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姥, 你这么做, 怕是不合适?”
孙奶奶终于对张红梅开口。
谁都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孙奶奶也一样。但是, 傅瑶的爷爷在世时对邻居都很好, 自己的日子有节余便自觉匀出点帮助邻居, 这孙家也是受过恩的。
话说傅瑶奶奶在世时是个和善的, 虽然不是个主动行善的人,但对于丈夫做好事从来没有半点不痛快,都是笑眯眯看着,极为随和。反倒是王招娣嫁过来后各种指点掺和, 总拦着傅爷爷帮外人,说傅爷爷傻,东西不留给自家人, 反而给外人!甚至撒泼吵闹,说傅爷爷老昏聩了, 把家里东西往外败, 迟早把家败光,要他把所有的东西叫出来给儿子儿媳保管……
傅爷爷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 懒得跟儿媳妇闹矛盾, 便渐渐不再做善事了, 只默默过着自己的日子。
其实,左右四邻谁不知道:这王招娣偷偷给娘家不知塞了多少!那才是真正的败家呢!
想到这里,孙奶奶农村人的传统秉性也上来了,忍不住上前为可怜样儿的小傅瑶主持个公道。
她一牵头,其他几个老太太也上前附和了:“是啊, 她姥,你咋能这样呢!你把孩子们的粮食全搬走了,孩子们吃什么?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手心手背是不是都是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粮食本来就是傅家的啊!
坦白说,在农村里,基本没有人可以做到对儿子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这本来就是女儿女婿家的东西啊,你跑来偷回去给儿子孙子,让女儿女婿饿死,还踢外孙女让她去死,这就未免太过分了!
平日里众人就都讨厌王招娣。尤其是几个傅奶奶生前的老姐妹,更是讨厌王招娣。以前见那蠢货没命地贴娘家,宁可把亲生女儿饿得快死了(其实原傅瑶真的被饿死了)都在所不惜,但没立场,大家也都不好说什么。
今日,却是不同。
不管怎样,偷东西是原则性错误。
这个立场,是绝对站得住脚的。
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这些年积累的不满就全爆发出来了。
所有人上前你一言、我一语,将张红梅围在了中间。
“我……根本不是……”张红梅面红耳赤,梗着脖子努力想辩驳,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她一个人哪里能diss得过那么多人?话还没说完整就被压下来了。
张红梅从来都是“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的”的性子,在吵架上从来没吃过亏。如这次这样彻底失败还是没有过的。
所以也是说不出的憋闷。
没奈何,再憋闷也冲不出包围,更不可能把粮食搬走。她只能越来越急。
这样一顿功夫磨下来,傅国庆也回来了。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王招娣和傅娟。
傅国庆的脸色很难看。
显然,小傅娟真的把状告到老爸那里去了。而王招娣没提前拦住她。
看来,傅娟虽然瘦小,脚程倒是很快的。
这让傅瑶有些意外:作为一个五岁的孩子,是不太可能跑得过成年女人的。
也不知是自己偶尔给她吃了点肉的缘故,还是躲她妈的打骂躲习惯了的缘故。
众人倒是不知道背地里的那些故事,只是见傅国庆回来了,就立刻上前说明情况:“国庆啊,你回来就好!你看,你岳母从你家偷……偷偷拿东西。”
张红梅赶紧反驳:“我没偷拿!这是招娣借给我的!”
说着,望向自己的女儿,等她为自己解释。
偷东西这事非同小可,她可不能认下。
傅国庆同样望着王招娣,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严厉。
王招娣不自觉有些瑟缩。
她虽然平时表现得张牙舞爪,动不动就撒泼,但也是仗着背后有傅家撑腰的。
以前傅老爷子在世时,谁都会给他们傅家几分面子。而王招娣作为傅家唯一的儿媳,自然没有人会真的跟她一般见识。
而傅家两个老的,一个秉承“家和万事兴”,一个是万事随和的主,也都懒得跟她计较,不是原则性大事都会顺着她。这样一来,她的脾气才越来越大。
尤其是生了傅军后,更是自觉不得了,是帮傅家继承了香火的大功臣,各种蹬鼻子上脸!
