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听错了,苏冬青闭气凝神,这次真真切切的听到了。
这个时候还在书房的,除了文天佑她想不出还有其他人。
披上衣服,端着烛台,苏冬青打开门,一个黑乎乎熟悉的人影果然站在面前。
文天佑出入苏家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在这过夜,听着外面愈来愈大的雨声,苏冬青道:要不在书房将就一晚吧,那里有个矮榻,我拿条被子。
男人点头,苏冬青刚柜子里抱出一条被子,就被文天佑接了过去,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跟过来的。
男人没着急回书房,声音低沉,睡不着吗,是有心事?
苏冬青有些意外,想问他怎么知道自己没睡着,又觉得是句废话,懒懒的打了个呵欠,也不是什么心事,就是有点感慨。
感慨什么?男人又问。
男人鲜少会这样刨根问底,苏冬青想了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觉得有点对不住家里人,我一向任性,做事不管不顾,家里头的人因为我操了不少心。
说到这里,苏冬青停顿了一下,屋子里登时就安静下来。
黑暗中,男人的眸光很亮,还在看着她。
苏冬青:
你不安慰两句吗?一般人听到这个就算是礼貌也会劝一下吧?
好像看出来她心中所想,文天佑开口道:你家人明白事理,他们会理解你的。
文天佑还没懂事时候就被家里卖掉,这些年大都在师门,还俗后在家里呆的时间也不长,很难理解亲情缘。
苏冬青早就清楚,也没有怪他语气生硬,问道:义军不会因为缺粮最后散了吧?
不会。文天佑回答的很肯定,离族准备的藏粮能够五万人吃一年,只是散落在各地,需要运送过来,义军中有各方探子,一直声称粮食短缺也是防着他们。今年在防线后面种了几万亩地,几个月以后就收成了。
苏冬青有些吃惊,五万人一年的口粮,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肯定是战乱前准备的,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藏粮,离族的人也真是有能耐。
感叹完,苏冬青也意识到自己知道了个义军的大秘密,道:这事我会保密的,不跟任何人说。
文天佑点头,我相信你。
男人抱着被子,苏冬青拿着枕头,两个人将矮榻铺好,一时都没有什么睡意。
书房没有点灯,漆黑一片,苏冬青看不清文天佑的脸,反而落得轻松,有一件介意的事情忍不住问道:火药怎么样了?
硝石不好弄,现在制成的火药量不够。文天佑道:怕义军被朝廷盯上,也不敢轻易对蛮子使用,现在义军的人还不知道火药。
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苏冬青早就知道,硝石会成为火药的瓶颈,没有什么好办法克服,只能能弄多少弄多少。
能躲多久就躲多久吧真要说起来,如果知道你们混在义军中,朝廷大概要震荡,怕是立刻要派兵来围剿太子。苏冬青蹙眉道。
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男人斩钉截铁的道:先帝留诏太子继承皇位,太子实力不济才假死脱身,他才顺位继承,要知道太子在世,顾忌朝廷老臣,他也不敢弑兄,当然肯定会暗中刺杀。
想到他们面临的蛮子、朝廷和那位野心勃勃的七王爷,苏冬青顿觉前途黑暗,叹气道:你们以后打算怎么办?现在蛮子在,义军还不扎眼,要是哪天杨老将军打退了蛮子,义军的存在就不合情合理了。
如果蛮子露败像,最着急应该是七王爷。文天佑面无表情的道:蛮子牵制了朝廷最强的兵将,所以七王爷在南方才能节节得胜,如果蛮子被打退,杨老将军带兵南下,七王爷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那杨老将军和蛮兵对峙,最后谁能赢?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杨老将军能守住凉城男人顿了一下,然后道:但事情不会这么顺利,七王爷和朝廷一些人不希望看到这个,他们一定会从中作梗,现在还不清楚最后到底谁能赢。
现在各方势力之间纠缠,互相掣肘,着实让人看不明白,苏冬青只觉得和平的前途希望渺茫。
希望这仗早点结束
不知道是不是雨声催眠,说着说着,苏冬青便有了困意,长睫毛颤动不已。
文天佑开口道:休息吧。
苏冬青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的起身,挥手往卧房走。
文天佑没动,听着一墙之隔的动静,不用看他也能猜到,那个人一定是先坐在床边,然后懒洋洋的滚到床立,随便扯过被子,骑一半盖一半
天知道他多想靠过去看那张睡脸,可做人不能太贪心,能走到这么近的距离,是之前根本想不到的。
说通了家人要给义军麦子做菌种,第二天,苏冬青便把十几袋粮食在院子里铺开,一边晾晒一边筛出那些残破的,顺便教苏家女眷如何做菌种。
眼睁睁看着苏冬青真的只挑了两千斤粮食,家里几个女人稍稍松口气,这些粮食本来就是她的,如果非要送大半给义军,那她们也就只能难受了。
众女眷松口气,倒是苏新平一直不发一言,郑氏知道他心里头那点事,咕哝道:咋了,嫌弃我们这些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苏新平皱眉,我可没那么说,是你自己说的。
郑氏白了他一眼,我还不知道你你是不是跟青儿心思一样,想多给义军拿一些?
这次苏新平没有别扭,讲道理,上次要不是义军的英雄,咱们那十多个村子的男人怕都要死在蛮兵的刀下,就这份救命之恩,还不够吗?
难得苏新平会这么心平气和的讲道理,郑氏讷讷道:我也不是玩恩负义的人可把大半粮食都送出去,我们以后这一家人怎么办?今年你们种完地就回来,也不知道秋天收成怎么样,万一收不到,全家老小明年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
我算了算,咱们家这几十口子人,省着点吃,留一千三四百斤就吃到秋收。咱家在城外有地,今年天气还行,就算收不到村子里种的那些粮食,城外的也够糊口。苏新平道:我听老大老二他们说,义军的人就吃黑窝窝头,人家上阵还要上阵杀敌,想到这,我们这些躲在后面的人,天天大鱼大肉吃着也不香。
郑氏叹气,半天道:昨天青儿说的时候,你怎么不吭声?
苏新平看了她一眼,青儿昨天刚说完,你就不愿意了,当着儿女的面,就没多嘴。
头一次听老头子这么贴心的话,郑氏脸一红,啐道:行了,行了,你是当家的,都听你的。
话是这么说,郑氏还是叮嘱苏新平去跟三个儿子商量一下,省得儿子儿媳生出别的心思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