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冷艳, 犹如从地狱中走出的幽灵, 浑身散发着冰渣一样硌人的杀意。
傅国庆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甚至, 从脚底冒出一阵惧意, 直达心脏最深处。
他, 害怕。
他傅国庆, 居然害怕一个八岁的孩子!
而且,这恐惧感从未有过!
张了张嘴,傅国庆想说点什么,却说不出来。
仿佛喉咙被卡住了, 马上就要被人扼断。只有恐惧,发不出声音。
冷也没有看傅国庆。
此刻被她握在手中的傅国庆,在她眼里, 跟将死之人没什么区别。
她只是望向傅瑶,等着对方的决策。
傅瑶瑶摇头, 眼神里有些焦急。
显然, 她并不想冷艳此刻杀了傅国庆。感受到傅瑶眼里的情绪,冷艳也没有再坚持, 松了手。
却不忘补一句:“滚。再让我发现你偷偷过来使坏, 我一定杀了你。”
松手的瞬间, 杀意顿消。傅国庆感觉自己仿佛死里逃生,又重生了一回。
好了伤疤忘了痛,没有那种死亡的压迫感压着,傅国庆忍不住重抖精神:“你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我是来给傅瑶读书的!”
读书?
冷艳望向傅瑶。
傅瑶也一脸懵逼,转而望向傅国庆。
傅国庆得意解释:“女孩子还是要多读点书, 傅瑶已经到了入学年纪,没有我这个亲爸爸,谁能给她读书?哼,读书可是决定一辈子的事!”
冷艳没有说话。
傅国庆见她如此,又进一步冷笑:“你们终究只是孩子,不要为了孩子义气,耽误了傅瑶一辈子。”
冷艳仍然闭着嘴巴不说话。
傅国庆摸不准冷艳的态度,便又对着傅瑶:“你想清楚,读书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总有一天还是需要懂知识的读书人。远得不说,目前的形势,只要你学了知识有了学历,就可以去县里考工人,只要能考进去,以后就可以在阴凉的厂间当工人,当城里人,不用再在田地里晒着大太阳或者吹着寒风累死累活。到时候你再在城里寻个好人家,找个靠谱的男人嫁了,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他越说越有兴致,冷艳听到这一句却直接开始赶人了:“走走走,你给我走!”
你她的力气,傅国庆哪里是对手,被推得滴溜溜的转。却还是不肯死心,扯着嗓子回头对女儿喊:“你不要犯糊涂!只有你亲爹能给你读书!这可是改变你一生的机会!”
冷艳急了,回呛:“我也能给她读书!滚!”
说着,再不留余地,直接把傅国庆推出门老远。
傅国庆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还好停下来时还是安全的。拍拍身上的泥土,还是忍不住喊了一句“别犯浑,我等你答复啊”,才悻悻离开。
待傅国庆走远,傅瑶才哈哈大笑。
刚才冷艳那焦急说话的样子,她还是第一次见。
哎?她不是面瘫闷葫芦吗?来这个世界后反复破功啊。哈哈哈哈。
冷艳不知傅瑶在笑些什么,有些尴尬,只杵在那里。
傅瑶想了好一会儿,才收敛起来,正经问:“你怎么回来的?”
按理,冷艳出去上工都是大半天,得中午才能回来吃饭,怎么会突然回来了?
冷艳这才想起,答:“是董珠阿姨跟我说的。她挑大粪时经过,看到傅国庆往这边来,怕出事,就去提醒了我一声。”
她刻意强调了“阿姨”二字。
作为江湖中人,恩怨分明,心里也不藏事。在董珠救了她性命又明确表示自己对傅瑶小朋友只有长辈的感情后,她就对董珠彻底改观了。
不过,为了防止不是小朋友的傅瑶对董珠的好感转化为某种感情,冷艳觉得还是应该时时刻刻提醒一下。
有人说“女人本弱,为母则刚”,其实恋爱也一样。在没有小心思的女人,在陷入爱情时,尤其在防范情敌时,都会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冷艳也一样。
傅瑶因为从来没对董珠有这方面想法,甚至对冷艳的感情都没完全觉醒,所以并不理解冷艳对董珠的这种敌意,只微微觉得冷艳可能不是特别愿意亲近董珠。不过这好像也没啥。
所以她也不以为意,只是点头。
两人之间又陷入沉默。
最终,还是冷艳先开口:“我会让你读书的。让你过上好日子。”
这话,说得很用力。带着某种坚决。
傅瑶一怔,随即释然:“读不读书没什么打紧,我相信有你在,我们的日子不会差。”
以冷艳这武林第一高手的战斗力,还有自己的穿越金手指,日子肯定不会太差,读不读书什么的,也就不重要了。
冷艳没有说话,只默默把这事放在心里。
傅国庆回去之后,傅家也掀起了波澜。
首先,是王招娣对丈夫的提议完全不能接受:“什么?要送傅瑶那个丫头片子去读书?我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打死也不同意!”
原本,在上次傅国庆大发完一通脾气后,她在家里的气焰收敛了很多,但是,这是大事!带来的刺激太大,以至于她什么都顾不得了,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甚至,连“丫头片子”这样的话,都再度重现。
要知道,作为农村人,供一个孩子读书可不容易,这个年代人是最穷的,农村人更是几乎没什么收入。
他们每年从年头忙到年尾,下地挣工分,到年底可以换粮食或者钱,粮食用来糊口,钱用来买点少少的日用品。
而这两年收成又都不好,许多人都在饿肚子,甚至已经有个别人饿死了!大家自然把吃的放在了第一位——钱可以不要,全用来分粮食。
所以,大家手上都没什么钱。
也就是因为粮食实在太少,满打满算按工分来分,不够,所以大队长才强制大家必须领一部分钱。
可即便如此,每家每户也没什么钱啊。
傅家那点钱,都花在傅军身上了。哪里还有余钱供傅瑶?
