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冬青前脚走,文天庆和蒋氏后脚就来了,巴巴的看着那两袋粮食。文家业见状长叹一声,挥手让他们拿走了一袋。虽然这粮食是给他的,可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两家挨饿不管。
不用猜苏冬青也知道会是这样,即便如此这粮食她也得给,因为就算是分家或者偏心与否,文家两个老的也是长辈,她只要还是文家儿媳的身份,这两座大山永远就压在她头上。
苏冬梦在这里呆着,很快就和文玉湘和兰儿混熟了,没有郑氏在旁边看着,苏冬梦也能帮着干不少活。这不,一大早就和文玉湘一起去井边打水。
平时村里人都爱去河边汲水,但是天一冷,就不想走那么远,这个井边反而比平时更加热闹。苏冬梦和文玉湘来不算早,很快就排到她们。
井边洒了不少水,一冻就成了冰,苏冬梦没注意,踩上去差点载到,被人从后面一托,这才免遭了以脸扑地的厄运。
“谢谢。”还没站直,苏冬梦就连忙道谢,看到身后是个高大的男人,赶紧向旁边躲了躲。
“没事,这里滑,要当心。”男人瓮声瓮气的说道,将倾倒在地的木桶扶起来。
木桶里的水一小半都洒到了苏冬梦的衣服上,被风激的一颤,正想着赶紧打水回去换衣服,就见刚才的男人把他自己桶里的水倒到她的木桶里,示意她们赶紧回去。
苏冬梦正迟疑的时候,文玉湘已经把桶拎了起来,“谢谢大成叔,那我们先走了。”
回到家,苏冬梦已经冻的牙打颤了,换完衣服就赶紧躲到炭火旁边。见她嘴唇发青,苏冬青赶忙煮了一锅姜糖水,苏冬梦连喝了两碗,终于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把侵入身体的寒气给驱赶了出去。
为了家里两个低血糖的人,苏冬青又开始捣鼓起了黄泥,把粗糖制成白糖和冰糖,这样更好吃一些。做好之后便拾掇了一大包东西去了县城,她不放心文玉轩也想去看看上次冻晕过去的孩子。
为了不耽误文玉轩上课,苏冬青恰好赶到中午他们休息的时候到的书院,文玉轩见到苏冬青十分高兴,巴巴的说了半天的话,如果不是读书的时间到了,他还舍不得回去呢。
文玉轩刚抱着东西进了屋,前后左右立刻就围上来许多人,一脸垂涎的看着他怀里的包裹,一个个的眼睛冒着光,七嘴八舌的道:“玉轩,你婶儿又给你送好吃的了,快让我们瞧瞧……”
文玉轩和他们在一起这么久,当然知道他们说的瞧瞧就是想吃,没有吝啬的把包打开。真正有钱人家的孩子都住在自家,或者自家学院附近买的房子里,他们这帮子住在书院里的家境都不怎么好,就算是饿肚子也舍不得花钱出去买吃的,他们在一起也算是共患难,没有人吃独食。
一阵惊呼声过后,大家嘴里都是满了,一边吃一边嘟囔道:“好兄弟,多亏了你,要不我们不冻死也得饿死……唔,这糖真白,甜到我心坎里去了。”
文玉轩也放了块冰糖放在嘴里,催促道:“吃完赶紧去学堂,快到时间了,小心迟到被夫子打手心。”
十多个孩子一边吃东西一边往外跑,这段艰苦的岁月铭刻在他们心里,因为相处帮助,相互扶持,许多年后,他们的情谊依旧浓厚。那个时候他们可以吃到山珍海味,但还会时常怀念这个冬天的那抹甜蜜的味道。
苏冬青只是担心文玉轩饿肚子,殊不知她的所作所为会让文玉轩收获许多珍贵的友谊,为他以后的仕途平添了许多助力,更没想到的无心插柳,还令她赚了一大笔银子。
送走了文玉轩,苏冬青就来到了那个剪纸的孩子跟前,上次特意买的棉衣和棉鞋不知道哪里去了,他依旧穿的破烂,鞋子坏了洞,大脚趾露出来,冻的青青紫紫。
没想到再见面这孩子依旧这么狼狈,苏冬青叹了口气,蹲下身来,问道:“衣服呢?你穿这么点不冷吗?”
那孩子一直将头缩在破衣服里,听到声音,抬起头,露出一双漂亮的眼睛,嘴唇抖着,半天才含糊的小声道:“冷、冷……衣服被、被抢走了……”
苏冬青皱眉,她失策了,早知道就弄一身旧衣服,这孩子又小脑袋又不清楚,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可是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孩子冻死,苏冬青琢磨了片刻,起身向街里走去。走到没多远,身后一个拖沓的脚步声一直跟着,一回头,就看到那个卖剪纸的孩子,提着篮子,躲躲闪闪的跟在她的身后。
“你回去等着,我去给你找身厚衣服穿。”为了让他明白,苏冬青特意放缓了语调。
可是那孩子好像没听明白似的,眼睛盯着她,亦步亦趋的跟着,苏冬青比划了一顿,见他还是盯着自己,没办法,只得继续往前走。
到了一个成衣店,那孩子停在外面不肯进来,苏冬青把伙计找来,问他有没有旧衣服,大小就按照外面那孩子的身量。
那伙计还纳闷呢,真有人闲的没事,好心的给乞丐买衣服?
不过有的卖他自然不会多问,往外瞅了几眼,还真找出来两身孩子的衣服,一身浅蓝一身青色,苏冬青挑了较厚实的一套,伸手招呼那孩子过来试一下。
见状,那伙计赶紧赔笑道:“客官,能不能移步到别处试,要不去后院也行,这里太挤了,不太方便。”
哪里是地方不够,是他怕那臭烘烘的小乞丐进来,他这里的客人都要熏跑了。
小孩也不过来,就呆呆的站在寒风中,苏冬青出去拉了他一下,倒是没抗拒,跟着她到了一个避风的地方,苏冬青把衣服递过去,“穿上看看。”
不知道是听明白了还是冻狠了,小孩这次很快把衣服接过来,直接套到身上,飞快的看了苏冬青一眼,然后低头小声说了句,“谢、谢……”