇成了李家的独立王国。
这样的将领,反而是文官们认可和大力栽培的对象。
王府亲军不负征战之责,从指挥佥事级别的仪卫正到千户级别的仪卫副,再到普通的副千户,百户,没有一个武官自己养着家丁。
反正平时上值下值就是这么些事,养家丁凭白耗钱。
原本各武官身边还有些杂役或亲军充当杂役,朱载墐练兵之后,正兵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怕是百户千户也不准驭正兵为杂役。
千户级别身边配给传令兵和护卫数名,百户只有传令,没有护卫。
象宁思忠这样的毡军百户,自是更没有可能有家丁或杂役在一旁伺候了。
外头的队官在打饭分发给将士,宁思忠也是闻到了肉汤香气,也闻到了蒸米饭团的香味,若不是他心潮澎湃,怕也是早就出去排队等吃饭了。
听到有人叫自己,宁思忠答了一句,站起身来。
他的身形高大魁梧,略有一些削瘦。
原本宁思忠在王府吃胖了一圈,原本是精壮的身形吹汽球一样胖起来。
后来又瘦了下来,但此时的削瘦看着强壮,健康,和村里那些吃不饱饭又拼命劳作的下苦人的削瘦是两回事。
肩膀宽,膀子粗,腰间细,已经逐渐形成了典型的武夫体态。
站起来之后,宁思忠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门来。
身为百户,宁思忠还是有一些优势。
比如他住的是东耳房,屋里只有另外一个总旗和两个队官,屋子不小,采光也不差,住的人只有四人,还有桌椅,可以叫这些毡军武官坐着处理公事。
宁思忠最头疼的就是文字工作,他识字不超过二百个,还是孩童时打下的一点底子,这么多年不用差不多都要忘光了。
还是王府的教谕每天重新教导,就这样勉强能书写一些简单的记录和考评,然后上交归档。
这涉及到每个弟兄在百户内的训练成果,上了战场还有考评战功,关系到钱粮前程,宁思忠自是不敢大意。
每天晚上教授文字和书写时,他都竭尽全力,但相对军训时体能和技战术的飞速进步,文字方面的进展实在是相当缓慢。
好在还有兵科吏员们帮着,不管是修改错字还是改文字病句,也是给了宁思忠不小的帮助。
对他帮助最多的,自然还是族弟宁思道。
眼前的身影就是宁思道,他手中举着一个托盘,上头是一大碗的烧肉,配一大碗米饭,还在冒着热腾腾的热气。
“二兄,这是我们吏员的饭食,今天有人看斩首吐了,吃不下,我将他那份给你带过来了。”
“哈哈,那我就受用了。”
兄弟二人很默契的没有多谈斩首的事儿。
毕竟血淋淋的场面对人很有冲击力,杀敌人是一回事,看到曾经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被斩首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宁思道来说也是很有感慨,被杀的七人他都脸熟,其中的那个小旗官也曾经请他帮着修改文书字句,眼睁睁看着这些人被斩杀,给宁思道的冲击也是相当之大。
王府吏员除非是盗卖资财,贪污,或是里应外合,对外行间谍之事,否则的话一般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甚至王府文吏中有一种共识,若殿下要确立王府内部法规,除非是叛卖的内奸之类,否则一般的罪行以剥官夺职,驱逐,或是关押,夺俸,罚银为主。
要是如军中那样动辄斩刑,估计会有不少人辞职跑路。
殿下应该也是有一样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其实犯了过错的官吏其实不少,但殿下对文官吏员的处罚程度就轻的多。
宁思道自己的想法便是,军中的事是兵凶战危,一个不慎死的就不止今天那七人,可能是七十人,七百人,甚至千万人。
所以殿下对军中的管制法度相对严格甚至残酷严苛,宁思道虽是理解,但一想到那场面,内心还是一阵不适。
兄弟二人在桌前坐下,窗外的毡军们已经排队领好了饭食,开始吃喝起来。
“兄长这一次立功不小。”宁思道等宁思忠吃了一阵,才开口道:“现在各司官吏已经在传言毡军立功的事了,二兄你的大名被多次提起来,连我都沾了不小的光。”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