学费、书本费、文具费……这些都是钱啊!一想起来王招娣就肉疼。不就一个丫头片子么?赔钱货而已!凭啥使家里钱?
对于妻子的反应,傅国庆也比较能理解。
而且因为父母的关系,他始终向往那种夫妻同心的婚姻,前段时间对老婆发飙,你不是他的本意,只是这些年王招娣越来越过分,再不收拾,日子确实过不下去了。收拾完之后,王招娣也果然老实了很多。
现在,差不多是可以缓和关系了。
想到这里,他耐下性子跟妻子解释:“傅瑶是我们的女儿,她好,我们也就好。难道你真的准备老了,指望你娘家侄子给你养老吗?”
王招娣说不出话。在她的心里,哪怕到了今时今日,傅瑶的地位也是远远没法跟娘家侄子比的,但是,当着丈夫的面,她不敢如此表示。更何况,若说养老……她确实也对娘家人没信心了。
以前,娘家人接受她帮助的时候,总是对王家孩子们说:“记着,这是你们姑,对你们最好!以后要记着你们姑!好好孝顺你们姑!”
而王家孩子们也都笑嘻嘻答应。
可,上次母亲和兄弟的突然翻脸,让她什么都拿不准了。
指望娘家侄儿给自己养老?她现在不敢想了。
可是,她依然不服气:“我们还有儿子啊!养老都是靠儿子,谁靠女儿?”
她这话说得理直气壮,却引来傅国庆毫不掩饰的一记白眼:“你爸妈是靠儿子还是靠女儿?”
王招娣涨红了脸,说不出话。的确,她的父母肯定不是靠儿子——她的兄弟个个好吃懒做,年纪轻轻就不肯下地吃苦,反而是让父母辛勤劳作去赚工分挣粮食,挣回来给他们吃。或者等着姐妹们从婆家捞东西回来贴补。
别说“靠”儿子了,根本是一辈子“供”儿子,还顺带供儿子的孩子好么。
至于女儿,反倒是个个孝顺,出嫁后一个个拼了命的贴补娘家。若没有王招娣等几个女儿,只怕张红梅两口子早就饿死了。
对于这些情况,王招娣心里其实还是清楚的,只是一直不肯承认而已。此刻丈夫明确问出,她也不好反对,但仍然嘴硬:“我儿子又不一样,我们会把他们教好的。”
傅国庆冷哼,没有说话。
如果只是他自己,他有信心能把两个儿子教好。可是有王招娣在,这两个儿子只怕是很难好了。
见傅国庆不说话,王招娣急了:“难道你真的打算不培养儿子去培养一个丫头?丫头可都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难道你真的不想傅军和傅博给傅家长脸?光耀门楣可是男人的事!”
傅国庆叹了口气。
对于王招娣说的这种道理,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女儿当然比不上儿子,傅家想要发扬光大,肯定是靠傅家子孙,也就是傅家男儿。可……
“唉,有些事你不明白。”
“我有什么不明白的?”王招娣不服气。
傅国庆叹了口气,终于跟老婆说出实情:“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根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傅军和傅博能有出息当然好,但是他们读书那条路走不通,起码傅军走不通。”
“为什么?傅军读书难道还不如傅瑶一个丫头片子?”她家儿子可聪明了好么!
“不是因为这个。”傅国庆长长叹了一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成分特殊……就算傅军真的能读书,将来也不会有大的发展,说不定还会惹来祸端。不然我爸也不会让我们低调避世。”
王招娣一听,心里冰冰凉。
她是没什么见识,但是对成分不成分的还是知道的。这年头,成分就是一切。
想到这里,更是对死去的婆婆恨得咬牙切齿:那个死老太婆,死都死不安生,还要连累自己儿子的前程!
又想到傅瑶那张酷似婆婆的脸,更是不服气,只想捣乱:“不行,既然我儿子不能有出息了,傅瑶也不能有出息!凭啥呀?我们一大家子培养她那么个丫头!培养好了还不是嫁到人家去!”
傅国庆一听王招娣还在犯糊涂,不由得来气:“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为什么不让自己闺女有出息?她有出息了,将来嫁个好人家,还不是要帮衬娘家?!”
王招娣安静了下来。
傅国庆认真解释:“女孩子都是高嫁。我们傅瑶长得那么好看,只要给她肚子里灌点墨水,将来去考个工人,还愁找不到好人家?到时候让她小姑给介绍个家世和人品都靠谱的,还能短了我们的好处?不说平时对我们两口子的孝敬,就说将来若是世道变了,对成分不成分的没那么看重了,傅博刚好长大,想谋个前程,他姐夫能不帮忙?傻媳妇,谁家不盼着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啊!”
傅国庆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将王招娣浇了个清醒。
是啊,谁家不盼着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然后贴补娘家帮衬兄弟……
可是又一想,不行啊,傅瑶都已经跟家里脱离关系了啊!
想到这一层,她赶紧补充:“对了,傅瑶那死丫头已经跟家里脱离关系了啊!那个没良心的!我们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