长期下来,她的脾气才越来越坏。
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傅家公婆和丈夫不跟她计较,而外面人又都看着傅家面子,也不跟她计较。
真要计较起来,她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别的不说,在这个绝对男权的地方,只要丈夫一句话,立刻就能决定女人的去留。
所以,在这个村里,除了她,也没人敢蹦哒到丈夫的头上。
这个道理,王招娣也并不是不明白。所以,今日傅国庆认了真,她是不敢硬顶的。
刚才傅娟把一切告诉傅国庆后,傅国庆的脸色就很难看,一直难看到现在。只是急着回来扣下粮食,才没来得及发作,只急急赶了回来。
这会子傅国庆到底要怎么发作,还说不清楚呢。
但是,她也知道偷盗名声非同小可,不能让自己母亲受冤。
只能望着傅国庆,满眼哀求。同时小声嘀咕:“妈不是偷的……”
傅瑶心里有些急了:这个时候,她不怕王招娣犯蠢撒泼,就怕王招娣突然明白过来示弱。因为傅国庆从小在父母恩爱的家庭长大,默认是要夫妻恩爱的,所以一直尊重妻子。若是王招娣此时哀求示弱,难保傅国庆不心软。
粮食问题是大问题,今日心软放过了,难保没有明日……以王招娣的尿性,只要娘家不死心再来借,她还是会把粮食借出去的。而以她娘家人的尿性,肯定一借就要借走所有。
到时候,傅家上上下下全要饿死了。
所以,关于粮食的事,半步不能退。
而对打自己粮食主意的人,也半点不能心软!
果然,见妻子可怜的乞求样儿,傅国庆犹豫了。
而就在这时,张红梅猪队友上线,得意嚷嚷:“听到没有?我女儿都说我不是偷的!告诉你们,这是我女儿借给我的!!嘿嘿,傅瑶这小贱蹄子冤枉我偷东西,是诬告!诬告!要拉去游街□□的!我要去告发她!让她游街□□!!”
这话一说,所有在场老太太都倒吸一口凉气。
现在正值特殊时期,动辄得咎,大家都是战战兢兢着过日子,最怕的就是游街□□。
不管是偷盗,还是诬告,都是有例子可循的,那都是拉去游街□□受了惩罚的,很惨。
这张红梅也忒狠心。就算她真偷了傅家的粮食,傅家肯定也不会真的去告发她,但她居然反过来要去告得外孙女受罚……这也太心黑了。
游街、罚跪、□□、还得做最脏最累的活、甚至还可能要剃个侮辱性质的“阴阳头”……傅瑶才一个八岁不到的孩子,还是外孙女,张红梅怎么舍得?!
大家同情地望向傅瑶。
这孩子,遇到这样心狠的姥姥和这样愚蠢的妈,真是造孽。
然而,傅瑶内心很高兴:很好,张红梅,好样的,就这么干!
她赶紧一吸鼻子,哭着连滚带爬去拽傅国庆的裤子:“爸,救救我……我不想去游街,不想□□,我害怕……我我我,我也害怕挨饿,姥说要把我们家粮食搬空,给舅舅和表哥表弟吃,说不给我们吃,我们是外人,饿不饿死跟她没关系。还说我是丫头片子赔钱货,让我早点去死,省下口粮给表哥表弟……呜呜呜,我不想死……”
她每说一句,傅国庆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最后,已经铁青了脸。
他原本是个读书人,又被父母教养得很温和,对人是从不黑脸的。这是唯一一次。
旁边的王招娣,心跳得“扑通扑通”。
傅国庆终于开口,却是一字一字犹如挤牙膏,但显然,挤出来的字并不像牙膏,反而像铁珠子,铮铮作响。
“这粮食,真的是你借给她的?”
尽管王招娣对傅家老两口非常不善,但傅国庆从来对岳父岳母很持礼,从来都是“爸”来“妈”去,十分亲热。而这次,却是直接用“她”称呼。
王招娣再蠢,此刻也能感受到傅国庆的怒意。
她缩了缩脖子,不敢回答。
见她不答,旁边围观的老太太便开始议论。
“我就说嘛,再看重娘家的女人都不可能借粮食!这是什么时候嘛?自己家都不一定能保证不饿死,哪里还有外借的?”
“就是嘛,要是真有这会子还借粮出去的媳妇,直接休了算了。”
“就是,那样的老婆要来干嘛?不过现在不能叫‘休’,要叫‘离’。”
“嗨!叫什么都一样,反正让那种媳妇就要退回娘家。”
“可不是,不退回去留着把自己家搬空么?”
……
老太太们你一言我一语。
都是上了年纪的,过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还多,自然一个个是人精。此时故意说给王招娣听。
作为旁观者,她们是真的觉得这些年王招娣太过分了。
而随着她们的谈论,王招娣的脸一分比一分白。
而傅国庆的话适时传来:“听到了么?这样的老婆肯定是不能留在家的。我相信天下没有这样的老婆,除非是笨到真的愿意回娘家的。你,不是这样的?”
话语里,已经不带任何感情的温度,只有隐隐的压迫。
开玩笑,这女人要联合她娘家要他全家人的命啊!
甚至要他的女儿死去,以节省口粮养王家孙子……
呵呵,这是他家的粮食!而傅瑶是他的女儿!
他想,以前大约是自己真的好得过分了。以至于让某些人完全没有了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