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章 相机一击

    嘉靖虽然才四十五岁,但沉迷修道炼丹,平时又懒得动弹,陶仲文这等道士自有道家养生之道,打座练气加上运动和饮食有道,七十多岁照样身体健旺,嘉靖不明白这其中道理,以帝王享受却又行道士炼丹之术,反而加倍毁损了自己的身体。

    陶仲文就算明白,也是断然不敢在这等事上提醒皇帝。

    这不是说炼丹没甚鸟用,就是锻炼身体,调节饮食,这样的道理需要他这个真人来教?

    喘了一阵粗气之后,嘉靖便令黄锦道:“替朕批红,痛驳下去。择太监,锦衣卫掌印官,驸马都尉,并一部堂,一并南下查察荣王谋反之事。”

    黄锦赶紧答应下来,不过转瞬间嘉靖就改了主意。

    批驳回去严嵩和徐阶都失了颜面,再大张旗鼓派大员太监勋贵去彻查,当然是要无事也查出事来。

    嘉靖却是不愿真的大动干戈,荣王应该是冤枉,无事被冤,这朱载墐又是个毛头小子,万一吓的自尽了,传扬开来,有损嘉靖圣备,宗室之中名声也不好听。

    以嘉靖向来的傲气,敲打臣子要搭上老朱家的一个亲王,这等赔本买卖是断然做不到的,否则不仅宗室不满,就算群臣之间也传扬出一些不好听的话语。

    对一个向来自负的君王来说,朱载墐的小命不值一提,对自己盛名的牵累,会不会成为群臣眼里的笑话,这才是至关重要之事。

    “不必大张旗鼓了。”嘉靖到底是聪明人,立刻想明白了首尾,当即就有决断,他对黄锦道:“驳回严嵩的票拟,派川湖总督张岳至常德,以钦差身份核查荣王有无不轨事!”

    “奴婢遵旨。”

    黄锦内心也是佩服眼前这位皇爷的临机决断。

    不大张旗鼓,还是落了严嵩的颜面,同时也给徐阶一个难看。

    再派张岳去查,果有不妥也不会误事,没有不妥,张岳那种老古板官僚也不会无事生非,弄到地方动荡……张岳是去平生苗之乱,后方越安稳越好,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以张岳之能也能迅速平定。

    这个安排,当然是稳妥之至,也显示出了嘉靖皇帝的帝王之术,真的炉火纯青。

    嘉靖自己也甚感得意,当下嘿嘿笑了几声。

    严嵩票拟被驳,看着是小事,其实对阁老来说是不小的大事。

    有关严世藩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三位阁老票拟连续被驳,严世藩一拟立刻被嘉靖盛赞,然后票拟通过。

    所谓小阁老的权威,不光是来自身份,没有点真材实学和过人的心智,在大明朝堂中枢这样的地方,就算老子是严嵩,了不起人家当你是纨绔,想被人敬重,被人畏惧,或是能收罗党羽效力,没有真本事是万万不成。

    此次严嵩票拟被驳,事情定会传扬开来,再结合数次揭帖求见被拒之事,怕是朝堂间要传闻严嵩父子已经失宠的消息了。

    对庞大的严党来说只是一次小挫,严嵩父子也会更加恭谨一些,嘉靖帝并没有换首辅的打算,但时不时的敲打一下,才是正确的驭下之道。

    至于适才陶仲文所言的“兵气”,嘉靖自觉已经找到了源头所在,想到这里,两眼也是变得阴冷起来。

    ……

    “令张岳张净峰到常德来查办?”

    久在家中闲居的孟长乐被常德知府李文进再次请到知府衙门,双方对坐之后,李文进便是将邸抄递给这位王府右长史观看,双方脸上都有些苦涩。

    “这已经算不错了。”李文进道:“原本严阁老拟的是训斥荣王安份守已,对孟兄你略加褒奖,这事就算完了。不料票拟被皇上驳回,严阁老颇有些灰头土脸的感觉。再派张净峰到常德来,略作查察,敲打一下荣王,估计孟兄也会被当众褒奖,此后可以准备调任外官之职了。”

    李文进拱了拱手,说道:“恭喜孟兄了。”

    孟长乐喟然一叹,摇头道:“我告变可不是为了自己前程,李大人不必如此。”

    李文进略觉尴尬,说道:“能为官一任,也可造福一方,我辈读圣贤书可不光是为了谋官哪。”

    孟长乐现在已经明白,眼前这位精明强干的知府,走的虽是清流根脚,和朝中徐阶一党来往甚密,但为人倒真的不是如口中所言,其不求财但求名,所为之事,多是为名,常德地方在其任职几年后还是困苦异常,民生,文教,刑名,治安,都未见什么出色的举措,但在士林之中官声却是极好。

    这当然是有不少同党官员在替李文进吹捧,孟长乐也有师门和诸多同年,对李文进一伙也是了解甚深。

    这一次若不是为了荣王之事,孟长乐是不愿和眼前这位红袍大员多打交道。

    “我要请孟兄回王府。”李文进抱一抱拳,沉声道:“好歹搜罗一些证据,多次赏赐仪卫亲军,并且调已故王妃亲眷入主仪卫,这不是在武事上下功夫?虽然荣王表面上恭谨小心,但有这些行止,说他图谋不轨也不为过。就算张净峰想息事宁人,仍免不了代天行事,加以训斥,或是更进一步削减护卫!只要做到这样,敲打湖广亲藩之事,也算是有个不错的开头,我兄以为如何?”

    对李文进和几个盟友来说,事涉亲藩加以敲打这是大原则,不过他们紧紧盯着朱载墐不放当然不是因为此事。

    而是荣王明显是借着王文海攀附上了严嵩,这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严嵩老贼权势熏天,其实以李文进本心来说,其也可算是出身严氏门下。只是他性格高傲,当年名在三甲严嵩根本对他不假辞色,王文海能不要脸皮的巴结小阁老严世藩,李文进却是弯不下这个腰去。

    所幸是和清流一脉攀附上了,这也是李文进以三甲进士能到常德这样大府当知府的原由。

    若是朝中真的无人,怕是此时他还在偏远省份当知县,或是早就致仕回家当乡绅去了。

    严嵩在荣王这事上已经灰头土脸,再坐实了荣王真的图谋不轨,怕是皇帝会雷霆大怒,就算不能一下子扳倒严嵩,严氏一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灰头土脸,势力大损。

    大明朝堂绝不可能由一家一姓掌握,哪怕是严嵩威势最高,权势最大之时,不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地方官府,总是有其党外的人在冷眼旁观,准备相机给其致命一击。

    只是现在明眼人都看的到,严嵩一时半会的扳不倒,就算如此,时不时的给严氏重重一击,也是件相当令人愉悦之事。

    荣王是否冤枉,其是否真有意谋反,这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