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总算又看到东湖了……”赵元眯眼看着眼前的一切,也是轻轻吁了口气。

    熙熙攘攘人流之中,赵元和宗沐云,王大喜三人并不算太起眼。

    三个穿圆领长袍的人可谓风尘仆仆,从北边一路骑马南下,各人就算天天换衣袍也是满头满脸满身的灰尘,何况也没有那么多袍服可换。

    至于沐浴就更别想了,驿站撑死了有面盆洗脸,想洗澡就得到集镇找澡堂子。

    澡堂子在初夏时基本上就关完了,除了有钱人会在卫生上有讲究,穷人在这天气,洗洗脸冲冲脚再上床睡觉,这就算是讲究人了。

    赵元等人过江之后继续赶路,抵常德府时,各人的头发都结了块,内里布满灰土,衣袍也是脏污的不行,几个人不象是从王府出去公干的官吏武官,反而象是那些被迫远行生意不顺的小商人。

    “我可要赶紧回去先洗澡沐浴,换身衣袍。”王大喜颇为不满的道:“也不知道这么急着赶路是为什么?”

    三人身为主要的办事人员,将一队随员都远远抛在了身后,这是赵元的坚持,连宗沐云都不太懂得原因。

    待王大喜离开之后,见宗沐云用探询的眼光看过来。赵元敛了脸上笑容,沉声道:“王府里情形没看起来那么安稳,殿下派我们去京师只是解决迫在眉睫的麻烦,也是想和朝中权贵攀一攀关系,日后少一些陷害麻烦。王府之内,觊觎那个位子或是觊觎内藏库钱财的人藏在暗处,却是比孟长乐和李文进之流要麻烦的多……”

    宗沐云也并不是笨蛋,王府内的诡异情形他也是看在眼中,心中也不是没有思量。

    若不是此前过于困窘,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宗沐云早就离开王府了。

    倒是眼前这个青年武官,平时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心里却是始终有着这么深远的考量,也是着实令宗沐云感觉意外。

    只是宗沐云有些奇怪,荣王殿下对赵家的关注和重用并没有多久,就值得眼前这赵元如此忠诚?

    便是宗沐云虽然感激荣王殿下的重用和信任,但这份感激却只能叫他做好自己的差事,主动赶路奔回常德,若不是赵元坚持,宗沐云也不会愿意如此辛苦。

    “你在殿**边久了就知道了。”赵元挠了挠头,笑道:“其实殿下不是那种刻意拉拢人的人,开初时和咱们根本未讲太多有的没有的,只是说亲族理应一体,接着便是将咱们兄弟一伙弄在身边。原本我也是没太放在心上,只是在王府久了,看殿下一言一行,事事替旁人着想不是做作,也不是刻意拉拢人,反倒象是真心实意……”

    见宗沐云不太相信的样子,赵元笑了笑,又接着道:“其实真叫我认可殿下的,是那一次在德山相见之前的事。殿下出城之时,见路边农人衣衫破烂,困苦不堪,倒是心有所感,颇为同情,待知道俱是王庄之后,殿下便默然不语……这些事是我两个族妹亲眼所见。后来我在王府中站班伺候,与殿下闲谈的时候,殿下提起民生困苦也是说要给各个王庄减赋……这话我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心里总是想,若是殿下果真这么做了,咱们湖广这么多亲王府也就是荣王府这独一家,我能替这样的王上效力,还有什么可说的?我这人看着啥都漫不在意,自己也未见得怎么好过,却是偏爱操心这些有的没有的,是不是很愚?”

    “不愚,不愚。”宗沐云对眼前这青年人生起由衷的敬佩之心,连声道:“我自幼束发读书,也尝以杜工部为榜样,愿为个好官造福一方。可惜后来科场困顿,自家生计都难顾得上,昔年的那些想法有时候想想也是可笑。可见众人心思也差不多,都是愿天下人俱得温饱,赵兄弟的想法不仅不愚,还令人十分敬服。”

    “这一次上京,我见到了徐部堂,还有不少官儿。看起来也都不象是坏人,徐部堂还很和蔼的样子,对人也没架子。为什么这么多官员,还有天子人都说聪明睿智,怎么大明百姓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我爹是弘治年间生人,说是弘治年间比正德年间好过,正德年间又比嘉靖年间好过,还说成化年间大伙的日子最好过,天下太平无事,民间富裕,每乡每镇逢年过节就有舞灯赛会,大半的人都能吃饱,百姓隔三差五也能吃顿鱼肉……”

    赵元眼里渐有迷茫之色,这一次他奉命去京师,自己也是增长了不少见识。

    在京师见到的是无比繁华的景像,连国公出行都遇着几回。

    那些骑高头大马的勋贵,或公或侯,他们威风凛凛,身边最少有几十个长随和护卫跟随,他们的府邸都是在小时雍坊附近,每家都拥有几十亩乃至上百亩的庞大宅邸。他们世代相袭,除了赐给的岁禄之外,还有京营职差,领着朝廷俸禄。

    不过这些权贵最大的收入来源,是这二百多年间在京师一带占据的庄田。

    所有京畿几百里内的大量好田都被这些勋贵瓜分完了,当然赵元后来才知道,最好的土地是被皇帝占有,就是所谓皇庄。

    京师勋贵多,太监多,文武官员多。

    还有大商人,僧道,举子。

    但也有大量的贫民,毫无积储,一天不劳作就是一天衣食不给。

    更下层的便是因为俺答进犯逃难的大同一带的百姓,或是破产的流民。

    这些人露宿街头,饥寒交迫,每天清晨时分都会有大车收罗这些流民的尸体,以老弱妇孺为多,整车的尸体便是这样收罗起来,推到城外丢弃。

    冬春之时,冻饿而死的流民最多,赵元和李明宇闲谈时,连那个心硬的王庄管事都是大为叹息,王店靠近城门,冬春时每天都最少有几十辆推尸的大车经过,那种情形,连心如铁石的人见了都是嗟叹伤感不已。

    至于京师之外,直隶到河南的州县集镇,贫者无立锥之地,卖儿卖女,流浪乞食者,更是数不胜数。

    赵元有时候感觉是不寒而栗,大明传至嘉靖朝二百多年,当今天子在位三十年,没有外戚为乱,宦官也被压制,大臣被皇帝控制的死死的,为何天下有这么多贫苦百姓遭遇着如此的苦难?

    赵元没有答案,他在湖广到京师的见闻反而加深了他的迷惑,这个青年武官的内心毫无疑问是痛苦的。

    有的时候赵元内心会把种种矛盾指向天子,但他很快又赶紧把这种不敬的念头给斩断。

    忠君这两个字在当世之时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字眼,这代表对君上的无比忠诚,包括对君上无条件的信任和尊重。

    就算是那些上谏言的文官,包括后来的海瑞在内,对嘉靖皇帝的德性,头脑,能力,关爱百姓的情怀都是先给了肯定。

    海瑞骂的再凶,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嘉靖皇帝是圣君明皇。

    这也是嘉靖死后海瑞听闻自己被赦免放出,反而伤感无比,乃至吐血的原因所在。

    因为海瑞不愿接受侮辱皇帝圣德,反使自己成名的结果。

    人群之中,赵元又微微一叹,接着眼睛一亮,他已经看到了在人群中眺望过来的周胜。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